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民
在這個信息快速膨脹的全球一體化面前,互聯網的多元性和便捷性漸漸使得紙媒走上沒落,而受其影響的也包含“圖書館”這一項,越來越多的高校師生們更多的青睞于網絡信息的搜索。由原來的翻閱紙質資料變成了現在的數據庫和網上圖書館查詢。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順應時代的需求,走上革新的道路,更好的立足于高校,為廣大師生服務。而尤為重要的一點便是如何在管理方面做出相應的變革,重新煥發昔日的光彩。
不論哪個高校的圖書館,它的服務對象就是廣大師生群體,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大力推崇“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和管理理念。“人性化”的關注讀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以便提供不同方面的多方位的服務。并且優化員工的彈性工作時間,真正做到“人性化”、“以人為本”,首先在圖書館的舒適度、環境上去做改進,讓讀者有一個良好的獲取知識的大環境。比如之前師生來圖書館沒地方坐,座位太過擁擠,燈光不夠舒適柔和,書籍歸類不夠明確等等都可以進行改進。綜上所述,以下幾點是筆者對此次問題如何做好“人性化”管理給出的意見和建議。
(1)增強員工“人性化”服務意識。在紙媒漸漸走向沒落的同時我們也看到部分以圖書行業為生的書店也在積極的順應時代變遷的潮流,如“今日閱讀”“貓的天空之城”“西西弗書店”等等,都成功的突破了互聯網大潮的束縛,走上了一個嶄新的紙媒高度。那么,作為傳統的高校圖書館來說,我們是否也可以去借鑒他們成功的經驗,讓高校圖書館成為校園中的點睛之筆。除卻吸引廣大師生的外在的優質服務,舒適輕松的閱讀氛圍外,我們也應當把“人性化”的管理方針發揮到極致。比如,我們可以借鑒這些商業化的書店經營模式,同時做到迎合廣大師生的心理訴求,以一個嶄新的面貌來立足于各大高校中,為每一位讀者提供同等的優質服務。
(2)提高員工“人性化”管理方針。而作為圖書館的員工而言我們也必須實行“人性化”的管理,充分了解其工作乃至生活方面的需求,確定彈性制的、人性化的工作上班內容和時間。例如,目前的各大高校中,有很多志愿者和在校學生兼職崗位,作為高校圖書館我們也可參與其中,互惠互利。
(3)高校圖書館是書籍典藏和查閱的重要場地所在。那么,除書籍典藏外,可不可以在其他方面也做到這點呢,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各類字畫、文獻、器物,數不勝數,作為革新中的高校圖書館現行者,以為我們開拓了新的視野。例如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大學等等高校因其館藏有文化價值、收藏價值、學術價值較高并且獨有的資料,而打響了校園圖書館的名聲。在增加其知名度的同時,這樣的革新也同樣增加了師生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并以此吸引更多的讀者。
所謂“提升質量”管理服務,就是指以更加高效成熟的管理手法來達到以服務質量為最終目標,的服務效果。從高校圖書館的內部環境,服務質量,閱讀體驗等等方面,綜合提升圖書館在高校師生中的影響力,從而實現圖書館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
既然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 的發達很大程度上便捷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我們也可刪繁就簡,為師生提供更加便捷的閱讀新通道。比如:試著從實名制一卡式入館閱讀做起,減少入館和出館手續,可大大增加閱讀量節省讀者和員工的時間和工作量。如有需要借閱歷史文獻資料的讀者在服務臺實名認證就可。
所謂的資源管理就是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資源讓其轉化為一定的有價值的東西,而對于圖書館來說,如何有效的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成為我們必須解決的實質性的問題,如:如何增強資源流動渠道,實現圖書館的資源擴充和補給。圖書館應如何增加圖書補給渠道和豐富圖書類別,降低成本的同時又能保證品質的不便和提升。而作為圖書整理人員應當緊跟潮流,對新品圖書上架時間、熱賣書籍種類編排,等等都應做到心中有數,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對這一相關知識領域有充足的了解和認識,才能在本質工作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對于高校圖書館來說,它凝聚了師生的智慧,迎來送往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才,而作為高校中知識傳播的主要載體,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師生們對書籍資源需求的不斷變化,圖書館也應當做出相應的改變,才不會一步步的被互聯網絡所取代讓“高校圖書館成為歷史”。因此筆者認為在高校圖書館中推崇“以人為本”、信息化、資源管理等管理新理念,可有效提升高校圖書館管理水平。
[1]張展寧.新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的新理念[J].黑龍江科學,2015(9).
[2]尹亞蕾.淺析21世紀高校圖書館管理的新理念[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
[3]鄒雙紅.試析21世紀高校圖書館管理的新理念[J].時代教育,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