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
(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文化館,貴州 銅仁 565100)
舞蹈是一種表達情感的特殊方式,通過藝術加工,用肢體語言敘述故事內容。我國的民族舞蹈由勞動人民創作,吸收了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內涵,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但是由于地域的限制,不同的民族舞蹈具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在我國的藝術舞臺中,戲曲在國際上獨一無二,但是民族舞蹈的重要地位也不可忽視。隨著我國不斷加強與世界的交流,人們的審美能力也不斷提高,對當下的藝術舞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豐富我國的藝術舞臺、保護獨特的民族舞蹈藝術迫在眉睫,將民族舞蹈藝術搬上藝術舞臺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為傳統民族舞蹈注入新活力的要求。關于如何利用民族舞蹈藝術豐富藝術舞臺,我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不同的民族舞蹈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受到不同的生存環境、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是舞蹈風格比較固定,各個民族舞蹈之間有差別又有聯系,共同形成了我國寶貴的民族舞蹈藝術。要想理解一個民族的舞蹈藝術,就要把它放到屬于它的那片土地,抓住它的精髓,才能使舞蹈動作更加自然流暢,更具有表現力。如土家族的擺手舞,內容以歌頌祖先英勇殺敵、保家衛國為主,加上土家人生活在綿延不絕的大山中,因此,擺手舞的動作特點就是屈膝、重心向下。每個民族的舞蹈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只有吃透各個舞蹈風格,才能更加感染觀眾,豐富藝術舞臺。
藝術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民族舞蹈藝術更是直接表現實際生活,但它們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不能被大眾熟知。生活是最基礎的美,也是最豐富的美,所以,要想把民族舞蹈藝術升華到舞臺藝術必須通過觀察各民族之間不同的生活習俗,發現它的美,并把它韻律化,加工成能感染到人的舞蹈動作。當下很多民族舞蹈只是簡單地模仿舞蹈動作,并沒有聯系實際生活,這樣的舞蹈就像是空中樓閣,缺乏根基,再優美的動作也不能打動人。例如,思南花燈是土家族的民間歌舞藝術,是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有故事情節的戲劇,內容多為人們的生活情況,反映具體的情緒,每個人都能看懂,每個人都能產生共鳴,這樣才能受到人們的關注。
每個民族得以傳承下來離不開民族精神的支撐,不同的民族信仰決定了不同的民族精神,民族舞蹈的動作和韻律最終表現出來的都是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民族文化。不管是表達愛恨情仇還是表現飛禽走獸,每個民族塑造出的舞臺形象都千差萬別,這都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共同作用的產物。將民族精神融入有表現力的舞臺動作中,把抽象的情感具體化,賦予舞蹈形象強大的生命力,才能活躍于藝術舞臺。思南土家花燈主要道具是扇子和手絹,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舞臺上塑造的形象大多具有明顯的時代性,表現出思南花燈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人們思想的開放,民族舞蹈藝術不再單單屬于一個民族,而是我國的瑰寶,我們有義務將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利用民族舞蹈藝術豐富藝術舞臺也是為了促進民間藝術的發展,把民族舞蹈發揚光大。由于受到現代文明的沖擊,各民族之間的交流逐漸加強,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難免對流行舞蹈產生好奇,很多人也對民族舞蹈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民族舞蹈中加入一些流行舞蹈的元素,有利于吸引年輕人的關注,為傳統的民族舞蹈藝術注入新的活力,成為既具有流行特色又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藝術,走進平民百姓的視線。思南土家花燈如今鮮有高質量的作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創新觀念不強,如果能將現代的流行元素融入節目當中,必然會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