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敏 郭改玲
專題參與式教學就是將課程教材原來的內容進行整合,可打破原本的章節和結構,在關聯性較強的章節中提取出專題,并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參與到專題學習中來的一種教學方式。以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課思政課)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例,原本有12章的內容,筆者將其整合為六個專題,分別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總論、毛澤東思想相關重要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內環境與外交戰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保證。學生參與到專題學習的方式是多樣的,如討論、實踐調查、課堂演繹等。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優化思政課堂,帶來較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它能夠克服傳統教學方式效果不佳的問題,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創新素質。其次,該方式還能提高思政課堂的出勤率和抬頭率,有助于形成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再次,該方式需要教師本身具有較好的專業素質和寬廣的知識面,所以也能促進教師自身的成長和進步。但是,如果按照思政課傳統的考核評價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考核的話,那么以上這些優點都將大打折扣。所有,我認為應該建立一套與專題參與式教學相匹配的考核評價體系,幫助我們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第一,考核內容單一。由于考試的考核、檢查和導向功能,教師教的內容即為考核內容,迫使學生為了求高分,往往采取依據考試內容開展學習的思路。多數學生逐漸形成了課堂記筆記,課后對筆記,考前背筆記,考后全忘記的學習模式。即便有對學生平時表現的考核,也多以出勤率、回答問題次數等為考核內容。這些考核內容都只能在表面看出學生對于理論的記憶情況,無法從深層次和多維度去考察學生運用理論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加會打消學生本來擁有的學習積極性。
第二,考核方式單一?;径际遣捎脴藴驶}、閉卷考試的方式來考核,評卷也是標準化答案,學生沒有多少發揮的余地。這種方式無法適應現在專題參與式教學中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考核內容。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創新素質等都無法在閉卷筆試的成績中得到認可。考試方式要改變過去單一的閉卷筆試,可讓學生自主選擇閉卷筆試、開卷筆試、口試、演講、寫論文或社會調查報告等任一方式。
第三,考核主體單一。傳統的考核方式中,一般是教師作為評價主體。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是一個他評的過程。他評是一個外部顯性的評價行為,具有直接性和外顯性,對學生學習行為構成一定的引導作用; 但對學生,自評價更能夠發揮一種內隱性的作用,通過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的反思、認識、批判、重構等,加強自我意識的重塑和自主行為的重構。此外,一個專題參與式教學活動中,可能涉及各種不同的教學情境,甚至具有多個利益相關者,對學習活動具有“發言權”的不只是教師和學生。因此,教師單一主體的評價難以滿足評價效果的需求,需要多個主體的參與。
綜上所述,思政課的傳統考核評價存在單一性的缺點,不利于支持專題參與式教學的進行。因此在專題參與式教學中,應該建立一個適合的教學評價體系。
第一,考核內容多樣化原則。在專題參與式的教學考核中,不應只把書本和老師講的知識點作為考核內容。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情景,設定不同的考核內容。如在專題討論的教學情境中,可將信息搜集能力、信息篩選能力、資料分析和總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都納入考核的內容。
第二,考核方式多樣化原則。在專題參與式教學中,除了閉卷或者開卷考試的方式外,可加入答辯、口述、調查報告、課堂演繹、寫論文等多種方式,進行組合考核,以便于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
第三,考核主體多元化原則。在專題參與式教學中,除了教師這個傳統的考核主體外,可根據不同的教學情景,加入多元的考核主體。例如在運用課堂演繹的方式進行考察時,可以將觀看演繹的學生納入考核主體。再如在進行實踐調查時,也可將調查過程中涉及的人物對象納入考核主體。多元化的考核主體有利于增加考核結果的客觀性。
以上通過分析思政課專題參與式教學中,傳統考核評價方式的缺點,我得出了新的考核評價方式應遵循的原則。但是具體應該怎樣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又具有可行性的考核評價方式,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