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毅/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當前社會已經進入網絡化、信息化時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國際競爭也更加激烈。現階段國家綜合國力競爭主要是科技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本質上是教育的競爭,科教興國戰略在國家知識創新體系和教育體系的建設中越來越重要。國家教育體系中最高層次的人才培養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養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新時代需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研究生的頭腦。2016年12月23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行的人民網2016大學校長論壇圍繞“堅持立德樹人,建設一流大學”的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其中太原理工大學校長黃慶學指出:“教書育人的核心是立德樹人,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
“雙一流”建設的標準是什么?“一流大學是總目標,一流學科是重要條件,一流本科是根本,一流專業是基礎。”[1]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國務院在推出“雙一流”建設方案中指出高校雙一流建設要體現中國特色,立德樹人為根本,世界一流為核心,服務社會為導向,以支撐發展戰略,盡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學科與一流大學,以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具體表現在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愛祖國、愛人民,引導學生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接班人。
周亞明、周虎、魏炳翔等人在《學術育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文章中指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重中之重,又有相當難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題中(《導師育人的教育維度》、《學術育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研究生合作性學科團隊管理模式初探》和《新形勢下高校研究生黨建機制創新探討》等文),分別從導師育人、學術育人、研究生合作性學科團隊建設和研究生黨建機制創新等角度對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載體、方略等作了較詳盡的論述。相信通過這樣的研究和實踐,將會進一步推動新時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深入。[2]顧慕嫻、鄒再金在《以黨建“三步曲”帶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創新》明確表示當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具體表現在認識方面,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足夠重視;在現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處于較淺層次;在機制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機制不夠健全三個方面。對此,應結合主要矛盾的相似之處,把握規律,充分統籌協調黨建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關系,以黨建“三步曲”為先導,引領創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堅持黨建“一條鏈”,科學地制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機制;堅持黨建“二靠前”,前瞻地設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機制;堅持黨建“三貼近”,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落實到位。[3]石銀燕《在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中創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論述了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建立了以科研為主導的導師負責制,根本目的在于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培養優質創新型人才。如何革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適應新的培養機制,使得研究生專業培養與德育工作產生協同效應。[4]江乃兵在《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與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文章中表明研究生整體呈現低齡化趨勢,貧困、就業及心理等問題日益突出,學習功利性較為普遍,傳統的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的關系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研究生精英教育模式面臨諸多挑戰。在創新型國家戰略和服務社會理念的指導下,我們需要轉變觀念,回歸師徒式指導方式并進行相應的配套改革。以隊伍建設為抓手,以網絡陣地為依托,以切實解決研究生發展中的諸多現實問題為目的全力推進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變革發展。[5]其他專家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從學術研究、導師參與、社會服務、文化建設及國際歷史文化交流等各個角度來思考和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8號召開的全國思想政治教育會議上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中國各大高校的使命,關鍵是政治方向正確。雙一流建設的終級目標是為社會培養一批批優質的創新型人才,研究生教育作為最高階段的人才培養方式,是培養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渠道。為國家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富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各類應用人才、創新型與復合型的人才,其中關鍵在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才培養是高校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務,也是高校進行雙一流建設的關鍵。高校要明確在雙一流建設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積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質量,讓思想政治教育成為推動高校雙一流建設的強大動力和重要保障。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0]11號中強調 :“總體上,大部分研究生的思想是樂觀、健康、積極的。部分研究生存在目標模糊、個人主義、學術誠信缺失、言行不一致等現象。特別是面對升學深造、擇業就業、經濟拮據、婚戀變故等實際挫折時廣大研究生常常手足無措,此時需要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對其加教育引導。中發〔2004〕16號文件也對此提出要求,要求各地和高等學校出謀劃策積極應對,在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辦法方面取得突破性進步。但不可否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仍處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較薄弱一環,主要表現在重視度上,部分高校意識淡薄,在體制機制上,領導和工作體制不健全,對應專職人員匱乏,保障條件還不成熟。尤其遇到一些新情況或新問題,例如研究生的規模越來越壯大,培養和管理模式需要日新月異等,對于這些問題的處理,缺乏相對有效的辦法。可見,管理培養模式中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教工作中需要刻不容緩推進的任務。”
總的來說,目前研究生的思想狀況積極樂觀健康,研究生整體的學風狀況良好,但廣大研究生不免面臨著就業壓力及人際關系緊張的困擾。與此同時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在很多方面存在弊端,如教育理念落后、體制機制陳舊、方式方法老套、專業人士匱乏和隊伍不健全等。[6]現階段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新時代中國特設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術誠信教育等。
首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研究生黨建工作室,充分發揮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加強載體創新,提高網絡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利用率。在此基礎上,我們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廣大研究生思想教育的特點和規律,推動、創新和發展研究生培養機制,為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論支持和決策依據。利用研究生學術活動月,開展研究生讀科學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活動,邀請研究資本論的專家為研究生做輔導報告。把社會實踐活動作為研究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與手段,研究生黨支部每年在清明節組織學生到英雄山掃墓,通過對革命先烈緬懷,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感受革命先驅偉大愛國情懷。在重陽節組織學生到濟南養老院為老人獻愛心活動,使他們自己親身感受到勞動不易,在平時的生活中養成愛護環境尊老愛幼的良好品質。這些實踐活動讓研究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獲得了感性認識,感性認識就會和理性認識結合起來,深化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了愛國情感與理想信念,對他們今后的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其次,隊伍建設是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隊伍建設中,導師是關鍵,要充分發揮導師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首要責任人作用。導師的職責所在為教書與育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思想教育上,導師應全面了解研究生的想法,積極關心研究生的成長,嚴謹治學,誠實守信,培養良好學風,嚴格把控學生的學術道德規范,在科研誠信方面做研究生的表率;就業上,關心指導,鼓勵學生在適合崗位上實現自我價值,先就業后擇業,奉獻祖國。同時高校既要形成督促機制,如定期評選優秀導師,制定導師教書育人工作的考核獎懲辦法,定期進行考核檢查;又要積極構建研究生導師育人的有效機制,利用黨建工作室“黨員導師接待日”,如定期組織導師開展教書育人工作經驗交流,根據具體實際制定相關規定明確導師的責任與義務,鼓勵導師參與到研究生黨團和班集體建設及各類活動中,積極調動導師育人的主動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教育本質上是做人的教育,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進行“雙一流”建設,要堅持“立德樹人”核心,要緊抓心理健康教育的主線,要牢記學術誠信教育的重點,要把握研究生職業價值觀的著眼點,要駐守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積極整合和優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同時,調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負責協調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工作,使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相應作用。構建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素,導師是教書育人的第一負責人,輔導員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者,研究生是重要的參與者。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積極通過黨團教育與課堂教育相結合、加強學術文化交流,組織實施社會實踐,高度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和建造完備資助體系等多種方式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狀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參考文獻:
[1]王曉霞.人民網2016大學校長論壇在呼和浩特舉行[EB/OL].中國網.http://edu.china.com.cn/2016-12/26/content_39986402.htm,2016-12-26.
[2]周亞明,周虎,魏炯翔.學術育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J].思想·理論·教育,2005(8):53.
[3]顧慕嫻,鄒再金.以黨建“三步曲”帶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創新[J].廣西社會科學,2012(07):179.
[4]師銀燕.在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中創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4):47.
[5]江乃兵.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與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03):70.
[6]徐剛.綜合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 ,2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