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定縣以“6334”工作法為抓手打好脫貧攻堅戰"/>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_當代貴州融媒體記者 / 袁紹陽 劉銳
貴定縣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產業扶貧和思想扶貧齊抓、物質脫貧和精神脫貧同步,全力確保2018年高質量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退出目標。
“走最邊遠的村寨,看最真實的貧困,想最管用的辦法。”這是貴定縣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黨員干部的普遍共識。
今年以來,貴定縣緊扣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1234567”工作要求,按照“思想是先導、群眾是主體、設施是重點、產業是核心、干部是關健、組織是保障、黨建是統領”的指導思想,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產業扶貧和思想扶貧齊抓、物質脫貧和精神脫貧同步,以物質扶貧“六個山”、思想扶貧“三做到”、情感扶貧“三加強”、扶貧結果“四個好”的“6334”工作法為抓手,形成全縣盡銳出戰的工作態勢,保障奪取退出貧困縣的全面勝利。
“說了就要算,定了就要干,干就要干好。”5月23日,貴定縣委組織部的黨建工作人員龍光松在參加完下沉駐村干部工作安排暨述紀大會后,和20余名同事一起,收拾行囊來到貴定縣沿山鎮石板村。
從城里到村里,從辦公桌到田間地頭,龍光松沒有感到不適。他說:“只有走進村里,才做得到扶真貧,真扶貧。”
同龍光松一樣進入脫貧攻堅第一線的黨員干部全縣有2100余人。今年5月,貴定縣集合全縣77家縣直單位三分之二以上干部、各鎮(街道)五分之四以上干部,下沉到全縣95個村,攻克脫貧攻堅最后堡壘。
同時,貴定還利用周末時間,分三個大會場輪流對全縣下沉駐村的干部進行集中培訓。縣脫貧指揮中心到各鎮(街道)對下沉干部、村組干部進行專題培訓8期7000余人。
除了下沉干部,貴定縣還按照“縣級‘總攬’指揮、鎮(街道)‘統籌’主抓、村級‘沖鋒’主戰”思路,進一步優化了縣、鎮(街道)、村三級作戰體系,抽調23名干部與扶貧局合署組建縣指揮中心,縣四大班子分管聯系領導坐鎮指揮;縣人大、縣政協主要領導和6名縣委常委擔任8鎮(街道)指揮所指揮長一線主抓;掛村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村級作戰室主任一線主戰,形成“一部一所一室” 縣鎮村“三級聯動”的脫貧攻堅作戰機制。將全縣95個村劃分1829個網格,按照貧困村承包網格不高于30戶、非貧困村不高于50戶的原則,實行脫貧攻堅“劃小承包、網格管理”。
此外,將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住房教育醫療“三保障”四場硬仗和“六個一批”“六山行動”全方位納入全縣脫退方案,細化部門、鎮(街道)全年攻堅重點、任務措施,明確各個階段的工作任務及時間節點。
今年7月,貴定縣委書記莫春開以“與鎮街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交心談心”“與駐村網格干部集體交心談心并交流學習群眾工作方法”等方式,對全縣八個鄉鎮開展脫貧攻堅暗訪,加快全縣脫貧步伐。
“怎么走村寨、怎么訪農家、怎么拉家常,書記講得特別細致,也非常實用。”龍光松說,“正如書記所說,寧可領導多脫發、干部多脫皮,也要保障貧困群眾都脫貧,全縣上下團結一致,對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充滿信心。”
“領到分紅太開心了,我準備拿這筆錢去買豬和雞鴨來養,讓錢繼續生錢。”8月22日,在貴定縣食用菌產業扶貧建設項目第一批貧困戶分紅發放現場,領到分紅的云霧鎮江比村村民周成菊十分激動。當天的分紅資金為125萬元,與周成菊一樣拿到分紅的還有全縣8個鎮(街)40個村寨的500余戶貧困戶。
食用菌產業是貴定縣產業扶貧的主導產業之一,全縣投入到食用菌公司扶貧項目資金614.4萬元,采取“公司+基地+貧困戶”的形式,將其中的494.4萬元折成菌棒量化給貧困戶入股公司參與分紅,覆蓋的500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可得到分紅2500元。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3年的分紅時間可產生紅利750萬元,覆蓋全縣8個鎮(街)40個中心村寨貧困農戶3000戶。
“食用菌、蔬菜、生態家畜都屬于短期就可產生效益的產業,我們按三個長期效益產業、兩個短期效益產業來布局貧困區的產業發展。”貴定縣脫貧指揮中心綜合組常務副組長蔣天宏介紹,“除了‘三長兩短’,全縣還因地制宜選準適合貧困戶發展的項目,鼓勵貧困戶發展小種養業、小作坊、小庭院經濟。”
今年,貴定要為每個貧困村培育1個以上支柱產業、建立1個全覆蓋貧困戶的“村社合一”合作社、建設1個產業扶貧示范基地,幫助每戶貧困戶均發展1個以上長效產業,每戶符合條件的貧困戶都與聯親干部共同謀劃發展1個短效產業,實現產業扶貧全覆蓋。
截至目前,貴定縣以各鎮(街道)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載體,自南向北分別建立茶葉、食用菌、大鯢、刺梨、生態養殖等產業基地,引進和培育一批集農產品種、養、加、貿為一體的龍頭企業77個,建成示范基地158個,其中51個貧困村建成產業示范基地136個。同時,全部完成95個行政村的“村社合一”改革、全面落實“五個到村到戶到人”。
除了產業扶貧全覆蓋,基礎設施建設也緊隨其后。截至目前,全縣組組通完成建設124.935公里,戶戶連項目開工251個、完工113個,建設150.85公里,8月底實現全縣村寨連戶路和農村院壩硬化的全覆蓋;安全飲水項目實施52個,覆蓋9個深度貧困村、24個一般貧困村和2235戶貧困戶。
用石場廢棄石碑邊角廢料砌成張家山“百家訓墻”;用廢磚在活動廣場砌成寫有新時代文明貴定全民公約、群眾先進事跡的文化墻……在貴定縣盤江鎮興隆村張家山組,思想扶貧的步伐不曾落下。
盤江鎮興隆村張家山組有73戶282人,其中貧困戶20戶79人,已脫貧戶17戶73人。今年,思想扶貧的“火焰”在張家山越燃越旺,“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蔚然成風,村民們主動扮靚村寨,還爭先恐后發展產業,種上蜂糖李、筑起養魚塘、建起農旅觀光園、修起產業路,每個項目平均能讓60戶村民受益。

7月16日,貴定縣委書記莫春開(右一)在盤江鎮向當地群眾了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貴定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新一輪脫貧攻堅戰中,貴定縣深化拓展“志智雙扶·感恩奮進”思想扶貧,整縣繼續開展“思想扶貧做到戶、黨恩教育做到人、文明創建做到家”的“三做到”工作,并把脫貧攻堅與產業發展和衛生村寨、文明村寨、平安村寨創建工作進行有機結合。制定了《新時代文明貴定“十不做十當好”全民公約》,還在全縣各鎮(街道)廣泛開展“勤勞創造好日子·幸福不忘黨恩情”系列榜樣群眾評選活動,選樹出脫貧攻堅村干部榜樣、村民組長榜樣、共產黨員榜樣、自力更生榜樣、勤勞生產榜樣、支持公益事業榜樣、衛生家庭榜樣,并進行授牌表彰。
在貴定全縣上下的努力下,95個村1067個自然寨1359個村民組的村容寨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近期還獲得“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示范縣”殊榮。
“近年來,貴定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6334’工作法為抓手,全力確保2018年高質量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退出目標。” 貴定縣委副書記、縣長張麗芳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