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0年到來之前我國基本實現小康社會的建設工作,隨著我國警示不斷地發展建設,國民生活水平質量也不斷提高,完善城鄉發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我國愈加重視提高農村的幸福指數。重視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的建設作為新時期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保險公司緊隨黨和政府的建設原則,自主自愿的積極參與到新型農村醫療制度建設中。本文將圍繞著當前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所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保險公司 農村合作醫療
一、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的原因
(一)了解什么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辦立,農民根據自主自愿的原則參與,新農合的資金來源于政府扶持、個人及集體多方渠道籌集,大并統籌為主的新型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二)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好處
首先,保險公司參與其中對新農合制度的建設有著積極的幫助,提高工作效率。保險公司能夠發揮自己豐富的工作管理經驗之外,保險公司擅長對征繳補款進行計算,能夠對風險做出測算,較為準確的進行補償預算,在經濟費用方面有積極的作用。其次,保險公司具有專門素養的專職人員,保險公司可以選派具有專業素養的醫保專管人員到農信合作醫療的各個醫療機構駐地,負責當地醫療機構的政策咨詢、資格核準、住院登記、轉院住院手機辦理及現金結報等現場支付工作[1]。保險公司可以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設提供充足豐富的人力物力支持。在物力方面,保險公司可以協助建設網絡應用平臺,使新農合更加便利受人民歡迎。在各個醫療衛生站點建立網絡平臺的工作站點,在業務管理中心建立總數據庫管理,當醫保專管人員在對資金進行現金結報等現場工作時,將資金信息直接通過網絡平臺傳入數據管理中心,對資金進行審核,極大程度上縮短了保險公司和醫療機構之間的地域距離,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在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過程中,保險公司積攢更多的工作經驗,提高辦事效率以及水平,在參與農村方面的工作建設時,能夠深入了解農村生活水平及需要,針對農村現狀開發保險產品,對自身產業鏈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2]。
(三)保險公司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設
保險公司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設,改變了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角色從新農合的建設者轉變成新農合的管理者與監督者,發揮政府統籌兼顧宏觀調控的職能。政府的監督與調控職能,能夠促進新農合建設過程中的所有參與方更加恪守其職,提高建設過程各方工作效率。
二、保險公司如何參與新型農村醫療制度
第一,“委托管理模式”這種參與模式是當前新型醫療合作制度建設過程中所主要采取的運行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保險公司是作為新農合工作過程中的管理者的角色,保險公司向政府收取一定金額的管理費用,工作過程按照政府確定的方案對農民進行補償服務,在這種工作模式運行下,保險公司不承擔資金的管理和運作風險,有利于保險公司避開新農合近幾年的運行風險。
第二,“風險管理模式”這種運行模式受到相關政策以及發展狀況多個方面的影響,當前發展還未做到普及。在這種管理模式的運行下,是按照政府與保險公司兩者共同商定的方案對參保的農民進行醫療合作的補償工作,保險公司承擔度參保農民的醫療費用的補償,在這種制度下可以充分發揮保險公司的作用,但是其自身也承擔著較大的風險。
第三,“分享共擔模式”顧名思義這是一種有政府與保險公司共同承擔新農合辦理過程中的風險模式,是政府與保險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承擔自資金的盈虧。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有助于提高保險公司的工作效率,充分調動政府與保險公司的工作積極性。
三、當下保險公司參與新型農村醫療合作所存在的問題
(一)參與群體較少
新農合建設過程中缺少積極主體的參與。縱觀農村發展的現狀,很多農村出現了“空村”的情況,青年人選擇外出打工,大量農村主力的流出,很少在家的農民,在生病時大多在外地城市看病治療,在這種情況下辦理當地的新農保保險,缺少了一定的吸引力。其次,新農保更針對的是大病統籌的制度,小病治療花費資金在達不到報銷數目的情況下,是不會報銷費用的,所以針對這種情況,當農民不常生病時覺得交給新醫保的錢就是一種浪費,因而農民缺乏參加新醫保的積極性。
(二)政府政策尚未完善
在保險公司參與農村新型醫療合作的大背景下,政府實現了其職能的轉變,政府從建設者轉變成為監督者引導者,但是當前政府針對保險公司參與新農合制度建設,缺少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支持,也未對保險公司參與農村新型醫療合作的工作做出指導性的建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保險公司更加積極主動地研究參加新農合工作建設的熱情。
四、針對保險公司參與農村新型醫療合作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完善政府的工作職能
首先要完善政府的基本政策扶持,提供保險公司參與新農合制度建設的基礎保障,并做好相關工作的規劃,遵循深實事求是原則,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出扶持調整工作方案,考慮統籌兼顧,工作的科學性等。
(二)保險公司自身能力的提高
首先保險公司要加強對新農合工作站點的工作人員相關專業素質的培養,提高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3]。還要通過當前深入農村工作后的經驗進行總結,針對目前農村發展狀況做出分析,考慮不同地區的區域發展差異,在與當地醫療機構加強溝通合作的基礎之上,最大程度的提高對參保農民的制度保障,減少醫療衛生資源的浪費,努力不斷增加農民幸福指數。發揮保險公司職能。
總結:新時期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完善,保險公司在自主自愿的原則之上,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參與其中,政府發乎監督者引導者的角色,加強對新農合制度工作的監督,各方協調共同致力于農村醫療保障工作的開展,共同為2020年小康社會的基本實現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保險業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設對策研究.趙麗婭.河北大學2007-12-01碩士.
[2]商業健康險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業務的比較與銜接問題研究.王國濤.山東農業大學,2010-12-11碩士.
[3]商業保險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探討.榮幸,郭丁銘.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0-08-15期刊.
作者簡介:陳軍雯(1997-),女,漢族,江蘇啟東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新型農村醫療合作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