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娟
(1.西安石油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5;2.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5)
項目管理工作自上世紀90年代起發展至今,在各行各業被得到廣泛的應用,使得許多行業工作在限定的時間及資源條件下,項目完成的更加優良。項目管理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風險管理,為項目管理運行過程的重要保障,有力的促進項目的平穩運。風險管理主要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對策和風險承擔四個方面[1]。風險識別則是利用搜集到的信息、資料結合自身特點,來辨識項目運行過程中的各類風險,并進行歸類。風險評估是定性或定量的對識
別出的風險進行評估,劃分風險等級,為風險決策提供可行性分析。風險對策則是根據不同的風險及不同的風險等級,提出相應的預備對策,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2]。風險承擔則是當風險發生后,需要積極采取的措施來降低風險帶來的影響,最大限度的彌補風險發生后帶來的損害。風險管理分析已成為各行業項目實施的最大助力,也成為了當今不可或缺的項目工作組成部分。
電力工業為國民經濟支柱行業,是服務社會大眾、保障其他行
業正常運行、支持社會公眾事業的基礎。電力工業穩健并超前發展,才能不斷的滿足各行各業發展的需求,否則其他行業的發展將受到嚴重的制約[3]。而電力行業的發展具有項目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含量高、協調單位多、建設環境復雜、施工周期較長、作業安全要求高等特點,這些特點勢必造成了電力項目的發展難度較大,產生的風險種類、風險程度更多更大[4]。一旦項目運行某個環節出現問題,直接影響項目的運行,造成額外的經濟投入。在“十三五”期間,對于變電站的建設和投資進一步加大,因此,對變電站項目建設過程的風險管理分析,對保障項目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5]。以某變電站項目風險管理為例,探討風險管理方面相關的問題,以期待為項目的良好運行提供借鑒。
一般包括四個過程,項目論證、施工準備、項目施工和項目驗收。
項目論證過程設計的內容較多,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需要詳細的進行分析,避免投資過早而產生投產風險。需要探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當地電力供需的矛盾以及未來經濟發展預期需求滿足程
度的預測;二是論證擬建設電網為現行電網系統的支持作用及意義;三是預測擬建電網項目電力負載,論證建設必要性和可行性;四是選址是否合適及建設方案的可行性;五是對新建項目電網接線及規模分析;六是投資預算及效益經濟性評價。
項目的施工準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變電站建設地選址及設計;二是總體項目施工圖設計;三是項目過程所需施工隊伍、施工設備及材料的招標、訂購;四是項目申報及資金獲批。
施工階段包括對施工隊伍的管理、工程質量的驗收、地方關系的協調等。
項目驗收則對已完成的變電站建設項目進行試運行,確保建設質量的良好,歸檔整理相關資料,并對建設過程各階段工作進行總結分析。
結合變電站項目建設過程暴露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項目投資與實際實施過程的投資控制;二是項目進度是否符合預期;三是項目風險管理經驗不足;四是建設過程各項制度不完善;五是未形成針對性的風險管理體系。
經過總結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為:管理體制方面缺陷,無法實現市場化競爭及全過程的公開透明;管理水平不足以滿足日益提高的項目難度要求;技術匹配性達不到超前的要求;項目實施方與地方關系不協調,導致產生工程施工難度加大,投資增加。
變電站建設過程可能存在的風險來源于立項自身的風險、技術可行性風險、管理風險、人員風險、社會環境風險和不可抗拒的自然風險。對風險的歸納分析需要注意:風險的確定的客觀性,風險識別需要保證及客觀存在的要求,避免人為隨意的設定,否則將降低了風險判定的合理性;風險確定的廣泛性,需要全方位、全面的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避免遺漏,在分析過程不能僅限于以往的方案,要對不斷施工過程及項目運行過程各階段可能新增的風險進行詳細的梳理;需要對同類型的風險進行歸類合并,避免對同一風險進行重復處理,使得掩蓋了未知的風險。
風險程度不僅指的是風險發生的概率,還指的風險發生后產生的影響值,因此在分析各風險程度時,需要綜合考慮,利用權重系數來進行評估。例如將風險可能發生的概率X分為:發生概率極低(0~0.2)、發生概率較低(0.2~0.4)、發生概率較低(0.4~0.6)、有可能發生(0.6~0.8)、很有可能發生(0.8~1)。同樣對風險發生后產生的影響程度Y分為:影響程度極低(0~0.2)、影響程
度較低(0.2~0.4)、影響程度低(0.4~0.6)、影響程度較高(0.6~0.8)、影響程度極高(0.8~1)。因此,風險程度可為 Z,通過 Z的相關系數評價,對風險進行有效的評估(式1)。

風險管理作為一門近年來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管理工作,對各類項目的運行和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受到了較大的重視。結合電力工業中變電站擴建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了識別和探討,建議采用風險程度權重系數分析方法,對可能產生的風險程度進行評估,評估的結果將對風險應對措施提供更為科學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