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華/重慶三峽移民紀念館
文物是一個民族歷史發(fā)展的見證之一,不僅僅是因為其自身蘊藏著豐富的藝術、科學和歷史信息,更是因為其具有不可再生性而備受珍貴。近年來,館藏文物因為各種原因而受損的消息不在少數(shù),一次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因此如何讓文物保護由“搶救性”向“預防性”轉變成為了眾多人們關注的問題。本文就館藏文物的預防性保護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對策。
文物保存的環(huán)境因素比較多,包括空氣、光、濕度、有害生物等,任何因素出現(xiàn)問題都可能會造成館藏文物的損失,因此做好館藏文物保存環(huán)境因素的分析,及時進行環(huán)境因素的調節(jié),使其符合館藏文物的需求就顯得十分重要。
文物保存的環(huán)境因素中,空氣濕度是影響文物保存最為重要的因素,直接影響了文物的保存狀況,因此做好濕度的檢測,合理調控濕度尤為重要。比如,溫度升高的時候,容易引起一些物理變化,會加速水汽的滲透率,從而使得文物處于高濕或者過于干燥的狀態(tài)中,最終導致文物遭到損壞。并且,空氣中污染氣體的擴散或者發(fā)揮也容易對文物保護造成影響,隨著溫度的升高,污染氣體會發(fā)揮的更快,這就容易導致文物所處的環(huán)境中空氣質量惡化,從而加速文物的老化。另外空氣過于濕潤,還可能會導致文物被腐蝕,從而加速了文物老化。
光的照射容易引起文物材質產生化學反應,加速文物的顏色變化,促進文物老化,對于紙質、漆木、紡織品等有機質地文物來說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另外,光具有熱效應,容易使室內環(huán)境的溫度升高,這就容易導致文物所處的環(huán)境中溫度變化,從而對文物的保存造成影響,因此做好光輻射的管理,使得光輻射能夠符合不同文物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有害生物附著在文物表面容易導致文物表面被腐蝕,并且使得文物表面的紋路不清晰,這就為文物的有效保護帶來的了困擾。同時,細菌能夠產生無機酸,比如硝酸、硫酸以及亞硝酸等,這些有害微生物附著與文物表面,使得文物逐漸被腐蝕,不利于文物的長久性保存。另外,一些昆蟲及幼蟲等等,會以紙張、木器、毛皮等含有碳源的物質作為食物來源,破壞文物的表面,這就不利于文物的保存。
第一,要做好文物保存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的宏觀系統(tǒng)控制,通過中央空調進行溫度和濕度的統(tǒng)一控制。第二,要做好微觀環(huán)境的控制,做好展柜密封性的管理,并在重要館藏文物中增加調濕劑、安裝抽濕機、安裝加濕器或者安裝恒濕系統(tǒng)等等,保證文物環(huán)境的濕度與文物需求相符,控制好濕度。第三,合理規(guī)定參觀游客的數(shù)量,避免因為游客過多而呼出較多的二氧化碳或者游客自身熱量較高導致館內濕度升高,造成館藏文物受到破壞的情況。第四,建立空氣和濕度檢測的設備,及時引進檢測儀器,及時對館內環(huán)境進行檢測,明確濕度和溫度的具體情況,并及時進行改善和調整。
對于那些對光比較敏感的文物來說,要做好光輻射的有效管理,盡量減少光輻射的時間,使得文物能夠處于合理的環(huán)境中。還可以安裝相對應的紅外線感應調光系統(tǒng),及時對文物的光輻射狀況進行檢測,并及時調節(jié)光線。比如,在游客走過來的時候,自動調節(jié)系統(tǒng)能夠感應到,并及時增強光線,而當游客離開的時候,能夠自動熄滅光線。另外,在博物館內要盡量采用光纖燈或者冷光燈,這樣就能夠降低光輻射的影響,對文物環(huán)境的建設帶來一定的好處。
在做好博物館內溫度和濕度控制以后,就要進行有害生物的控制和管理了,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好文物衛(wèi)生的打掃,及時進行檢查,并保持展柜或者庫房整潔,避免有害生物的襲擊,防止害蟲或者細菌的滋生。還要盡量在展廳之間設立過渡間,入口處安裝風屏,避免游客帶來細菌污染空氣,導致文物受損的狀況。另外,要對紙張、木器、毛皮等文物進行特殊化的管理,定期進行表面狀況的檢測,及時了解文物表面的變化,并找出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避免細菌滋生而遭到破壞。
首先,博物館的展柜材料、裝修即裝飾材料、儲藏柜材料都要選用安全的環(huán)保性材料,并在放置文物之前進行合理的凈化處理,將其攜帶的有害氣體消除掉,并及時進行凈化。其次,要在空調的通風口處安裝相關的空氣凈化裝置,對有害氣體進行過濾,使得有害氣體無法進入到文物保存的環(huán)境中,避免有害氣體污染環(huán)境,破壞文物。再次,博物館的選址應當考慮好周圍的環(huán)境,盡量避免接近工業(yè)區(qū),并且周邊的環(huán)境能夠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同時加強對博物館建筑以外環(huán)境的檢測,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環(huán)境的改善,提升環(huán)境的合理性,確保館內環(huán)境適宜。
做好館藏文物的預防性保護,不僅要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的運用對其保存環(huán)境進行檢測和完善,還要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提升展柜的密封性,為文物創(chuàng)造一個最佳的保存環(huán)境,促進文物壽命的延長,只有這樣才能使得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得到科學的保護,為后代永續(xù)使用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