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日升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黨支部是黨在基層的神經末梢,如何提升組織力,切實發揮組織黨員、凝聚人才、動員群眾的作用,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
黨支部只有不斷加強政治建設,始終突出政治功能,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提升組織力。要進一步突出黨支部的政治功能建設,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治理中,使黨支部建設與基層治理有機銜接、良性互動,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把黨的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落實到支部,堅持以支部為單位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開展軟弱渙散黨支部整頓,通過自查、督查、巡查等手段,落實檢查、通報、改組等問責方式,確保黨支部嚴格履行政治責任。當前,要把掃黑除惡和加強支部建設結合起來,配合有關部門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堅決鏟除黑惡勢力滋生發展的土壤,堅決遏制非法宗教滲透蔓延。
黨支部是由黨員組成的,提升支部組織力,重點要加強支部帶頭人和黨員隊伍建設。要以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黨支部帶頭人,通過加強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嚴管厚愛等方式,打造過硬班子和隊伍。突出黨支部與黨員聯系最直接、對黨員情況最了解的優勢,發揮好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的職能作用,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通過紅色教育、上黨課等方式,教育引導黨員牢記身份、牢記宗旨、牢記使命。嚴格執行黨員定期匯報思想、交納黨費等日常管理制度,總結推廣黨員評星定級等做法,實施“黨內溫暖工程”,加強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加強黨員隊伍日常管理,探索開展在職黨員、離退休職工黨員、城鎮和農村老黨員、生產工作一線黨員分類管理,穩妥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必須更加注重黨的組織體系建設。要推動黨支部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把黨支部的觸角向各類園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行業協會、小微企業、農民合作社等各領域延伸,并探索建立網上黨支部,著力消除空白點和盲區,確保黨的陣地有形有效全覆蓋。規范工作運行機制,針對行業支部、網絡支部、聯合支部及流動黨員、企業改制分流黨員、拆遷異地安置黨員等新情況新問題,規范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黨支部換屆選舉、黨費收繳、黨支部談心、請示匯報、黨員評議黨支部班子及成員、主題黨日、黨務公開等各項制度。完善管理監督機制,細化黨支部及班子成員職責任務,建立健全黨支部責任清單、問題清單和整改清單,完善支部紀檢委員、“小微權力清單”、年度和任期責任制考核等監督機制,暢通黨員參與支部事務、監督支部工作的渠道,增強支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黨支部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毛細血管”,必須充分履行職能,才能保證黨的執政基礎堅強穩固。要以創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為抓手,健全各領域黨支部和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能作用。推動黨支部建設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互促共進,深入實施強基固本、骨干帶動、人才推進、先鋒示范等工程,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的發展優勢。推動工作創新,依托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和新傳播樣態,發揮黨支部教育管理黨員、服務廣大群眾、傳播創新理論、收集輿情民意等作用,不斷增強黨的活力與黨建效果。
推動黨支部提升組織力,更好地履行職能、發揮作用,必須要有實實在在的保障機制。要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堅持權力下放、資源下沉、重心下移,根據不同領域黨支部實際,建立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穩定的經費保障制度,保證每個黨支部都有基本的運轉經費和服務群眾的專項經費。加強陣地建設,推進支部活動場所全面達標,充分發揮活動場所辦公議事、黨員活動、教育培訓、便民服務等綜合功能。以村、社區黨支部為主體,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依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政府扶持,立足市場導向,制定出臺土地支持、財政扶持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探索適合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業態、新機制,從根本上保證黨支部有錢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