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功的管理才能夠讓企業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精細化管理是超越競爭者、超越自我的需要。企業推行財務精細化管理主要表現在通過深化財務管理內容,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通過拓展財務管理領域,實施“大財務”戰略;通過優化財務管理手段,夯實財務管理基礎。本文以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和特點為出發點,從思想和業務兩個層面淺析企業加強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措施和途徑。
【關鍵詞】財務 精細化管理 措施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精”是經營管理的關鍵環節,“細”是關鍵環節的主要控制點。成功的管理才能夠讓企業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應對復雜的經濟危機,精細化管理是超越競爭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本文對財務精細化管理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企業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措施,以期在財務管理的實際應用中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內涵與特點
(一)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財務精細化管理是以“細”為起點,對每一崗位、每一項具體的業務,都建立起一套相應的工作流程和業務規范,并將財務管理的觸角延伸到公司的各個生產經營領域,通過行使財務監督職能,拓展財務管理與服務職能,實現財務管理“零”死角,挖掘財務活動的潛在價值。
(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特點及意義
1.以“三個轉變”為核心。財務管理精細化以“三個轉變”為核心促進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即財務工作職能從記賬核算型向經營管理型轉變;財務工作領域從事后的靜態核算向全過程、全方位的動態控制轉變;財務工作作風從機關型向服務型轉變。
2.以細化財務管理內容,拓寬財務管理領域為重點。通過對工作內容的細化、分解和整合,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財務工作質量。通過對財務管理領域的拓展,在企業內實施“大財務”戰略,形成以財務預算為指導的“計劃—決策—實施—控制—調整—優化”的工作程序,使財務管理與生產經營管理融合在一起,各部門圍繞企業的效益目標協同作戰,提高企業經營的靈活性和戰斗力。
3.以科學的管理手段和制度為平臺。通過建立嚴格細致、切實可行的工作規范和督察機制,細化崗位職責,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實現從人治向法治過渡。
4.以提高企業效益為目標。精細化財務管理的目標是通過不斷拓展財務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挖掘生產經營活動的潛在價值,追求財務活動的高附加值,最大限度地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二、企業加強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措施
財務管理精細化是以精細化理念指導財務管理活動,以“細”為工作落腳點,細化財務工作,深化財務內容,向管理要效益。財務精細化管理體現在具體財務工作中就是財務基礎工作標準化、財務管理的精細化、資金管理的效益化、資產管理的規范化。本文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探索從加強思想建設、理清管控權限、細化工作內容、推進標準化建設等方面推進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理清財務管控職責,加強團隊建設
1.理清各層級管理權限,明確管理邊界。理清和完善各層級財務管控職責,明確管理邊界,分級、分類開展各項管理工作,避免管理的真空地帶和無效的多頭管理,控制管理風險,提升管理效率。特別是集團型企業需將管理職責細化,將管理職責分解到每一個層級、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都明確自身權利與責任,各層級各司其職將管理責任落到實處。通過明確財務分級管理邊界,切實提升集團型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管理規范,夯實了財務精細化管理的基礎。
2.統一思想,加強團隊建設。財務人員思想認識必須保持高度統一,將精細化的管理理念根植入心,“一把手狠抓”,全員“堅定不移的執行”,一鼓作氣,推行精細化才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財務精細化管理是全員參與的管理,加強財務團隊建設,強化企業財務負責人雙線管理制度和集團內部財務隊伍建設,重點是團隊思想建設和業務能力培養。增強企業財務集中管控能力為,為財務管理持續改進提供組織保障。為各層級的財務人員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推動財務人員的橫向、縱向的交流,提高各層級財務人員的家園意識。逐步建立集團內部財務人才庫,加強高層次財務人員的培訓管理,確保財務人才梯隊建設的健康有序。
(二)以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推動財務基礎工作
細化流程制度,以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推動財務基礎工作,完善財務內控體系。梳理各項財務制度進行細化、完善,并保持制度不斷更新,確保制度的連續、可行、有效,建立適應公司發展的制度體系。將各層級、各崗位的管理職責通過制度進行固化,以標準化促進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特別是要對核心業務流程及工作流程關鍵節點模塊化??梢酝ㄟ^編制核算指引,規范同一控制下企業的核算方法和核算標準,提高集團型企業整體核算水平,助力企業對標,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編制崗位工作手冊將工作內容編寫成具體的操作指引,進一步優化、統一財務業務流程,規范業務操作,明晰崗位職責。
(三)夯實財務工作基礎,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強化會計基礎工作是規范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從根本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措施。一方面,從小處著手,狠抓會計基礎工作管理,開展諸如應收款項梳理、備用金檢查、發票合規性檢查以及關聯往來核對等工作,確保不做假賬,報表真實、準確,提高會計報表質量;另一方,深入基層企業,做好專項財務督導工作。對于集團型企業來說,以往的財務督導工作大多集中在幾家大型企業,而很多三四級企業往往因體量較小或者級次較深,集團層面關注較少,導致集團的很多政策和要求執行不到位。通過開展專項財務督導工作,可以加強對這類企業的關注,做到全級次的財務督導,推動企業依法規范會計行為,進一步提高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水平。再一方面,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和推廣,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使財務數據的傳遞、分析更加及時準確。
(四)強化預算管理,發揮其資源優化配置功能
拓展財務管理領域,實施“大財務戰略”,充分發揮預算管理在戰略引導、資源優化配置和價值創造過程中的決策支持作用,實現財務管理與經營業務的協同發展。一方面,在編制預算過程中,形成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編制機制,確保預算指標的經濟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強化預算剛性約束,提高預算執行能力。強化預算單位的主體責任,加強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和跟蹤,嚴格履行預算審批和支出程序,防止超預算、無預算撥款;再一方面,在預算考核階段,充分發揮激勵、約束機制的作用,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約束激勵機制,考核結果責任到位,獎懲到人。通過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實施全方位財務控制,發揮預算管理的指揮棒作用,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引導生產經營健康發展。
(五)強化資金精細化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1.防范資金風險,加強資金精細化管理。強化資金精細化管理,在規范資金管理的同時保障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一方面,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對資金預算、籌融資、集中、擔保、支付、銀行賬戶管理、審批權限進行明確規定,做到有規可依。另一方面,建立資金報告和安全管理制度,通過按時上報各企業銀行授信、融資、存款、票據等統計表,以及重大資金事項報告制度,切實保障資金安全和資金有效使用。再一方面,在財務管控水平滿足資金集中管理的企業集團,建立資金的集中管理,發揮資金整體優勢,減少資金占用,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2.理清產權關系,盤活無效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根據資產質量與市場需求情況,理清低效無效資產。對可以通過市場化處理的存量資產研究盤活和處置,提高存量資產的利用效率,將有限的財務資源集中到優勢產業中來。結合全面預算與資金精細化指揮棒的作用,引導資金從低效行業或不合理領域退出,推動資金向重點領域與行業轉移,進一步實現內部資源整合,優化產業布局。
三、結束語
目前各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良莠不齊,有些存在發展戰略模糊、人才嚴重短缺等問題,特別是一些國有大型企業更面臨管理執行粗放、歷史包袱沉重的問題。要真正認識到企業的問題所在,找到正確方法解決,要充分認識財務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總而言之,財務精細化管理就是通過深化財務管理內容、拓寬財務管理領域、優化財務管理手段,把精細化融入到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實現財務管理“零”死角,挖掘財務活動的潛在價值。并通過制度、手冊等手段將工作內容和流程進行制度化、標準化、定量化,以精細化財務管理為核心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朱小惠.對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思考[J].時代經貿,2007(5):150-151.
[2]湯劍萍.提高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能力的措施[J].經濟管理者,2011(11):109-109.
作者簡介:王艷(1983-),女,漢族,湖南人,碩士研究生,企業管理專業,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