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勉縣積極開展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活動,引導其履行社會責任,鼓勵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以捐資捐物、項目支持、就業、醫療等多種方式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為全縣脫貧攻堅大熔爐添柴加火。
產業當先,共謀利益同發展。充分發揮非公企業黨組織在技術、人才、信息、資金、信息等方面的優勢,鼓勵非公企業將自身發展與貧困戶利益進行捆綁,帶動貧困戶產業發展。陜西森盛菌業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充分發揮陜南食用菌種植優勢,深入張家河鎮、漆樹壩鎮、長溝河鎮等山區鎮村,幫助貧困戶發展食用菌生產,為貧困戶和殘疾人無償提供價值4.1萬元的菌種,幫助3200多名群眾實現增收,其中貧困戶1000余名。
智志雙扶,激發活力促增收。以“企業+農戶”“企業黨支部+村黨支部”等模式,發揮黨組織作用,在非公企業和貧困戶之間搭建就業務工、技能培訓平臺,帶動貧困戶勞動脫貧。陜西天元糧農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教授到村開展技術講座,先后舉辦5期培訓530人次,支部帶領黨員和技術骨干深入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200余人次,同時積極吸納8名貧困戶勞動力到廠務工,通過技能培訓和吸納務工造血式扶貧,實現非公黨建“開花”、脫貧攻堅“結果”。
健康惠民,真情服務暖民心。以民辦醫院、公益協會等社會組織為依托,通過與鄉鎮衛生院簽訂雙向醫療服務協議,對困難群眾實施健康體檢、大病救助、分類救治等服務。勉縣協和醫院黨支部先后帶領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專家和專業診療設備,深入到新鋪鎮、武侯鎮、茶店鎮、阜川鎮、元墩鎮等鎮40多個村,開展普查和義診7000余人次,為貧困戶免費送藥2萬余元。
目前,該縣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共包扶貧困村98個,通過產業扶持、吸納就業、健康義診、捐資助學、入股分紅等幫扶方式,捐資捐物逾90萬元,包銷農產品490余萬元,對貧困戶開展技術培訓5676人次,為2200余戶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