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雅
在先秦時期,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思想啟蒙運動在中原大地上進行。其學派之紛雜,學說之繁多,可謂前所未有。在諸子百家的思想中,或多或少言及鬼神。有學者認為先秦時期的鬼神崇拜是由夏商“重天敬鬼”到西周“敬天保民”,再到春秋“重人輕鬼”的演變。但在這種“輕鬼”的趨勢下,也有不同的聲音存在。
一、鬼神之名不可疑
墨家是諸子百家認可鬼神的典型代表。墨子認為鬼神的威力可令人向善避惡,使人不敢做奸邪之事。在墨子的思想中,“明鬼”是為其核心觀點服務的。墨子一直反對各諸侯間相互征伐的不義戰(zhàn)。那么該如何做到“非攻”呢?這時就需要“明鬼”來警戒世人,以期達到“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效果。所以他說:“今若使天下之人,偕皆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則夫天下豈亂哉!”
名家也承認鬼神的存在。以詭辯聞名的離間白派,其創(chuàng)始人尹文就在著作中寫道:“語曰:‘佞辯可以熒惑鬼神。曰:‘鬼神聰明正直,孰曰熒惑者?曰:‘鬼神誠不受熒惑?!边@一段將鬼神放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可以看出這里的鬼神是正直的,不會受小人蠱惑,代表了超自然的力量。
二、鬼神之事不可為
一片葉子總有兩面。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韓非子說:“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諸侯者危其國?!毙欧盍硪粋€世界就會怠慢人間的法度,如同廣封諸侯就會威脅國家的統(tǒng)治。有趣的是,同樣是從平天下的角度出發(fā)墨子得出“明鬼”的結論,韓非子卻愿意大刀闊斧地把鬼神消滅。見此,不禁讓人贊嘆先秦時百家爭鳴的開放與包容。
與韓非子站在同一陣營的還有李耳。請看《老子》中言:“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痹凇独献印防?,神鬼不僅失去了效力,老子還將鬼神放到了自然中,成為與天、地并列的宇宙的一部分。道家的道,好像莊子的天子劍,萬物都在其統(tǒng)轄之內。這種鬼神的降格,正是“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反映。
另一位不信鬼神的思想家,就是大膽提出“人性本惡”的荀子。他講了個故事,故事說夏首有叫涓蜀梁的人,將自己的影子當作鬼影,最后竟被嚇死了。與同派的孔子相比,荀子對鬼神更果斷:“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惑之間,疑玄之時正之。此人之所以無有而有無之時也。”無疑,荀子的唯物主義觀點,為中國哲學提供了寶貴的思路。他崇尚科學講求實際的精神也值得今人學習。
三、鬼神之說不可論
除了堅定的支持派與反對派,還有些學士對鬼神的態(tài)度模棱兩可,或者干脆存而不論。比如上文提到的孔子。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笨鬃右步o人們留下了“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形象。其實,還有許多學派對鬼神之事語焉不詳。在著書立作中,“鬼神”一詞很多時候變成了模糊的概念。《鬼谷子》中有:“故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贝酥泄砩瘢瑔问亲鳛椤暗闷淝椤钡男揎?,是行文中為了增強表達效果而增添的詞語。
四、以古論今說鬼神
首先,鬼神觀是將現(xiàn)實夸大反映而形成的唯心主義的世界。人們將猛獸、風雨等事物與祖先偶像化,具有神學至上,盲目崇拜的特點,這在世界觀上是絕對不可取的。對鬼神之說抱有強烈的迷信態(tài)度,甚至因而去相信邪教邪說,定會無益于個人精神的健康和社會的穩(wěn)定。相信科學,愿意用實踐來解釋未知的事物,是現(xiàn)代中國應當提倡的素質。當然,鬼神觀也并非毫無裨益。傳統(tǒng)的鬼神觀與當?shù)厝宋?、祭祀、宗教結合起來,最終形成了中國獨有的鬼神文化。這種鬼神文化勸人向善,在一定程度上給人以心靈上的慰藉?!叭酥罏楣怼钡睦砟罡菍⒓易迮c自然聯(lián)系起來,推動了“安土重遷”的農(nóng)耕文化的形成。歷史上,更是涌現(xiàn)了無數(shù)以鬼怪為題材的小說,如《封神演義》《聊齋志異》等,為中國文學史留下了光怪陸離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