文_當代貴州融媒體記者 / 胡玉山
鎮寧自治縣依托自身獨特的氣候資源,大力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把水果產業打造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主抓手,成為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
日前,記者走進鎮寧自治縣良田鎮樂豐村的火龍果種植基地,紅彤彤的果實映紅了一片片山坡,果農們來回奔走忙采摘,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鎮寧依托自身獨特的氣候資源,大力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圍繞“一廊、六園、三區”規劃,建設由北至南的百里產業長廊,逐漸形成了以“櫻桃、蜂糖李、火龍果、芒果、百香果”五大精品水果為主,輔以菠蘿、甘蔗、芭蕉、石榴等的水果產業布局。如今,水果產業不僅成為鎮寧脫貧攻堅的主抓手,還讓鎮寧成為遠近聞名的水果之鄉。
走進良田鎮萬畝精品水果生態觀光示范園區,從河岸邊沿著山坡延伸到山頂都種滿了火龍果,翠綠的火龍果枝條上掛滿了紅色的果實,讓人垂涎欲滴。“園區內種植了熱帶精品水果4.45萬畝,其中火龍果種植面積1.5萬余畝,連片種植面積大、品質優,是全國品種較全的火龍果資源圃,從7月初進入采摘期對外銷售開始,時間能一直延至冬季?!辨倢庌r業局局長張志榮說。
2012年以來,鎮寧重點打造包括良田鎮、簡嘎鄉在內的北盤江河谷萬畝精品水果生態觀光示范園區,共發展火龍果種植2.28萬畝,已進入豐產面積1.3萬畝,預計2018年火龍果產量為1.56萬噸,同比增長20.9%,總產值將達9360萬元,成為當地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
“春采櫻桃夏嘗李、秋品百香冬芒果”。如今,水果產業已成為鎮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大亮點。
“鎮寧氣候特殊,跨多個氣候帶,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濕暖共節等特點。依托立體型氣候,狹長地帶的地理分布區域,形成了多元化的水果蔬菜資源和種植特點,在四季都有豐富的水果品種填補市場?!睆堉緲s介紹。
“鎮寧櫻桃聚集了氣候、品種、采摘、口感四大優勢,有早春第一果的美譽。我們已將其列入‘一縣一業’來打造,并在2017年成功申報了國家地理標志?!闭f起鎮寧櫻桃,鎮寧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潘登嶺如數家珍。2018年,全縣櫻桃產業產值達2.8億元,按照該縣“十三五”規劃,2019年櫻桃種植面積將達8萬畝。
和鎮寧櫻桃同樣名聲在外的還有“鎮寧蜂糖李”,2017年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其果實大、果頂平、核小離核、味甘甜如蜂蜜、果肉致密酥脆、香味濃郁,常年供不應求。每到蜂糖李收獲的季節,省內外的客商紛紛涌向六馬、良田等地進行采購。

鎮寧自治縣以良田鎮、簡嘎鄉為核心區,發展百香果產業,覆蓋帶動貧困戶2526戶11061人。圖為簡嘎鄉種植戶采摘百香果。(周慶子 / 攝)
為做大做強蜂糖李特色產業,鎮寧以六馬鎮為中心建立了貴州省級高效農業園區——鎮寧蜂糖李產業示范園區,輻射帶動全縣10多個鄉鎮發展李子產業。今年,全縣種植有蜂糖李、四月李、六月李等李品種,面積達17.32萬畝,產業總產值達9.03億元。其中,蜂糖李種植面積6.6萬畝,投產3.5萬畝,產值達6.48億元,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近段時間,在六馬鎮打幫河,河道兩岸的芒果樹上掛滿了誘人的果實。
“今天要采摘兩萬多斤芒果給客商運過去,現在差不多采摘了1萬多斤?!北北P江芒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芒果種植大戶楊盛金正忙著采摘芒果。
楊盛金的合作社所在地納建村地處打幫河特色水果農業示范園區,該園區自2017年開始籌建,并于今年1月成功申報為省級示范園區。
“我們合作社通過種植芒果,年利潤達到100萬余元。現在大家的干勁很足?!泵鎸τ浾叩溺R頭,楊盛金笑得很燦爛。
據了解,打幫河特色水果農業示范園區內的芒果種植面積達1.8萬畝,投產1.5萬畝,全年可采5000噸,產值達2000萬元以上,覆蓋貧困人口420戶1884人,帶動就業2500余人(次),成為農戶增收脫貧的主要渠道之一。
“下一步,我們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減少種植戶的生產運輸成本;同時擴大宣傳,做好市場的保質和產品銷售工作;引進深加工,對產品進行附加值的提升?!睂τ谙乱徊饺绾螖U大產業發展,讓農民增收致富,六馬鎮政法委書記韋自平如是說。

鎮寧自治縣北盤江河谷萬畝精品水果生態觀光示范園區種植火龍果2.28萬畝,已進入豐產期的有1.3萬畝,成為當地貧困農戶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圖為果農采摘成熟的火龍果。(曹業輝 / 攝)
百香果作為鎮寧新引進的精品水果,近年來的發展也是風生水起。
“這幾天正是百香果的成熟期,又有一個綠色產業能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了?!焙喐锣l黨委書記饒思紅開心地告訴記者,今年當地有200多畝百香果掛果成熟,畝產可達3000斤,按保底每斤3元的收購價計算,收入很可觀。
據張志榮介紹,鎮寧將以良田鎮、簡嘎鄉為核心區,發展百香果產業,今年全年將完成9000畝的種植面積,覆蓋帶動貧困戶2526戶11061人增收。
作為鎮寧品牌水果的櫻桃,在帶動脫貧攻堅方面也是成效斐然。
“以前家里的地都是種玉米,生活入不敷出,自從在村里帶領下栽種櫻桃樹后,收入逐漸增加,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了?!卑遵R湖街道永和村村民張元虎現在已經成為村里的櫻桃種植大戶,家里的30畝土地都用來栽種櫻桃,豐果期的收入能達到十幾萬元。在他的帶領下,周邊的其他村民也跟著一起栽種櫻桃,逐步走向富裕。
永和村之前是省級一類貧困村,通過規?;瘞訖烟耶a業發展,2017年實現了整村脫貧。
“村里共修建了14.6公里的機耕道,方便櫻桃的栽種和運輸,今年還將完善基礎設施,修建采摘便道,通過農旅結合的方式,提升櫻桃的產業價值?!庇篮痛宕逯鴱堅鹘榻B。
2017年,鎮寧櫻桃種植規模達5.2萬畝,產值達2.16億元,帶動農戶4333戶19501人,其中脫貧2103人,成為當地農業產業扶貧的一大助力。2018年櫻桃產業產值達2.8億元,按照該縣“十三五”規劃,2019年櫻桃種植面積將達8萬畝,發展前景更為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