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帆 韋曉旋/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在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大潮中,高校學習貫徹十九大和《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清晰把握立德樹人的特定內涵,明確立德樹人的目標引領。具體到高校學生工作,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高校輔導員在面向不同的學生群體實施管理策略的過程中需要獲得學生對管理措施的反饋,以便更好的調整工作方法,把握學生成長規律,讓學生工作更加有序開展。因此,在此背景下,學生助理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學生助理一般在優秀的學生干部之中選拔,要求具備責任意識、政治意識和一定的工作能力。以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健康學院為例,該院成立于2017年6月,同年9月招錄第一屆學生77人,新成立的二級學院提供了學生助理能力培養路徑的良好研究環境,可以通過第一批就讀的同學摸索出不受既成培養模式的影響。健康學院擬在2017級新生中設立勤工助學崗位,選拔學生助理兩人,分別負責對應學生工作日常事務和班級管理任務。在對學生助理的選拔流程中制定了四個考察環節:觀察——筆試——談話——試用。首先在觀察環節,主要選取入學報到和開學一周兩個時間段對學生表現進行觀察,主要考量學生的性格特點、人際交往能力以及事務處理行動力。因學生助理的工作需要代表二級學院聯系校內職能部門開展行政類事務處理,因此在入學的兩個時間階段結合學校的各項新生適應性教育課程能夠全面觀察助理人選;筆試注重人文素質考察,主要考察學生助理人選的硬筆書寫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政策法規知識;談話則是在初步確定學生助理人選的基礎上進一步考察環節,主要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成長環節,價值取向,同時通過談話樹立學生的信心,對學生的表現積極評價和認可,形成對學生助理身份的認同。試用環節主要考察學生助理的優缺點,制定學生助理能力提升方案。
學生助理的培養分為適應性階段,成長型階段和長成型階段。以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健康學院為例,該學院注重新任助理在適應性階段的培養,主要包括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明確的角色定位。學生助理適應性階段是培養的基礎環節,學生助理善于把握時間是保證學習成績和工作效率的關鍵因素。同時,不可否認學生助理依然是學生,是受教育和管理的對象,作為教師既要注重對學生助理的人文關懷,又要對學生助理多提要求,督促其保證工作質量,肩負其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橋梁作用。擔任學生助理需要既能融入學生群體,又能及時轉變為學生管理事務的協助人員,角色的轉變會讓學生助理較難融入學生群體之中,動搖其擔任學生助理的動力以及身份的認可。
(1)強化時間管理,合理排班,有效銜接工作任務。教育部《高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規定學生參加勤工助學時間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因此,制定合理的排班和值班制度是加強時間管理的有效措施。
(2)處理好同學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是學生助理的難點,學生往往擔心因為擔任學生助理而遭到同學們的疏離,因此,學生助理的工作策略是“既低調做人、又低調做事”,善于用理智的思緒去看待問題,時刻保持內心的正能量。
[1]李艷,石雙鳳.論學生助理培養模式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5(24).
[2]李艷,萬麗.高校學生助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5(23).
[3]皮正宏,范鑫,王傳邈.學生助理輔導員選拔體系優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08).
[4]杜愛雪,高磊.高校學生助理參與實驗室及設備管理問題探討[J].學理論,2014(23).
[5]羅志高,劉樹郁.探索新校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生助理的培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