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君/山西師范大學
家風是以體現整體家庭成員的道德修養、精神狀態以及氣質的家族風尚,是一個家庭以及家族在以集體為單位的共同生活下經過不斷的發展、培育承襲下來的。家風的表現形式是以家庭成員之間的言行和舉止為主,有著代際相傳的屬性。家風同樣是一種大家廣為認同的教育力量,它是多種成分的混合體,即情感、價值觀、態度、心理狀態等。家作為成員之間成長的第一空間,會對其每一位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劉奇葆說,“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但是有的家長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好孩子,他們有心無力或者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或者途徑,而重拾家風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家風教育里就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好方法。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家風即傳統家庭教育,大致可分為三方面:傳承價值觀、與價值觀相關的倫理觀與道德觀以及實現這些價值觀的基本方法與規矩。
儲朝暉認為家風是文化在家庭中的體現,是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滿足家庭成員可持續成長與發展的精神需求,并實際引領這種需求的意識存在。它使家庭成員能從中尋找到精神歸屬感,使家庭文化得以延續。與眾多文化相同,家風的核心是價值取向,并以價值為焦點向各個方向彌散開來,是常態家庭重要的文化資源。
由上述可見,家風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形式,是給每個家中成員樹立的標桿。它是一個家庭的文化、風尚、風格、風氣的集中體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將其總結為五常八德,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我國的中央電視臺曾以“家風是什么”為題,在全國許多地方進行采訪調查。調查顯示:當今,很多人對家風都缺乏認識,但又普遍認同家風的重要性。因此,我們需要溫故知新,重新挖掘家風中蘊含的時代價值,并將其運用到家庭教育中以其提高我國的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整個教育系統大廈的基石,它的成敗關系著整個教育的成敗。而家風的實質就是實現家庭教育功能,從而促進家庭教育的發展。
家風的形成是以生活為前提,通過家庭生活產生影響而具有教育效果。家風是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漸形成的,而生活中有無窮無盡的各種教育資源,這種教育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斷豐富和充實著家風的內涵。正如杜威所說:“教育有大小兩種,小的一種是學校提供的,大的一種即具有最后影響力的教育是各種實際生活提供的”。①凝聚生活精髓的家風對人的教育是全面的、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家風在實際生活中無處不在,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的心靈、塑造人的人格、引導人的成長與發展。家風對人的教育又是持久深遠的,其影響的不僅是一個人、一代人,而是代代相傳、代代受益。眾所周知,著名的顏氏家族出了很多非常有名的人,如顏之推、顏真卿、顏果卿等名人,這些名人大儒的產生都受益于《顏氏家訓》,而《顏氏家訓》就是顏氏家族家風的完美體現和承載者。因為家風對人的教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對人產生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所以,人們將這種影響稱為“熏育”。它不是生硬的說教,也不是嚴厲的管教,而是長輩的行為舉止去感染、啟迪晚輩,使晚輩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
家風在當今社會其內容都已經到了非常成熟的階段,其教育范式也在不斷的影響和促進個性化規范的形成,家風為順利的對每一位家庭成員進行家庭道德的開展提供的比較完善的教育體系。家風不僅在促進各位家庭成員在了解自己家族的歷史、發展提供了諸多方面的支持。而且對傳承家族歷史也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諸多優秀的家庭在家風的道德教育方面都為我們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操作經驗。家風所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包括了哲學、文學等,這都會對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體系進行全面的指導。與此同時,諸多家庭中所形成的家風大都對其所處其中的社會成員在其各自發展階段的不同方面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行為規范的指導,因此,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層次化。家風建設在當今社會應該被大力提倡并運用到家庭教育中去。
家風建設對當今社會的發展以及各個家庭的建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們就要在家庭教育中不斷的去構建良好的家風以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成長。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家庭成員的核心是父母,因此,父母應在家庭環境中注重對自身道德、品質的培養,要做到言傳身教,并且要經常開展家庭活動以防止家庭成員精神污染。父母也應不斷的培養自己高雅的情趣,遠離那些有害于家風建設的情趣,如酗酒、賭博等。父母其實可以通過旅游、讀書、賞花、唱歌等健康的行為方式來影響家庭的每個成員,讓其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文風”也是家風中的重要表現形式,對培養家庭成員之間的道德品質也有著重要作用。通過讓各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學習知識,使家庭中充滿著濃濃的學習氛圍,這其實是對智的一種追求。孩子久而久之在這種健康環境的不斷影響下,會讓其變得較為知書達理。當今是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這就要求每個家庭建立學習型單位。不管各家庭成員所從事的職業,都應要有終身學習的熱情,并且要對知識崇尚,讓家庭在學習氣中成長。
有個小男孩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取得了讓人羨慕的成績,看過他作文的人都認為是其任職雜志主編的父母給修改和指導過的。但是隨著大家的深入了解,父母從未給過他任何寫作上的幫助,是父母總在孩子面前討論怎么看書、怎么寫作從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孩子,久而久之,這個孩子就寫出了好的作文。
平等、互助、和諧、團結的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時良好家風建設的重要基礎。各成員之間關系出現的裂痕,如說臟話、吵架等都會讓其產生消極的情緒,并會對各成員在心靈上留下深深的傷痕,甚至有的會影響各成員的健康人格的形成。
因此,家庭中需要創造健康的環境,各成員都要學會友好相處,互相幫助,互相信任。父母之間要構建起互親互敬的關系;父母更要與各家庭成員間建立信任的關系;家庭成員也應學會孝親敬長;為了家庭中各成員能健康成長,父母應主動承擔起構建團結家庭成員關系的任務。
家庭環境對其家庭成員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從小事開始來對家庭各成員開展教育將有利于其每一位的發展。比如,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兄友弟恭,有了好東西要學會共享;要尊敬長輩,吃飯時,長輩動筷子了,晚輩才能動筷子。另外,家庭中應充滿著歡聲和笑語。要不斷的開展活動來豐富各成員的的生活,比如可以一起出去踏青春游,一起去福利院做義工等等。
許多父母都會過度的擔心自己與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擔心會失去核心成員的威信。其實只要適度的把控與各成員之間的關系,就會有利于提高家庭的團結性和凝聚力。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知,家風是否良好對整個家庭以及家庭成員個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風作為非常重要的精神橋梁對于溝通和維系家庭與家庭之間、家庭與家族之間也是有著重要的影響。習總書記曾在會議中強調過家風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我們作為時代發展的推動者更要在認清家風對家庭建設的重要性基礎上來不斷豐富家風的教育內容并不斷的對其有益于人們發展的地方進行傳播。
注釋:
①約翰·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M].趙祥麟,任鐘印,吳志宏,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任彪.家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約翰·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M].趙祥麟,任鐘印,吳志宏,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