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玉剛 李 玲
社區教育是實現終身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建立學習化社會的基礎,社區教育的形式體現了教育發展與社區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動態平衡,發展社區教育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標,也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社區職業教育是社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職業教育的重點在于將社區教育與職業教育有機地結合,將職業教育融入到社區教育的體系中,為市民提供職業培訓、技能訓練、崗位培訓等方面的服務,滿足社區各個年齡層次、各種職業人群的教育、培訓需求。
社區教育即在一定區域內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開展的旨在提高社區全體成員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教育活動。社區教育是實現終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學習化社會的基礎,這種教育形式體現了教育發展與社區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動態平衡,發展社區教育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標,也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社區職業教育是在具有社會特征的一定地域范圍內,將職業教育和社區融為一體,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教育模式;社區職業教育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途徑之一,社區職業教育具有靈活性、適應性,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發展職業教育、轉崗培訓,在滿足外來人口教育、失業人口教育需要方面已經顯示了所具有的優勢[1]。
社區職業教育應該是根據社區的實際需求,開展各種正規、非正規的職業教育培訓活動,但一些地方的社區職業教育卻偏重于學歷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居民職業能力的培養。
社區職業教育是在解決為社區及其居民的職業發展的需要和需求,其特征之一就是全員參與。因此,社區居民的參與度成為判定社區職業教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也是影響社區職業教育發展是否良好的重要因素。但從重慶社區職業教育的現狀看,參加社區職業教育的居民人數占社區全體居民人數的比例偏低,參加社區職業教育的青壯年人數比例同樣偏低。
圍繞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總目標,加強社區職業教育系統內部工作協調和資源整合,主管部門要對社區職業教育和社區教育進行的籌管理,加強對區域和城鄉社區職業教育發展的統籌,不斷促進社區職業教育平衡發展[2]。加大國家級和市級社區職業教育示范區和實驗區的創建工作力度,將市級社區職業教育示范區和實驗區創建工作納入職業教育督導和工作考核,推選一批市級示范區創建國家級示范區和實驗區。從制度層面和體系層面上進行系統規劃,使社區職業教育有體系支撐,有資源支撐,有質量支撐,逐步做到“有制度、有體系、有載體、有形式、有內容、有質量”。
通過社區職業教育課程資源庫建設,豐富社區教育形式和內容,滿足市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在課程資源建設中可通過組織社區職業教育微課程評比、社區職業教育優秀教材評比等活動,收集職業教育相關的課程資源并整理形成社區職業教育的課程資源庫。充分發揮現有各類教育資源的作用的同時,注重發展新技術的教育載體和教育平臺,把加強社區職業教育機構建設擺在重要的位置,逐步向行業企業、農村以及網絡空間發展,形成覆蓋城鄉的完善的終身學習網絡體系[3]。
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發掘吸納社會各類精英人才參與社區教育,為社區教育發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撐,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個性化學習需求。通過建立社區職業教育專家庫、社區職業教育講師團的方式,面向全市遴選社區職業教育專家和講師,建立社區職業教師資源庫。
開展面向基層群眾開展以職業培訓為主的社區職業教育的各種宣傳活動,通過宣傳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職業教育的認知度,通過宣傳讓社區居民了解社區職業教育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形式,讓居民明確職業教育是以幫助居民就業、再就業和創業、改善生活質量能力的教育途徑,提高社區居民對職業教育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社區職業教育是對社區居民進行的全員、全程以及以職業技能教育為主的教育,社區職業教育是實現全民終身教育的重要一環,統籌協調好社區職業教育的發展工作,能夠更好地促使職業教育教學活動緊密聯系社區經濟發展、社區建設的實際,為社區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