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響應 一窗搞定 一網通辦
繼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和江蘇的“不見面審批”后,上海“一網通辦”成為“放管服”改革的又一個標志性品牌,并大有后來居上之勢。3月23日召開的上海市委常委會提出,上海將加快智慧政府建設,全力打響“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品牌,推動上海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指出,要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優勢,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間、減少審批事項,努力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上海市已經構建了一網(政務外網)、一云(電子政務云)、一窗(網上政務大廳)的服務體系。其中,網上政務大廳作為上海市網上政務服務“單一窗口”,在市級層面已實現約100個審批事項“全程網上辦理”。
圍繞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上海將對線上線下的政務服務進行流程再造、數據共享、業務協同,做到全市網上政務服務統一入口和出口,線下便民服務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就近辦理,減環節、減證明、減辦事時間、減跑動次數,從“群眾跑腿”轉向“數據跑路”。通過加快建設整體協同、高效運行、精準服務、科學管理的智慧政府,讓各項管理更智能、各類服務更便利。同時,高起點組建上海大數據中心,作為智慧政府建設的基礎。大數據中心將在有關部門指導下,承擔政務、行業、社會等各方數據的匯聚融合,推進數據資源歸集、治理、共享、開放、應用、安全。
上海市市長應勇表示,上海已初步形成了“全網通辦、全市通辦、全域共享”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格局。今年,將加快建成上海政務“一網通辦”的總門戶,對社會市場主體和市民的服務事項,力爭做到一網受理、只跑一次、一次辦成,逐步實現協同服務、一網通辦、全市通辦。
▲ 近日,福州出臺“馬上就辦、真抓實干”若干規定,從“落實決策部署、密切聯系群眾、提升工作效能”三個方面,將“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具體化、制度化。
▲2月5日,《天津市進城落戶農民住房保障試點方案》正式印發,按照“先試點、后推開”的原則,實施進城落戶農民申請住房保障工作。
▲ 2月13日,江西召開屆省委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完善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的實施意見》等文件。
▲ 天津日前出臺《關于落實營造企業家創業發展良好環境規定的工作方案》,在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依法保護企業家自主經營權等八個方面提出14條具體舉措。
桐廬:一站式、跑長制!
從商事登記“準入準營”同步,到標準地+承諾制改革,桐廬一直是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排頭兵。2月2日,浙江省首個投資項目 “一站式”服務中心在桐廬掛牌成立。
投資項目“一站式”服務中心在“多窗合一”基礎上,按照人員固定、集中派駐、關系不變、委托到位、中心統籌的原則,秉持外部流程內部化、內部績效外部化的改革總體思路,融入平等視角、信任管理等理念,進一步破解了企業投資審批難,實現企業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在“一站式”服務中心,桐廬縣發改局等16個部門已簽署審批事項委托書。中心工作人員與16個部門派駐的監督專員集體會商達成共識后按統一審批辦理的流程進行處理。另外,圍繞“最多跑一次”改革,桐廬縣還提出“一窗一次,最多三天”的目標要求。
桐廬還首創跑長制——設A、B崗、由兩位縣委常委任“1號跑長”。2017年7月28日,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出臺《關于推進和保障桐廬縣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決定》,首次對一個縣的具體工作進行立法,這在浙江還是一個創新。
上海瞄準全球人才建高峰
繼2016年9月出臺人才“30條”后,3月26日,上海再推人才重磅新政——《上海加快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聚焦13個重點領域,集聚高峰人才。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強調,抓人才是上海構筑戰略優勢、打造戰略品牌、實現戰略目標的第一選擇和最優路徑。要實施人才高峰工程,進行大刀闊斧的人才政策改革,形成對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應”,打造“人才夢之隊”。
根據方案,上海將建立國際通行的遴選機制,堅持引進和培養并舉、增量和存量并重,突出市場作用、同行評價,構建用人主體發現、國際同行認可、大數據測評的高峰人才遴選機制。在工作機制方面,實施高峰人才全權負責制。賦予高峰人才用人權、用財權、用物權、技術路線決定權和內部機構設置權。同時,在考核方面實行外部中長期考核機制;在財務方面實行綜合預算管理,并授予高峰人才學術出國自主權,還將建立行政助理制度;在社會保障方面,從建立住房支持、實施落戶綠色通道、優先申辦中國國籍和外國人在華永久居留、完善養老醫療保險待遇、健全交通出行保障機制、保障配偶子女相關待遇等7方面提供系統保障,解除高峰人才及其團隊的后顧之憂。
另悉,《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3月22日正式發布 ,提出建立優秀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加大對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等7類高精尖人才的引進力度。
▲今年,甘肅省將在全省推廣餐廚廢棄物處理的“蘭州模式”,建設覆蓋全省統一的“地溝油”資源化綜合利用體系,以徹底杜絕“地溝油”可能回流餐桌,污染環境。
▲近日,《江蘇省關于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三文件正式印發,主要圍繞建立政務領域失信記錄和實施失信懲戒,將危害群眾利益、損害市場公平交易等政務失信行為作為治理重點,推進全省信用體系建設。
▲近日,山西省出臺《關于省屬企業優秀年輕領導人員培養選拔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在省屬企業實施優秀年輕領導人員培養選拔工程。
▲近年來,浙江省金華市總工會通過“你出場地,我出設施”共建共享的建設模式,延長工會服務手臂。目前,金華市總工會已直接投入390萬元,建設了20個區域性職工活動中心,覆蓋企業超萬家。
山東全面發力“新六產”
山東在全國較早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試點工作,并于2016年出臺文件,圍繞推動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實現“三鏈重構”,加快發展“新六產”(即一產的一份收入,經過二產加工增值為兩份收入、再通過三產的營銷服務形成三倍收益,綜合起來是六份收入,產生乘數效益)。近日,山東再次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農業“新六產”的意見》,提出通過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四種業態”推進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到2020年全省建設農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示范縣50個,培育示范主體600家的目標。
在打造終端型業態方面,山東將立足農產品的開發生產與加工增值,構建從田頭到餐桌、從初級產品到終端消費無縫對接的產業體系。在打造體驗型業態方面,將促進農業生產與休閑觀光、節慶采摘等深度融合,構建集生產生活生態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產業體系。在打造循環型業態方面,將立足農業廢棄物和加工副產物的資源化利用,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循環農業。在打造智慧型業態方面,將發展智慧農業、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對農業生產、加工、營銷全過程進行智能化控制。同時,在塑造農業“新六產”新型業態、做優農業“新六產”發展載體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