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聰/吉林體育學院
上一代50后60后他們過得肯定比我們艱苦。已經“耳順”的年齡。希望兒孫繞膝之樂;想多看看社會的風景……也許這便是人生的正真意義。有的人在這個年齡已經是老板、總裁。或忙于公司、企業的發展。有的人也許是國家的領導忙于國家的事物。
筆者通過網絡查閱老年體育的解釋是老年體育是社會體育的組成部分。是指對老年人進行的以增進健康、延緩衰老、防治老年性疾病,豐富晚年業余生活、身體鍛煉活動等。這定義的確是從年齡劃分來界定的。誠然,老年體育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代表著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和發展水平,作為最終服務體系的末端。間接反映社會政府的服務水平質量。研究老年體育的意義不僅對社會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有著積極意義。為以人為本的精神建設作出了最終的詮釋。
整體來看,歐洲的老年人體育活動開展呈現復雜性和多樣性。從活動組織類型來看,在德國、荷蘭、北歐的聯盟運動較多,但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多在醫療領域開展老年人體育活動,從活動類型分3類:(1)以訓練力量、拉伸等有氧活動為主。(2)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進行的坐和站立等訓練為主。(3)針對疾患者開展的體育活動。主要:小器械、水中鍛煉、舞蹈、滿場和小場地網球、混合排球等;自定義:保齡、高爾夫等、傳統游戲,西歐等國家都有專門的老年人體育活動師的培訓課程。且現代化的鍛煉方式為主。
表面看美國絕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可享受養老金和醫療與救濟制度。實際是以在職時收入為標準,且富人擁有很多財富、儲蓄和房地產;而窮人退休后則是越老日子越難過。調查發現美國富人均年齡80歲,而窮人只有70歲。青老間的隔閡和代際日趨加深。美國老年學會第35屆時,青年抱怨:“老年人口占全國總數的n%,但占去國家財政預算25%。”真實反映了美國社會倫理道德觀念的混亂狀態,處于惡性循環。
發展中國家能汲取如美國所經歷過的經驗教訓,警惕老齡問題并意識到需要解決問題的迫切性,把老齡問題處理得更好①。誠然,中國老年社會也即將到來。如何處理好老齡化問題,讓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老年體育的權利或福利。
中國古代就有開創盛世的記載,自古就有少數人追求延年益壽甚至長生的記錄。老祖宗叫“養生”、強生健體。而在古代有些人則是為了消極避世而養生。想長生或成仙得道。
1983年4月,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成立于洛陽并召開大會。批準備后的3年內,省級老年體育協會基本建立,國家計委、民政部、勞動部等10個部委聯合發布《國老齡工作 七年發展綱要》(簡稱《綱要》)。是中國老齡事業第一個全面規劃老齡工作、事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隨 后,2001年 8月、2006年 8月和2011年9月,國務院和全國老齡委分別印發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五”計劃綱要》、《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和《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2000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我國第一個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下發的關于老齡工作的決議,是開展老齡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決定》指出,近時期我國老齡事業發展的主目標:逐步建立比較完善的以醫療保健、體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老年服務體系。標志著我國老齡政策被納入了法制化制度化的軌道,分別對老年體育的發展作出相應規定。
現行行政法規方面,很多涉及到老年體育的規定。如2003年頒布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需要收取費用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管理單位,根據設施的功能、特點對學生、老年人、殘疾人等免費或優惠開放。”各省市出臺的地方性政策法規,不斷推動中國老年體育事業的有序發展,完善和充實著中國老年體育政策體系的內容。
組織體系的建構1982年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第一次老齡問題世界大會之后,中國老齡工作在組織建設方面獲得飛速發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后成立了老齡問題委員會、老干部局(處)、離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等涉老機構,一些群眾性、學術性的老年組織也先后成立。在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成立之前,北京、上海、河北、河南等六省、市老年人體育協會已率先成立。相信通過我國在老年體育事業各方面的健全、制度的增強,定會為老年人體育事業帶來全新蓬勃的發展。
注釋:
①Evangelisti W.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spects of Sport and Exercise for the Third Age in Europe[Z].
[1]Belmuso L.,Troleti G.Senior Citizens in Motion[C].Marques A,Gaya A.,Constantino J.Portugal: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Conference of EGREPA-Oeiras,199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