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我國的金融環境需要銀行業都提高自身水平并加快轉型,因此工商銀行針對這種環境推出了一系列的“e-ICBC"互聯網金融戰略,與此同時因為不同的地區都存在著差異,所以針對不同的地區設置不同的發展戰略是工商銀行當前首要的問題。文中首先分析了當前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和互聯網金融平臺及金融產品,然后總結了工商銀行發展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完善建議。
【關鍵詞】工商銀行 互聯網 金融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的簡稱是工商銀行或者是工行,成立于1984年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屬于國有銀行中最大的一家,工行秉承優質的服務和多元化的產品及創新能力一直在銀行界位居行業之首。著力盤活信貸存量、用好增量,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努力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中優化經營結構、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保持了經營的穩健和盈利的平穩增長。
一、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產品
(一)支付產品
1.工銀e支付。工商銀行為客戶提供的注冊方式不止此種,所有網點、自助終端、個人網絡銀、移動銀行、工行官網等均可開啟此功能。工業銀行電子支付還提供公共支付、電子票務、專家注冊服務等,將電子支付滲透到消費者網上消費的各個方面。
2.線上POS。在線pos服務是一種面向網上商家的非接觸式計費服務,支持各種支付方式和卡的在線計費終端。
3.工銀e繳費。工銀e繳費有助于客戶日常消費的使用更加便捷,可以通過手機用戶端進行支付和生活繳費,可以辦理很多業務包括手機充值、家庭用電用水繳費、物業費、交通罰單等很多業務,讓客戶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各種業務。
(二)貸款產品
1.逸貸。逸貸是工商銀行的一項新產品,對一般公共小額信貸的貸款需求具有包容性,基于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為客戶提供全面的在線應用,立即向信貸群體提供資金貸款需求。公司通過對客戶管理數據的綜合分析,掌握了企業真實財務狀況,驗證了匹配的信貸額度,使客戶能夠享受到無時間、無地域影響的金融服務,真正做到了無抵押、無擔保、純信用、可回收服務。
2.網貸通。網貸通是工行制定的一款針對中小企業和個人的貸款服務,具有“短、頻、急”的優點,為客戶提供快讀的貸款需求。本產品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單一的審批信用額度,自愿還款,信用額度回收服務,高達3000萬元貸款額度,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困難和昂貴的便捷道路。
二、工商銀行發展互聯網金融面臨的問題
(一)客戶體驗受限
工商銀行正式推出的“e-ICBC”戰略結合了平臺、支付和融資三項業務的優勢,與工商銀行發展互聯網金融的藍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分支機構,包括工行的分支機構,都面臨著受到冷漠對待的尷尬。與擁有眾多離線業務合作伙伴的支付寶相比,工行在互聯網金融產品應用領域的建設較為薄弱。當然,這與銀行機構的金融嚴格性密切相關。工行在擴大應用前景方面的投資遠遠落后于競爭對手,客戶當然也不會選擇經驗有限、應用不當的互聯網金融產品。
(二)市場占有額不高
就營銷體系的角度來說,當前工行在金融產品的獎勵和考核方面對客戶經理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客戶經理在對金融產品的營銷上非常的不積極。就營銷渠道而言,工行的個人金融業務開展的也不好,有的網點是通過現場管理人員開發的,沒有太多的營銷方式所以市場占有率不高。還有分銷體系也及其不完善,有的時候會被一些時間和地點因素所影響,因此就不能做到和客戶很好的溝通,所以客戶就不能很好的體驗到全方位的服務。此外,ATM機具、POS機具、電話銀行渠道、網上銀行渠道等方面的負荷小,功能有待提高。
三、工商銀行互聯網金融發展策略的完善與建議
(一)提升客戶體驗
目前,工商銀行網絡金融系統中的許多產品,其中大部分都是在線產品,都不易獲得新客戶,盡管工行已逐步開放注冊界面,但與支付寶、Weixin付款相比,無論界面設計、功能覆蓋、應用范圍、可操作性,都存在較大差距。盡管在客戶體驗方面做了許多積極的嘗試,商業銀行仍然需要向互聯網公司學習。同時,豐富的應用環境是其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工行需要在本地消費中扎根,收集當地休閑旅游、餐飲、美容健身、醫療教育和醫療保健等方面的信息,并為消費者提供付費場所。積極推廣e支付、線上POS收單等業務,使消費者通過工行產品獲得真正的利益和便利;使商家節省時間和精力來完成資金的籌集。讓工行的互聯網金融成為一項無處不在、無障礙的服務。
(二)擴大市場
繼續推進商品營銷,進一步完善評估激勵機制、營銷方法和活動,調動和激發員工營銷積極性。以名片、個人商業貸款、小額小額貸款、中小企業客戶不斷推動商品營銷。我們將把大型、高效和強大的業務整合到核心客戶系統中。通過個人貸款規模、金融產品等資源優先向核心客戶傾斜,繼續推進農村市場的發展,增加農村新卡和新渠道的數量。二是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供銷機構和專業合作社的合作,提高農業資金信息的敏感性,搞好農產品收購、加工、銷售企業和征地拆遷資金融資。
參考文獻
[1]趙勇.我國商業銀行移動金融業務的發展策略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O1):110-111.
[2]方毅.Apple Pay進入中國,機遇還是挑戰?[J].中國商論,2016(04).
[3]曹宇飛,魏冬梅,曹婉春.商業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策略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6):40.
作者簡介:張靜靜(1993-),女,漢族,安徽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