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
在高校擴招、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等影響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成為高校、社會所關注的重要議題。如何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從學生到職員的角色順利轉換、調整心態、掌握就業技巧等是就業指導課的目標和任務。就業指導課不是可有可無的課程,而是與時俱進的實踐課程,其為學生提供實際的就業幫助和指導,使學生能夠應用所學的技能順利就業。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我國社會經濟又轉入新常態,從高速發展步入中高速發展中,再加之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改革等多方面因素,使高校畢業生面臨前所未有的就業競爭壓力。客觀方面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而高校畢業生主觀方面對就業問題也有不足之處。畢業生要從十幾年的學生生涯過渡到職業生涯,對自身定位的認識問題,大學學習與工作實際之間的落差問題,職業選擇與發展問題等也是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壓力。綜合來說,客觀與主觀共同的就業壓力使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時難度大、心理落差大、接受程度差。所以,通過就業指導課提前向學生普及就業情勢、傳授就業思路和職業規劃方向等很有必要。
就業指導課是高校針對畢業生就業問題而開展的課程,教學目的和任務是讓學生樹立對自己負責的責任意識,建立起具有現代職業精神的就業觀,打造健康積極堅固的心理狀態,認清就業形勢和問題,發現自身優缺點,在就業中科學、合理地對自我進行評判,進行適當的就業選擇。就業指導課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助于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構建強大的心理素質。當下畢業生就業選擇的主流是以薪資為判斷標準的,沒有考慮未來職業發展前景和行業發展趨勢,一味追求高薪酬和大城市環境,并且自視甚高者居多,彷佛沒有自己完不成的工作。這種就業觀是盲目的錯誤的。就業指導課通過行業發展分析、市場分析和案例教學,引導學生將專業、興趣同就業結合起來,選擇能夠發揮學生自身優勢的工作,能體現學生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最大化的工作。同時,就學生在就業中焦躁、無所適從、迷茫、過于樂觀和消極等心理情緒,及時疏導和排解,通過受挫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應付在就業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
第二,有助于學生了解就業信息和相關法律法規。在新形勢下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就業是被動選擇,基本是由企業、機構等向學生發出要約。就業指導課一方面能夠提供適合專業的工作崗位信息,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進行競爭。另一方面面對違約、不履行合同等就業中常見問題,給予學生相關法律法規的指導,以保護學生的最大權益,在就業中少走彎路。
第三,有助于學生適應職場環境,向職業人過渡。就業指導課虛擬工作環境的設立,利用多種情境教學,讓學生迅速脫離書生氣,進入職場。有助于學生職業精神的養成、工作中人際關系的處理等,讓學生通過就業指導課發現自己的缺點及時改正。同時,就業指導課的講授能夠讓學生重新對自我進行判斷,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下,選擇自己創業之路,實現個人價值大跨步的提升。
在互聯網社會和就業壓力增大的新形勢下,高校就業指導課不能按部就班依照教材上的章節和內容進行教授,應當以教材為基礎,結合就業實際情況和學生情況進行教學。首先,把就業指導課轉變為就業成功學。可以通過知名高校優秀畢業生的案例進行激勵教學,也可以搜集普通學校普通學生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何應對,最終有了心儀的工作。這兩種案例的講解一方面是發現就業成功者何以成功,他們的經驗如何,我們要如何利用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屬于成功學模板、引導的作用,讓學生清楚從象牙塔到大社會,挫折和歷練是必不可少的,雖然道路曲折但是前途光明。為就業指導課奠定好的基礎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其次,把就業指導課轉變為心理輔導課。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近年來因為就業不順而自殺的大學生也屢現報端,所以就業指導課不再局限于老師念課本、學生聽說教的形式,而變為一場聊天,從聊天交流中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疏導,鼓勵、疏導學生積極正面地思考問題,應對就業中的困難。最后,把就業指導課轉變為入職前準備課。可以提供充分的就業信息、技巧、關鍵技能和人際關系處理方法,幫助學生迅速轉變身份,從學生變為準職場員工。
綜上所述,在高校畢業生面臨相當就業壓力的情況下,就業指導課不僅僅是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就業技能輔導的課程,更重要地是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觀,對就業市場進行準確認識,對自身情況有清晰認識,結合專業水平和技能,對就業問題有良好的心理準備和各方面應對。在就業指導課的引導和教育下,促使畢業生順利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