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普法未了情,關愛明天責任重。祖國之強少年強,中華后輩滿園紅。
——司兆俊
司兆俊,這位山東省禹城市公安局的老公安、老黨員,早年從軍,20世紀80年代轉(zhuǎn)業(yè)到公安部門一直從事法律宣傳工作,2003年離崗后繼續(xù)走在義務普法路上。退休以來,他編寫、打印了10余萬字的法治演講教材;進工廠、下農(nóng)村、到學校、入社區(qū),義務為中小學生和青年職工作普法教育報告260余場次,累計受眾超萬人次,獲得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優(yōu)秀輔導員榮譽稱號。
老司常說:“講課是授人以法,來不得半點馬虎,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他每年都自費訂閱數(shù)份法治方面的報刊,隨時購買適用的法律書籍,幾乎每天都要讀書看報,并邊學邊作筆記。每當有新的法律公布,他都要先學一步、學好一點。多年下來,他整理了大量的法律條文,收集了大量的案例,關于這方面的筆記已記了厚厚的幾十本。盡管對常用法律條文比較熟悉,但他每次備課都要結(jié)合課題內(nèi)容,重溫有關法律條文,把法條拿準、吃透,同時將搜集到的案例選擇有說服力、感染力的編成法治故事,充實到講稿中。雖然年紀大了,記憶力差了,由于他不斷給自己“充電”,解讀的法律既深刻又生動,總能做到與時俱進,所到之處常常座無虛席,贏得陣陣掌聲。有時課講完了,聽課的學生還意猶未盡,在下面喊“司老師,再來一段!”于是,他振作精神,再來一段補充講解?!八麄儼盐业闹v課當成聽書了!”每當此時,他心里充滿了成就感。
老司曾在18天的時間里,作了22場法治宣傳報告。有一次,他接到一個鄉(xiāng)鎮(zhèn)中學作法治報告的任務。當時,他口腔有3處潰瘍,吃飯都挺困難,仍欣然前往,吃上止痛片,忍痛講了90分鐘的課。下課了,他的后背已經(jīng)被汗濡濕了。無論到學校、企業(yè)還是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搞宣講,他從不要講課費,不收禮品,而且每次都是自駕車前往。十多年來,他拒收講課費3萬多元,自搭油費、資料費、打印費近萬元,還拿出數(shù)千元退休金購買學習用品送給孩子們。對那些需要幫教的青少年,在講法的基礎上,老司還個別做工作,結(jié)對幫扶。老司曾與一名因打架斗毆、迷戀網(wǎng)絡而被父母稱為“不可救藥”的高中生結(jié)對幫教。他以誠心換真心,兩人成了“忘年交”。這名高中生在他的幫教下考上了大學,接到錄取通知書后,給“司叔叔”發(fā)來短信以詩感恩:“愚侄圓了大學夢,感恩司叔送忠言;懺悔當年走錯路,躍馬揚鞭永向前?!毕襁@樣被他從違法犯罪邊緣拉回來的青少年,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