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
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互聯網時代下,人們進入了全民創業的時代。電子商務、微商等網店的建設,創意實體店、主題餐廳燈建設都給創業提供了新思路。國家十分重視創業活動,鼓勵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促進大學生創業,解決自身就業問題,緩解國家就業壓力。
現階段,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一方面源于缺乏足夠的認識,將創業活動視同于企業建設,認為高校缺少相應的創業資本、人脈和經驗等,不會取得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依舊將就業做為重點內容,尚未實現從就業教育向著創業教育的思想轉變。
現階段,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完善的教學實踐,主要表現在: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重視理論性,忽視了創新創業的實踐和操作;教學方式方面,沿用傳統的課程教學方式,學生缺乏興趣,教學效果不佳;教師隊伍方面,師資力量不足,缺乏專門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人才。
現階段,高校學生對于創新創業活動缺乏應用的熱情。一方面源于認識不足,沒有對創新創業活動有足夠的認識,只是將其認為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事情;另一方面缺乏創業熱情,部分學生大多選擇就業的方式,很少主動選擇創業。此外,缺乏創新創業活動的成功典型,學校缺少榜樣或者宣傳力度不足,讓學生看不到創新創業活動的希望。
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需要一定的社會扶持,這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最大的短板和難題。首先,資金問題。創業資金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其次,社會支持問題。創新創業活動,離不開社會支持,包括政府給與的優惠政策以及社會提供的相關創新創業培訓等。
首先,高校提升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度。高校建立起創新創業的管理體制,成立創新創業小組,包括科研小組、教學小組、培訓小組等。積極營造濃郁的創新創業氛圍,加大宣傳、開展創業創業活動、比賽等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次,制定相關的鼓勵扶持制度。立足于高校實際情況,專業優勢、學生特長等,最大化地利用現有的軟硬件條件,輔以相應的鼓勵和扶持制度,保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進行。最后,完善科研條件。以科技項目為例,可以利用現有的科研資源和科技,研究新的科技項目,將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生產力,尤其是針對一些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科技項目,更容易被企業接受。
首先,人才培養方向的調整。轉變以往的就業教育,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從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轉變為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其次,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結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理論知識教學應該同最新的職業標準進行銜接,縮小教育與社會需求的差距,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以及創新信心。最后,采用靈活的授課方式。將創新創業課程劃分為必須課和選修課,設置部分選修內容,讓學生根據興趣,選擇創新項目。課程設置可以采取專業教育和創新教育結合的方式,針對不同方向,設置不同創業課程,以小班授課的方式,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完善和提升自己。
針對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淡薄的情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增加學生的認知,同時加強創新創業的實踐平臺,為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提供硬件條件。首先,集中高校力量打造校內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用于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進行創新創業培訓,讓學生在良好的創業環境里,積極探索創新方式。其次,加強校企合作。學校自身力量有限,加強同企業合作,例如,與大中型企業合作,將學校做為科研基地,企業和學校資源共享,共同致力于科研成果的研發,完成科研成果的市場化轉換。最后,構建網絡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建設。互聯網時代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展電子商務,這種經營模式,要求較低,只需學生掌握網絡營銷的方式,便可以實現。
高校創新創業活動除去高校自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之外,還需要完善相應的支持體系。首先,資金保障。創業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高校與政府、企業合作,獲得創業項目的啟動資金,不斷拓展籌資渠道。其次,政策優惠。高校同政府部門溝通,為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提供稅收、運營等方面的政策優惠。最后,社會支持。構建創新創業活動的社會服務平臺,為學生創業活動提供培訓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