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大學生步入社會后,僅僅有著專業能力是不夠的,如果缺乏一定的心理抗壓力以及正確的思想觀念等,在社會工作中很容易失去和迷失自我。而對于這一方面的加強主要是通過大學期間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強。因此,在這門課程教育當中,應該結合大學生具體情況,滿足他們真正的心理需求,進而不管是教師還是輔導員,都要做出相應的措施來幫助學生面對思想上的迷惑。而其中的素質拓展活動起著關鍵性作用。
首先,素質拓展活動讓思政教育不在空洞。在大學期間的課程教學中,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學生在課堂中的體現性不強。因為大學,可能老師更加看重的是學生的自主性,而不是通過教師的管理來加強課堂上的學習氛圍。對思政教育來說,問題更大,學生都不太正視這門課,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基本沒有。這主要是因為大學生覺得這門課程沒有滿足到大家的需求,教學過于空洞,不對大家的胃口,所以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那么在思政教育中加入素質拓展活動,可以讓這門課程更加具體,讓學生可以體會到思政教育與生活密切相關。通過素質拓展活動,讓學生加入到課程中,將一些課程中的知識融入活動中,學生在進行活動中可以深入的體會到其中的思想和道理,進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通過素質拓展活動,可以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多,進而了解到學生的真正需求,在之后的思政教育中可以對癥下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個活動也可以讓學生的自我能力得到提升,例如活動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多,讓學生可以在手機用的越來越多的時候,注意到與身邊人的交流和溝通,進而在提升學生自己的同時,達到思政教育的效果。
其次,擴大了思政教育的發展空間。在之前的思政教育更多的是在課堂上的一個教育過程,通過素質拓展活動,讓這門課程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逐漸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這樣也可以讓思政教育的內涵更加飽滿,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形成了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面對時代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學生們遇到的信息和各式各樣的思想也越來越多,那么如何讓學生正確對這些思想做出判斷,進而吸收正能量,就是思政教育的一大重點。如果這時思政教育仍然只局限于課堂上,只局限于課本,那么其的教育目的根本無法達到,在教育過程中也沒有發展空間。思政教育應該根據外界對于學生的影響,做出相應的變化和對策,進而可以讓學生在思想和品德上真正有所得。而素質教育拓展活動的就可以變成思政教育和學生具體生活的橋梁,擴大了思政教育的范圍,讓學生可以面對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和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
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對于大學生的要求,高校也是越來越關注學生思政這一方面的教育情況。在思政教師的教學方法里面也越來越看重素質拓展活動的作用,希望通過這個方式加強學生的思政教育的效果。但是在很多學校在這一方面做得還不夠或者說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對于這一個情況,學校就應該通過一些手段進一步加強素質拓展活動的作用和效果。
方法一:提高對素質拓展活動的重視。盡管社會教育強調了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很多的高校里面仍然對思政教育不重視,也沒有做出相應的教學改變,更別說素質拓展活動的開展,僅僅通過課堂上簡單的概念和理論上的教學讓學生達到思政教育的目的。還有一些在了解了社會要求后,做出了一定的相應,但是只是形式上做出了回應,內涵上并沒有很大的改變。即使是也提出了素質拓展活動,也在讓學生去參加,但是由于沒有真正的強調其重要性。在活動中,學生漫無目的、無所事事、對此教師也熟視無睹,這樣怎么可能達到思政教育的深入。對于這些現象,應該引起學校的重視,真正重視起思政教育,深入開展素質拓展活動,讓學生真正受到思政方面的教育。例如學校應該在多方面開展這個活動,不僅是思政教師應該開展這個活動,作為學生的輔導員,他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學生以及與學生的生活更加接近,所以輔導員也應該定期舉辦一些素質拓展活動,接下來,一些學校里面的校級社團也應該做好相應,通過一些有趣的方式,在公眾號上進行思政教育的宣傳,必要時也帶來社團內部人員開展此類活動。
方法二:在思政課程中加入素質拓展活動。為了落實課堂上的素質拓展活動的開展,可以把這一活動看做是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并且學生需要修滿學分,才可以合格。通過這個方式,學生和教師都可以真正做好和完成素質拓展活動開展,之后才可以深入學生的思政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提高他們在社會上的競爭力。
總而言之,對于高校里面的思政教育應該不斷強調和加強,對于素質拓展活動也應該落到實處,進而讓學生全面發展,符合社會對其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學民.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的有效路徑研究——評《大學生素質拓展》[J].新聞與寫作,2016(08):130.
[2]胡先學,張燕,蔡揚亞.素質拓展活動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促進作用[J].亞太教育,2016(0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