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徐元芳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貧困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016年以來,國家衛健委(原國家衛計委)與貴州省政府共同實施了醫療衛生援黔幫扶計劃,通過“援黔醫療衛生對口幫扶”“醫療衛生援黔專家團”“黔醫人才計劃”等方式,大力提升貴州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推動全民健康,打造健康貴州,實現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強、質量不高,小病也到大醫院看,導致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針對這一問題,2016年12月12日,原國家衛計委、貴州省政府共同舉辦了“援黔醫療衛生對口幫扶”全覆蓋啟動大會。
會上,東部六省七市有關醫院分別與全省37家貧困縣醫院和8家市(州)醫院,東部七市疾控中心、中心血站、急救中心與全省有關市州醫療衛生機構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加上浙江省第三輪對口幫扶29家貧困縣縣醫院,軍隊醫院對口幫扶10個貧困縣縣醫院,貴州與省外高水平醫療衛生機構簽署的幫扶協議達到110個,實現國內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貴州66個貧困縣縣醫院全覆蓋,國內高水平急救中心對口幫扶全省市州級急救中心全覆蓋,國家遠程醫療幫扶貴州全覆蓋。
在支援單位的幫扶下,貴州66個貧困縣縣醫院建成重癥醫學科66個、急診急救科66個;88個縣縣醫院新建重點學科493個,全省縣級醫院中有30%能夠達到國家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基本標準。
同時,針對中醫藥服務體系和能力較薄弱的問題,積極協調上海、江蘇、浙江、遼寧、廣東、福建、山東7省(市)的64家三甲中醫院,結對幫扶貴州省、市、縣64家中醫院,實現中醫院幫扶全覆蓋。
為全面提升貴州醫療衛生技術水平,推動全省醫療衛生事業實現新跨越,2016年,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為團長的“醫療衛生援黔專家團”成立。
這只由44名院士,764名專家組成的“醫療衛生援黔專家團”通過與受援醫療機構“一對一”結對,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到對口受援醫療機構開展診療活動、建立工作站(工作室)、舉辦醫學講座等方式,全面提升受援醫療機構醫療衛生技術水平。
目前,援黔院士專家已實現對貴州省級醫院、市級綜合醫院幫扶的全覆蓋,與11家縣級醫院建立了幫扶關系,并逐步向全省其他縣級醫院輻射;指導受援醫療機構在神經外科、感染科、內分泌代謝科、神經內科、重癥醫學科等14個學科領域開展多中心臨床科研;37名院士在全省建立了40個院士工作站(工作室)。
此外,援黔院士專家還為受援醫療機構培養博士、碩士、骨干醫生530人,指導受援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科研46項、診療工作7988人(次)、手術1542臺(次)、學術交流333次、推廣新技術項目數55項、培訓衛生技術人員28208人(次)。
為補齊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缺乏短板,原國家衛計委和貴州省政府決定實施“黔醫人才計劃”,2016年至2018年從全省三級醫院中遴選醫學重點學科和醫院管理優秀人才赴國家衛健委委屬委管醫院和國內其他知名醫療機構,以集中培訓、跟班培訓和掛職培訓等方式,培養一批優秀醫學重點學科人才和醫院管理骨干人才。
第一期70名參訓學員已學成歸來,培訓期間,全體學員共完成門診78674人(次),參與手術9816臺,觀摩手術14244臺,管床6127人(次),參與查房9326次,進行疑難病例討論2409次,掌握新技術273項,撰寫論文108篇(已發表34篇)。其中,2名培訓學員獲得2017年貴州省衛生計生委科研立項,66名學員被評為“優秀學員”,比例達94%。目前,第二期100名學員已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完成集中培訓,分別進入17家醫院培訓學習并完成第一階段學習任務。
不僅如此,貴州還以“黔醫人才計劃”為平臺,搭建了與首都醫院交流合作的橋梁。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友誼醫院、阜外醫院等多家培訓醫院與我省醫療機構達成新的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