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的40年,是本鋼集團巨變的40年,也是再鑄輝煌的40年。肩負著“鋼鐵強國”的使命和責任,本鋼集團在改革開放中錘煉自我、奮斗拼搏,也在改革開放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40年來,本鋼集團發展成為遼寧省第一大國有企業,成為中國鋼鐵行業第一梯隊的重要“鋼鐵力量”。本鋼集團用40年的改革實踐和發展成就,向世人展示了一個擁有百年歷史國有企業的滄桑巨變。
“本鋼的歷史,濃縮了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史。”1905年官商合辦的本溪煤鐵公司,引進了我國近代最早的豎型高爐等冶煉裝備,本鋼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鋼鐵工業搖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在日本人放言只能種高粱的廢墟上,本鋼人以“為工業中國而奮斗”的英雄氣概,重建起了一個本鋼,成為我國最早恢復生產的大型鋼鐵企業,并迅速發展成為享譽中外的“人參鐵”故鄉。本鋼肩負起為年輕的共和國大廈鍛造鐵骨鋼架的重任,為國產的第一艘萬噸巨輪、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枚火箭提供優質“人參鐵”和特鋼產品,被譽為“共和國功勛企業”。本鋼也曾經歷了“大躍進”“大煉鋼鐵”“三年自然災害”和“十年動亂”的艱難歷程,是改革開放讓本鋼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人均鋼鐵占有量只有24公斤,落后于世界鋼鐵工業二三十年。改革開放初期,本鋼由于在特定歷史環境下的設計、制造、裝備水平不夠,工藝流程本身存在缺陷,加上技術力量薄弱,鋼產量10年間沒有超過百萬噸,那時生產200萬噸普鋼都是本鋼人的“夢想”和奢望。1979年建成的“國產獨生子”1700熱連軋機,軋出的板材薄厚不均,寬窄不等。工人們常常是白天調試,夜間軋制。時間久了,工人把熱連軋叫作“夜連軋”。為了實現鋼鐵強國夢,本鋼開始了一次次大規模技術改造升級。從“八五”開始,本鋼敞開了大門,引進了先進的酸洗冷軋聯合機組,生產出冷軋板、熱鍍鋅板,敲開了家電、汽車、石化等高檔鋼板的市場大門,本鋼憑借著“人參鐵”的優勢,開始了向“人參鋼”“人參材”的延伸。
改革開放40年間,本鋼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工藝裝備,國內先進、世界一流。世界超寬幅2300熱連軋機、東北最大環保高爐等世界一流技術裝備,先后落戶本鋼;工藝先進的大容積高爐群、大噸位轉爐群,規格齊全的熱軋生產線、冷軋生產線,組成了本鋼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化生產大鏈條;本鋼也成為目前國內僅有的極少數能提供最寬幅、最高強度汽車用冷軋板和最高強度汽車用熱鍍鋅板的鋼鐵企業。
自主創新,躋身世界鋼鐵技術前列。已擁有了大高爐冶煉、潔凈鋼生產以及高級別管線鋼、汽車板一貫制等多項核心技術。2017年,全球最高等級強度2000兆帕超高強韌性熱沖壓成型鋼,在本鋼成功實現了全球范圍內首次批量化工業生產及應用。本鋼自主研發的系列車輪用熱連軋鋼板和鋼帶成為冶金行業實物質量標桿,問鼎冶金行業特優質量獎。目前本鋼已形成60多個品種、7500多個規格的產品系列,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含量產品比例達到85%以上,多次榮獲國家科技成果進步獎。
走向世界,產品占領國際市場。產品通過了通用、豐田等國際知名企業全球認證和中石油、中石化行業認證,以及英國、美國、挪威等九國船級社認證。建立起遍布全球的銷售網絡,本鋼產品已遠銷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出口連續多年領跑全國鋼企。尤其是近兩年來,本鋼高等級汽車用鋼成功為德國大眾、寶馬,法國雷諾、標致等高端汽車廠家供貨,高級別管線鋼中標國內外重點石油管線工程;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本鋼集團產品不斷銷往“一帶一路”沿線30多個國家。
40年來,本鋼迎難而上、矢志奮進。從體制改革、“三年脫困”“破三鐵”,到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再到“本鋼板材”股票上市、完善董事會建設、“兩鋼合并重組”……一系列理順體制、完善機制、調整布局等改革措施的落地,促使本鋼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攻方向,推動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方向發展。本鋼始終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向改革要效益。強創新,抓住一個關鍵點,以技術創新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向研發要生產力,向創新要競爭力。促升級,以創新促進企業結構優化,本鋼集團按下綠色發展“快進鍵”,利用3年時間,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新材料研發、綠色和智能制造技術升級改造。抓改革,以問題倒逼改革,以改革激發創新,以創新促進發展,全方位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和運行質量。給支撐,以人才強企戰略為支點,強化人才培養,全方位、多渠道,高薪招才、廣招賢才,匯聚人才力量,支撐企業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40年,本鋼的發展與變革,都離不開時代大背景。從改革初期的放權讓利,搞活國有企業,到搞好國有企業,到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再到現在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本鋼走過的歷程,也是國企改革的一個縮影。
改革開放40年,本鋼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第一,國有企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切實把發揮企業黨組織核心作用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有機結合起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以黨建統領推動企業全面發展。第二,要堅持改革創新。調整結構、優化布局,以科技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企業發展質量效益;以機制創新激發企業活力,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第三,要堅持全方位開放合作。積極響應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立足中國市場,放眼國際市場,以“世界的眼光”,布子全球,融入全球產業鏈,實施全球化經營。本鋼將繼續加大“走出去”步伐,繼續深耕細作,加快海外布局,加大產品出口的力度,讓本鋼的優質產品能到國際市場上贏得競爭優勢。第四,推動國企做強做優做大。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以深化國企改革和技術創新為主線,更加注重與市場接軌、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技術升級,推動鋼鐵主業在不新增鋼鐵產能的前提下通過提質提效、產品升級、深加工服務、綠色智造、保持自有礦比較優勢,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多元產業通過聚焦優勢業務,培育發展新興業務實現做優做強。積極穩妥推進企業改革,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國有資本的優化布局和增值,并惠及全體員工。
百年本鋼,不是一天建成的,百煉成鋼,才有今天的本鋼。把本鋼這個百年企業繼續做強做優做大,我們要一張藍圖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