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書鵬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政德問題,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強調為官從政都需要修心治身,而且要先有修心治身的道德,然后才會有經世治國的政德。這就要求黨員干部讀書立德,自覺做到為政以德、為政以民、為政以廉。
錘煉絕對忠誠之大德?!熬柢|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忠誠是一種品性,一種節操,更是一種信仰。黨員干部能否堅守忠誠,把好“忠誠”之舵,直接關系到黨的事業成敗。要忠于信仰,把堅定信仰作為人生首要課題,模范踐行“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入黨誓言。銘記第一身份,恪守黨性原則,將黨章作為日常規范和行為準則,自覺把守紀律懂規矩作為黨性的重要考驗、忠誠度的重要檢驗,時刻把黨性要求記在心上,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堅決維護”,以如履薄冰的心態在工作生活中慎初慎微,不觸底線、不越紅線,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對國家忠誠、對人民忠誠,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者、追隨者、實踐者、奮斗者。要不斷提升絕對忠誠的純度。當前,改革是每個人都面臨的一場大考,是檢驗黨員干部黨性純度、硬度的“試金石”。黨員干部要堅決服從改革大局,客觀看得失、辯證看進退、平淡看去留。進則躬行宗旨,退則金不失光,無論怎么改、改到誰,都一切以黨的事業為重,正確對待利益調整,雷厲風行履行職責,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做良好政治生態的“護林員”。
修煉擔當為民之公德。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黨員干部是否真正體現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從“秉持科技報國理想”的黃大年,到“甘當樵夫扎根基層”的廖俊波,到“寧可犧牲生命,絕不拖欠使命”的林俊德,再到“苦干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的程開甲……他們的共同特征是:以情懷與擔當,詮釋了信仰的堅定與執著。黨員干部要把公德要求轉化為日常行為自覺和生活習慣,要敢于擔當,做到“夙夜在公、心無旁騖”,關鍵時刻站得出來、頂得上去,成為帶領人民群眾戰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踐行黨的宗旨,履行崗位職責,是黨員干部的基本操守。要把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讓群眾安居樂業,作為履職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勤政務實,堅持真干實干巧干。從來就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一次次對初心的堅守,一次次對困難的無懼,一次次對理想的執著,始終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融入血脈。振興發展不容庸官懶政,要想真正在群眾心目中留下一點“影”、留下一點“聲”,就要精心謀事、潛心干事,努力為人民多作貢獻,而絕不能靠作秀、取寵、討巧,博取廉價掌聲。要做實干的“樵夫”,磨礪擔當的寬肩膀,錘煉成事的真本領,撲下身子抓落實,用實干的腳步叩響初心,用過硬的實績彰顯公德。
涵養廉潔自律之私德。為黨盡忠,為民擔責,修養身心是前提。黨員干部要把“三嚴三實”作為終生追求,作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為官用權的警世箴言、干事創業的行為準則。要匡正家風。家風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基礎,是培育良好品行的源頭。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黨員干部走向違紀違法的一個重要原因。黨員干部必須注重家庭、注重家教,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嚴格教育、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切實以良好的家風帶民風、促政風。要慎重交友。黨員干部結交什么樣的朋友、和誰交朋友,是關乎為誰服務的大事。有的黨員干部犯錯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交友不慎。黨員干部應充分認識到交友之中有政治、交友之中有紀律、交友之中有人格,自覺凈化生活圈、朋友圈,做到擇善而交、擇廉而交、擇賢而交。要情趣健康。興趣愛好人皆有之,但作為黨員干部,正當的興趣也要有度,否則就會沉溺其中、玩物喪志。要堅持慎初慎獨慎微,不以“小節無傷大雅”麻痹自己,不以“小利不足掛齒”安慰自己,守住道德底線、法紀紅線,在追求健康向上的情趣中修身養性、凈化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