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旻瑋/貴陽護理職業學院基礎醫學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移動學習模式得到了極大發展,移動學習模式能使學習者獲得更加舒適、便捷的學習體驗。微信公眾平臺是2012年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移動多媒體工具,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突破了時空限制,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目前,國內不少學者對微信公眾平臺應用于移動教學的可行性及教學價值進行了研究,如白浩等利用該平臺實現了學生的分群管理,智能答疑和數據統計,還能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放的API接口開發具有特色的教學輔助功能[1]。還有學者利用微信進行教學應用的研究,如袁磊等以攝影基本技術課程為例,分析了微信在混合式學習中的應用[2];紀家濤等在動物外科教學中利用微信,在師生之間形成點對點、點對面的三維教學模式[3],認為該平臺受眾面廣、開發成本低、信息反饋及時,能夠實現多元化、個性化的移動學習,具有很好的移動學習開發前景。
醫學遺傳學是一門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是醫學研究的前沿學科。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智能手機、網絡學習APP等工具走進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使得他們的學習訴求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教學過程不再局限于教室,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開展學習,目前雖有將多媒體、網絡課程等信息技術用于醫學遺傳學教學改革的研究報道[4-5],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技術改革醫學遺傳學的教學模式還未見報道。
登錄微信公眾平臺官網,選擇訂閱號后按照網頁要求和流程進行注冊,本研究注冊的微信公眾平臺名稱為“雙螺旋部落”。
根據教學應用的實際需要,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自定義菜單功能設計一級菜單和二級子菜單名稱。共設計“學習小助”、“智能答疑”、“課外資源”三個一級菜單,“學習小助”下設“微課”,“微測驗”、“虛擬實驗”三個二級子菜單,“課外資源”下設“精品課”、“趣味視頻”、“科學軼事”三個子菜單欄目。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修改。
通過設置“按關鍵字自動回復”、“被添加自動回復”、“消息自動回復”的功能,設定常用的文字、語言、圖片、語音作為消息回復內容,并制定自動回復的規則。當使用者行為符合自動回復規則的時候,就會收到自動回復的消息,實現智能答疑的目的。該功能可以減輕管理者和教師的工作負擔,同時增加答疑的時效性和提升答疑的效率。
可以將需要的圖文信息、圖片、語音、視頻等內容整理成素材后分組儲存在后臺,在用戶需要的時候直接發送即可,從而實現“學習小助”、“智能答疑”、“課外資源”等平臺欄目內容的及時更新。并且能夠結合平臺使用的智能統計功能對已經發布的內容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改。
通過公眾平臺將學生所需要的材料群發推送給學生。學生按教師考核的要求,可在電腦或移動設備上進行學習,學習效果納入課程評價。另外,還能將每個章節的測試題發送給學生,學生以此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效,如果對有些知識存在盲區,又無法解決,可以及時留言給老師。
利用后臺統計功能,實現公眾平臺使用的智能反饋。了解平臺管理者發布的消息被閱讀及關注程度,從而及時掌握學生及使用者的實際學習人數及興趣關注的方向,可以幫助管理者合理安排消息推送時間及挑選內容,并評價分析學習效果。
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由于學生人數多、課時少而引起的公共基礎課程知識點講解不足、學生理解不深等問題。而且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下師生交流、互動機會少的不足,為信息時代下的師生提供一個新的平臺,師生、生生的交互空間從課堂拓展到網絡,時效性大大提升,幫助學生實現學習過程前移,為課堂實訓留出更多時間。
參考文獻:
[1]白浩.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3(4):78~81.
[2]袁磊,陳曉慧,張艷麗.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以“攝影基本技術”課程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 ,2012(7):128~132.
[3]紀家濤,韓慶奇,劉安安,等.論微信在動物外科教學中的作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4,4(2):367~370.
[4]王眉,等.微信公眾平臺的傳播特點及趨勢分析[J].互聯網天地,2014(5):28~30.
[5]蔡曉明,梁素華,劉云.醫學遺傳學信息化教學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 ,2014,30(10):1577~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