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傳莉
張磊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家人力資源企業的試用員工。第一天上班,剛走進電梯,就看見旁邊一名男子扯著大嗓門給他妻子打電話,聲音越來越高。張磊就想:“這人對他妻子吆三喝四的,真沒素質!”沒想到,這個“沒素質”的人和自己走進了同一家公司,是自己的同事。
經理在進行介紹的時候,張磊才知道“大嗓門”姓李,是部門里最優秀的員工,張磊這批新人就由他帶。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李師傅都是教他一些收集資料、幫忙接咨詢電話、布置會場的事。張磊心里有點不情愿,而且李師傅接電話的聲音很大,對新人說話聲音也很大。張磊認為自己一個“985”的高才生,整天被他吆來喝去,很沒面子。

和張磊同時進來的趙華也一直跟著李師傅學習,張磊對趙華說:“你看看他個大嗓門,天天跟吃了炸藥包似的,成天使喚我們,還學不到實用的東西。”趙華笑笑:“經理這么看重他,肯定有兩把刷子,他就是大嗓門,對誰都這樣,又何必在意呢?”張磊總覺得李師傅大嗓門是針對自己,脾氣不好,他每次對李師傅布置的任務也應付了事。
公司要策劃一個推廣活動,由李師傅負責,他把策劃思路告訴新人們,要求第二天下班前交出方案。張磊對他布置的工作也不上心,只是在策劃思路下簡單寫了一段話。而新來的趙華則詳細設計了方案,不僅包括活動的策劃流程和內容,還列出了一些其他類似推廣活動中的亮點,也寫出了自己在做這個策劃案時的幾點困惑。
針對張磊的策劃方案,李師傅沒有過多點評,反而指出了趙華策劃方案的很多毛病,并提點他怎么改進。張磊對趙華說:“聽著他嘮叨就難受,被訓了一上午,耳朵出繭子了吧?”趙華只是笑笑。
慢慢地,李師傅把越來越多的活交給趙華,他挨的訓也最多。三個月的實習期一過,就進行實習考試。試題都是一些推廣設計、會場的布置等在實習期間遇到過的內容。趙華在實習期間認真學習,為寫策劃案還查詢了很多資料,對會議的流程也熟悉,輕輕松松就通過了考試。張磊因為眼高手低,考試成績不理想。
李師傅是對的,很多基礎性的工作就像是打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以后工作起來才事半功倍。張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應該盲目給師傅貼上“脾氣不好”的標簽。當你認為他脾氣不好時,總覺得他處處都是針對你。后來,張磊才知道,李師傅的妻子患過中耳炎之后,聽力受損。所以,李師傅給她打電話時經常用“吼”的。再加上會場調度等等,有時候沒有話筒,就只能提高嗓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同事們都習以為常,他這才意識到自己錯得有多離譜。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作“標簽效應”:我們很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識經驗,給別人貼上標簽、作出判斷。然而,大多數人都是從自己的偏見出發,選取自己想看的。初入職場,更應該摒棄“標簽效應”,多學多看,這樣才能有效減少偏見,學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