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偉
大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發展的主力人力資源,其接受的思想教育體系將直接影響人才質素的高低,而單一的教育場景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教育都各有利弊,需取長補短進而發揮綜合性的最大效用。因此,通過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思想教育體系,能夠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受教育效用,促進其思想的成熟發展。
在目前的發展現狀中,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的配合出現明顯的不足。第一,部分家長由于自身的知識文化水平、教育思想不夠先進,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本身也沒有深入專項的進行教育類理念的學習;第二,年輕家長喜歡采用放養的方式來教育子女,認為子女的思想已經發展成熟,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人生應該由他們來完全選擇;第三,部分家長認為學校是專門進行教育的場所,而在家庭生活當中主要是給孩子“減負”,過分依賴學校教育而忽略的家庭的指導性作用;第四,家庭忙碌的工作導致其在時間和精力上很難注意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問題,長時間的忽略導致家庭教育的缺失。
社會教育對大學生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家長和學校都對社會教育存在認識不足的現象,甚至部分家長認為孩子不應該過早的接觸社會,畢竟社會是“殘酷、現實”的地方,思想上存在偏見和高度不足的現象;另外,目前大學在舉辦一些學生接觸社會的活動中,過于流程化,例如讓學生參加維護社會交通時,只是單純地讓學生到各大重要交通路口站崗,缺乏活動的整體認知和思想指導,學生并沒有主動去接觸社會、認識社會、求教于社會的思想準備;再者,目前專門引導學生接受社會教育的機構較少,大多數盈利機構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學習教育作為目前大學生主要接受的教育方式之一,其在具體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結合方面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效果還不夠樂觀,一方面是由于學校本身的研發力量有限,另外學校教育體系發展相對成熟,而相應地在改革創新過程當中轉變較為緩慢,最終形成學校教育的孤立現象。
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種教育方式之中,學校教育作為傳統的、正統的教育方式,其具有核心性的作用,但學校內的教育并不能構成學生所需要接受的所有教育,校外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作用同樣不容忽視。因此,完善大學生的思想教育體系,應該從學校教育入手,充分融合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之間相互影響、滲透、作用,最終為學生提供科學完整的思想教育體系。
首先來說,學校教育作為目前主流的教育方式,其發展最為成熟完善,在“三位一體”的思想教育體系當中處于核心地位,對學生的整體思想教育起到導向性的作用;其次,家庭教育是重要環節,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重要補充。家庭作為大學生的成長環境,其教育作用是貫穿學生一生的重要部分,也能夠補充到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所不能涉及的部分;最后,社會教育是重要保障。大學生在經過學習教育之后最終仍需正式步入社會環境,通過提前對社會環境的了解、學習、適應,接受社會教育,能夠為大學生未來步入社會提供良好的保障。
學校教育作為“三位一體”教育體系中的核心,首先要與家庭教育進行積極的配合,可以在學生入學時就詳細的建立檔案,學生與家長之間進行固定時間的交流溝通,包括電話和面談等方式,針對學生的教育采取一些雙邊性的努力,并且學??梢远ㄆ谂e辦家長群體在學生教育方面的交流會,不僅能夠提升家長對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還能為部分需要幫助的家長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
另外,以學校教育為起點進行與社會教育之間的融合,學??梢詾閷W生打造社會實踐的專項基地,為提供接受社會教育提供平臺,并且通過邀請一些目前在社會環境中工作的、積極向上的人來為學生講述社會生活,以學校為基點幫助學生接觸、感受、適應社會,并接受社會的教育。
總而言之,單一的教育已經無法滿足大學生成長的需求,以學校教育為出發點,進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思想教育體系的構建必然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方向,通過多層次、系統性的教育促進大學生的思想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