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將建160家創業就業孵化基地
河北省日前下發《創業就業孵化基地培育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全省深入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工作,促進全方位、集成化、網絡化創業服務平臺建設。今年全省將建160家統一規范的創業就業孵化基地。其中,設區市本級建設30家,縣(市)建設130家。孵化基地以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等創業孵化服務為主營業務。孵化基地建筑面積不少于1500平方米,孵化場所利用率不低于75%。基地將提供政策咨詢、項目推介、市場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創業就業孵化基地培育活動分制定方案、啟動實施、組織建設、評審獎補、總結評估5個階段開展。
打造“永不撤退”的扶貧工作隊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日前在全市扶貧攻堅2018“春季行動”座談會上提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要切實統籌好“群眾家業”與“集體產業”發展。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就是生命。要把扶貧和扶志、扶智、扶技等結合起來,打造“永不撤退”的工作隊,走好“造血式”“開發式”扶貧的路子,激發貧困群眾破繭成蝶的內生動力。
福建率先出臺工業數字經濟創新政策
1月25日,福建省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加快全省工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意見》,到2020年,全省工業數字經濟產業規模持續壯大,電子信息產業實現規模超過1.2萬億元,年均增長12%。《意見》明確提出夯實工業數字經濟產業基礎、加快工業企業數字化升級步伐、打造數據驅動的工業新生態、優化工業數字經濟發展環境4項重點任務,以及17條措施,如做強做優電子信息制造業、推動企業生產數字化轉型、構建數據驅動能力等。
浙江城市經濟的“兩大重構”
3月2日,浙江省政府咨詢委閻逸在《浙江日報》撰文認為,信息時代,城市經濟結構正從“傳統制造為主”向“服務經濟引領”轉變;浙江“縣域經濟為主體”的小布局逐步被以中心城市為極核、大中小城市協同共榮的“都市經濟主導”大格局所替代。
福建七條措施推進數字農業發展
福建省日前下發《關于加快推進數字農業發展七條措施的通知》,包括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拓展農產品網絡營銷新模式、加強農業信息化服務管理能力建設、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鼓勵支持農業信息化技術創新等。
西安市牽手“豬八戒”
3月1日,西安市與重慶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舉行簽約儀式。市委書記王永康提出,希望發揮西安科教人才、文化旅游資源優勢,用好豬八戒網“一個獨角獸、一個大市場、一個人才庫、一個孵化器、一個助推器”大平臺,實現“1+1>2”的發展效應。把西安作為發展新經濟的試驗田,通過雙方共商共建共享,聚眾智匯眾力,打造大西安新經濟增長極。
破立并舉構建高質量發展產業體系
杭州市日前召開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于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的若干意見》。市長徐立毅強調,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堅持“破”“立”并舉,持續推進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著力培育先進制造業發展新優勢,加快構建更加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產業體系。
弘揚焦裕祿精神,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各項工作
2月10日,河南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在蘭考焦裕祿干部學院舉行集體學習活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進行交流研討。省委書記謝伏瞻強調,在擴大“覆蓋面”上做文章,在增強“感染力”上下功夫,進一步增強全省上下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堅定性。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省級領導同志要帶頭轉變作風,樹牢宗旨意識,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各項工作。
中政智庫““五朵云”習近平點題“高質量”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要立足優勢、挖掘潛力、揚長補短,努力改變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的狀況,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形成優勢突出、結構合理、創新驅動、區域協調、城鄉一體的發展新格局。
◆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發展現代裝備制造業,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軍民融合產業,補足基礎設施欠賬,發揮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用,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生產力空間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的路子,形成有競爭力的增長極。
——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2018年3月5日)
四川黨員干部任職期間不公開出版著作
四川省日前出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實施細則》,明確黨員干部嚴格文稿發表,任職期間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含攝影、書畫作品),不舉辦個人作品展覽,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原則上也不為出版物作序。
深圳單個團隊項目最高資助1億元
日前,深圳市正式啟動了新一輪面向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的攬才計劃。最新版的深圳市孔雀團隊資助申請指南顯示,單個團隊項目資助金額可達1000萬元至1億元,平均資助強度2000萬元左右。其中,海外青年團隊最高資助強度2000萬元。對依托單位為企業的團隊,資助金額不高于項目申報預算總額的50%。
寧夏
黨委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負總責
寧夏回族自治區日前出臺生態文
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建立起全新的綠色政績考核坐標系。辦法明確了評價考核對象、考核時間和效力、考核方式。各市黨委、政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主體,對生態文明建設負總責。
從創新入手推進騰籠換鳥
2月3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率十六區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就研究推動疏解非首都功能后的騰籠換鳥工作進行拉練式調研并召開現場推進會。蔡奇強調,要堅持從創新入手推進騰籠換鳥。把騰籠換鳥與“三城一區”建設有機結合,主動承接“三城”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一區”的產業溢出。還要注重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公共服務要優先補充。市屬企業是騰籠換鳥的重要力量,要搭建土地騰退利用平臺,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一致同功 一抓到底 一往無前
2月25日,遼寧省政府召開“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省長唐一軍強調,開展“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是一個“大舉措”,必須提高認識,一致同功。專項行動是一項“硬任務”,必須聚焦重點,一抓到底,重點抓實抓好重大振興舉措、重大功能平臺、重要指標任務、重大改革創新、重點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工程、重大攻堅任務和重點民生工程的8個方面重大專項行動、180項重點任務。專項行動是一件“難事情”,必須勇于擔當,一往無前,要堅持“點對點”,精準聚焦抓落實;堅持“人到人”,壓茬推進抓落實;堅持“實打實”,踏石留印抓落實;堅持“精又精”,講求方法抓落實。
上海一線技能人才月均收入高于社平數2194元
上海市職工技協日前發布的《2017年上海一線技能人才隊伍基本狀況報告》顯示,一線技能人才月平均可支配收入7110元,高于上海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4元。但仍有5%的新晉升的高級技師月平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市民人均收入。2017年獲得市級及以上獎勵的一線技能人才,共創造了3488項技術創新成果,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282億元。
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每靠前一位,獎補資金增加20萬元
天津市日前印發《天津市水環境區域補償辦法》,依據天津市環保局發布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月度評價及排名結果,對各區人民政府實施財政獎補或扣減財力措施。地表水環境質量月排名第7位的區,獎補20萬元,排名每靠前一位,獎補資金增加20萬元;排名第10位的區,扣減當年財力20萬元,排名每靠后一位,多扣減當年財力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