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文 李娟
摘 要:開展專職教師企業實踐活動是實施“以學生為本、以教師為魂,以企業為根” 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理念的根本途徑。本文以實現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和切實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從實踐鍛煉管理模式機制框架、制度建設,效果導向三個方面探索和研究能夠推進職前職后一體化的高職院校專職教師企業實踐鍛煉培訓模式,總結經驗,調整修訂相關標準,逐漸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培訓基地師資實踐鍛煉管理文件”。
關鍵詞:實踐鍛煉;高職教育;“三師型”教師
引言
教師參加企業實踐是推進高職院校“三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根本途徑[1]。那么,如何開展教師企業實踐鍛煉培訓可使項目成果具有針對性、實效性以及可操作性?本文以大慶職業學院專職教師企業實踐鍛煉管理辦法、實施應用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果為依據,對專職教師企業實踐鍛煉實施管理模式進行深刻而有意義的探索與研討。
一、項目培訓基本情況概述
1.項目名稱:第一批培訓基地專職師資實踐鍛煉
2.培訓目標:進一步提升學院專職教師的實踐技能和專業經驗,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出一支具有“三師”素質的培訓教學團隊,充分發揮中國石油重點培訓基地作用,更好地油田企業服務。
3.培訓內容:現場實踐鍛煉
4.培訓對象:學院專職教師
5.培訓地點:油田所屬鉆探集團、采油廠等7家相關單位
二、項目培訓實施模式
1.明確任務
一方面根據參加實踐鍛煉教師的專業特點及培訓課程開發、培訓教學需求,由教師所在系部為每位教師確定了實踐目的、實踐任務、實踐時間及實踐目標,并為每位教師量身制定一份《專職教師企業實踐鍛煉方案》;另一方面通過和相關企業結合、針對具體崗位,由企業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培訓基地專職教師實踐鍛煉計劃》。
2.規范制度
針對本次實踐工作,制定了《專職教師油田企業實踐鍛煉管理辦法》。辦法中主要明確了以下幾個問題[2]:
①成立教師油田企業實踐鍛煉管理領導小組,并下設考核管理辦公室,邀請企業參與計劃制定、計劃執行及考核管理等綜合工作,徹底解決責、權不清等問題;
②區分新、老教師企業實踐鍛煉目的,針對新入職教師主要任務是綜合企業實踐、老教師主要任務是專項企業實踐的特點,分別提出不同的任務要求,保證實踐任務更加具體、更有針對性;
③形成工作量的認定機制及轉化機制,完善激勵政策,把實踐經歷、實踐效果與獎金發放、職稱評定掛鉤,在調動教師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上做了努力。
3.有效組織運行
①做好周匯報。通過QQ群,實行周匯報,及時發現、解決教師在實踐期間出現的問題、掌握教師的工作進度及企業任務執行情況、提示教師各階段的重點工作,根據進度情況組織反思討論、經驗分享,擴大學習效果。
②站(隊)基層評價。教師每在一個基層站(隊)實踐結束后,由站(隊)負責人填寫《教師企業實踐鍛煉考核評價表》,對實踐教師學習態度、任務完成、溝通交流、出勤紀律等方面進行考核評價,便于掌握第一手資料。該評價將作為實踐企業人事部門結果評價的重要依據。
③院系過程抽查:教師所在系(部)建立企業實踐教師個人檔案,對實踐教師實行過程管理。實踐中期實踐教師所屬系部組織中期總結匯報,檢驗實踐鍛煉情況;
4.結果考核
教師企業實踐綜合考核評價由企業和學院共同完成。企業考核評價由實踐企業人事部門給出,占總成績的50%;學院評價由學院相關人員及聘請的2位企業技術專家組成的考核小組考核完成。學院考核部分除了對日志、調研報告等常規資料進行驗收之外,還組織了總結匯報和說課。
三、項目培訓實施的成果與意義
1.成果豐碩,理實緊密結合
參加實踐鍛煉的教師均為各系部教學一線主力教師,是根據專業實踐特點和課改方向,有針對性選擇實踐企業和崗位進行實踐鍛煉。通過驗收情況可以看出,7位教師中有5位教師都成功開發出各自的一門課程,場景逼真,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且更貼近實際生產現場,講起課來更有自信更接地氣。同時實踐教師也充分地了解基層站隊的人員崗位結構、企業文化、管理模式、工作流程、操作規范及工作方法等,收集大量有用素材、提取典型案例、開發培訓課程,力求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為高職專業化教學和后期的操作類員工培訓奠定基礎。
2.推進了“三師”型隊伍建設步伐
教師企業實踐鍛煉是學院三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工作,旨在通過教師的企業實踐工作經歷,一方面快速培養培訓教師,完成培訓項目或培訓課程的開發與教學設計,專業生產實踐及培訓項目課程實踐案例庫積累,滿足培訓需求;另一方面鍛煉培養高職教師的工程師素質,更好地參與完成專業人才培養規格與培訓項目方案設計、課程體系構建和教學環節設計;承擔技術研發與服務項目、承擔真實生產性實訓任務,或承擔技能大賽指導等。
四、項目培訓亟待完善的地方與問題
1.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服務意識
繼續配合教學系部做好教師發展頂層設計,在教師中尤其是非油專業教師中做好宣傳,扭轉部分教師不愿意到油田企業實踐鍛煉、不想改專業的錯誤思想。
2.繼續強調導向作用,增強參與意識
為了進一步調動教師的內在積極性,把壓力正確地傳導下去,變“要我實踐”為“我要實踐”,學院管理層面也在從政策上做了相應的調整。
3. 助力實踐效果提升,事先做好培訓
許多教師希望去企業實踐,也知道實踐非常重要,但對如何實踐、實踐過程中到底要做什么、如何整理有價值的資料、如何選題進行開發等問題都不甚明確。第二期教師實踐之前,事先將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讓每位教師都帶著明確的培訓課題和課程目標到企業中去。
4.繼續完善管理辦法,細化任務分類
學院目前有部分教師來自于企業,原有的管理辦法中,沒有考慮這部分教師的企業實踐鍛煉任務定位,在管理辦法修訂中,將加入對這部分教師的實踐鍛煉要求。
結束語
開展專職教師企業實踐鍛煉培訓,不僅僅是教師在企業學流程、練操作的過程,更多的是通過參加實踐鍛煉,獲得企業現場工作經驗,實現職業素養和崗位能力的對接,高職教學和培訓模塊的對接,專業建設和企業需求的對接[4]。同時要幫助教師,在與工人師傅一起勞動和生活中,找到與人交流切入點、發現員工身上閃光點、了解操作流程關鍵點、學習管理工作著重點、體味企業文化內涵點、尋求課程開發結合點、挖掘校企合作融合點,不斷總結經驗,調整修訂相關標準,本著實現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技能型專門人才這一目標,逐漸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培訓基地師資實踐鍛煉管理文件”。
參考文獻
[1]李悶管,葛莉,宋海寧. “三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探究[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3)
[2]周濟.在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視頻會議上的講話.(2006-11-13).http://edu.cn/news_127/20061114/t20061114_204894.shtml
[3]周麗華.高職院校教師企業實踐鍛煉管理的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5(9):63-66
[4]吳靜.加強高職院校教師赴企業實踐鍛煉工作管理的探討[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3,12(2):44-46
作者簡介
張希文(1985.1-),男,漢族,大慶人,講師,主要從事油水井生產與維護、井下作業、油水井測試等油氣開采方面的研究;李娟(1970.3-),女,漢族,大慶人,副教授,主要從事鉆井施工、油氣儲運等油氣開發的研究。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7年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辦立項課題“三師型”高職教師隊伍建設實踐研究”(GZD1317002),課題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大慶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