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深化全日制職業學校辦學體制改革,在技術性、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推動學校招生與企業招工相銜接,校企育人“雙重主體”,學生學徒“雙重身份”從而達到精準對接。為此高職院校開展了新型的職業教育探索之路,以解決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難,企業崗位空缺大的窘困。
“現代學徒制”是將傳統的學徒培訓與現代學校教育思想相結合的一種企業與學校合作的職業教育制度,是一種新型的職業人才培養形式。是一種基于當前深度校企聯合培養的育人模式,將企業的需求同學校的課程相互結合,用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有效的將企業培養同學校教育相互結合,真正做到雙主體、雙身份、雙場所教學。
“現代學徒制”雙主體,是指學校和企業兩個主體,通過采取工學交替等形式,突出企業主體在職業技能上的培養,學校主體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主體雙方通過發揮各自的優勢和資源共同培養市場所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在教學的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的資源上整合了企業最新的技術和設備,同時也加強企業師傅與學校教師之間的溝通,有利于教學隊伍能力的提升,由傳統的、單一的師資隊伍向現代化、多元化的混合型師資隊伍轉變。
“現代學徒制”雙重身份是指學生既是學徒,也是學生。在現代學徒制的培養下,一部分時間在企業接受職業技能學習,一部分時間在學校接受素質教育。在企業以學徒的身份,由企業師傅帶領按照企業的制度規范來進行技能學習,真實的融入企業的工作情境中去;在學校則是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完成相關制度規定的內容學習并通過考核,實現素質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的雙重管理,從而培養出具有高素質高技能型的人才。
“現代學徒制”雙場所是指學生的教學情境是學校和企業,企業的設備是市場比較前沿的技術設備,學生通過在企業的工作,能夠快速的掌握最新的技術設備,同時也能夠真實的融入到工作環境中,深入了解并認同企業文化,從而實現專業設置同職業崗位的精準對接。
現代學徒制課程結構是遵循職業能力發展的邏輯規律來構建,以動漫專業崗位需求為例,動漫類的崗位有動漫形象設計、場景設計、二維動畫制作、三維模型制作、燈光材質制作、三維動畫制作、動畫片剪輯、影視后期合成等崗位,不同的崗位所具備的職業崗位能力及素質要求不同,如動漫形象設計的職業崗位能力是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較高的文化修養、深厚的繪畫功底、對人體結構和生物體結構有較全面的認識等,對職業崗位需求能力的分析從而歸納出代表性的工作任務。
代表性工作任務是實踐專家經歷的、案例性的具體任務,任務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完成它能夠提高工作能力,并且具有普遍性、個人職業發展經歷中的重要性、工作任務的完整性和具體性。如動漫專業崗位中影視后期合成崗位,通過對一線的設計師或工程師的調研可以得到該崗位所必須的工作技能和具體任務是需要具備對色彩的調色、熟練運用后期軟件、獨立完成后期合成和特效制作、完成對片頭片尾的設計制作等工作任務,歸納出代表性的工作任務是對拍攝完的影片或軟件的動畫做后期的處理,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加特效,加文字并為影片制作聲音等。
典型性工作任務是指某一職業反映某一類工作特征和綜合職業能力要求的具體工作領域,簡而言之,就是特定職業的一類工作任務。與代表性工作任務相關聯又存在區別。傳統方式師傅帶徒弟學習技能,更多的是手把手的傳授,缺少系統的溝通和講授。而現代學徒制的課程設計更多的是將一線的企業專家的經歷和具體任務歸納出共性的代表性工作任務,這些代表性工作任務不能直接被用于課程的設計和教學,所以必須對代表性工作任務進行分解而形成典型性工作任務,這些典型性工作任務就構成了各專業的課程。如動漫形象設計崗位,通過企業實踐專家的具體工作任務所形成的代表性工作任務繪制《水滸足球》中皮球彈跳中間幀、《小糊涂神》中小寶奔跑中間幀、《神雕俠侶》中老鷹飛翔中間幀、《小虎還鄉》中老虎奔跑中間幀這些代表性工作任務轉化為典型性工作任務形成的課程《動畫繪制》課程,這樣既滿足了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也實現了課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從而達到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
現代學徒制在現代職業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實現了專業設置與職業崗位、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畢業證書與職業證書、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五個方面對接的課程體系。使企業、學校聯合育人,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做到學校、學生、企業的三方共贏。
參考文獻:
[1]嚴中華.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汪洋,周向陽,林清輝.高職土建類專業“雙師徒”制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5(12).
[3]田茂松,李麗明.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院校課程設計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