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升
(450007 中原工學院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 河南 鄭州)
法律是維護人類社會安全秩序的基本規則,同時也是為人與人之間解決相互之間矛盾和沖突提供依據。法學則是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專門學科,這也意味著法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法律的課程不能只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學習與研討,而是要結合大量的社會實踐來進行檢驗與促進。在所有的部門法中,民法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更為明顯,根據《民法總則》第二條中對民法的定義: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民法被習慣稱為“老百姓身邊的法”,意思是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在或多或少的自覺運用著民法具體精神與規則與他人進行著各式各樣的社會交往。在民法中所稱的“人”除非有特別說明指的是民事主體,包括了自然人、法人與非法人組織,所以說不光是涉及普通老百姓的各種利益,那些各種各樣的公司與社會組織的行為都需要民法來提供保護。所以說民法的知識不光是內容繁多,而且還非常的復雜,純理論教授知識不結合實踐是很難把有關知識學好學精。
大學四年法學本科的專業課程中,有多個課程是由民法內容中分出來的,比如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婚姻法、侵權責任法、繼承法等等;還有一些課程屬于民法中的特別法,比如公司法、票據法、證券法、破產法、海商法等等。作為專業基礎課的民法知識是否牢固將影響著很多法學專業課的學習。作為法科生把民法學好,就必須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各種社會關系進行對比分析來鞏固和拓展專業知識。在多種教學方法中模擬法庭教學則是專業教師經常采用的教授方式。所謂模擬法庭教學就是以模擬人民法院法官開庭審理案件的方式,通過學生全程親身參與,將課堂中所學到的法學專業理論知識、司法文書寫作、司法基本技能等進行真實的演練,以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很好的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變被動枯燥的理教為實踐教學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實務演練中主動自己領悟和鞏固理論知識,增強學生對法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
模擬法庭教學方法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范例式教學法。是一種以實體法專業知識為主以程序法專業知識為輔的教學方法,這種方式主要是鞏固和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對現實生活中各種法律關系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論知識與實踐生活的結合能力。突出的是法學知識的基本性,即基本概念、基本性質與特征、基本制度內容和基本的專業知識點。要達到能夠很好的應用此種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能夠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基礎和素養,對所選案例所涉及的社會生活實際有充分深入的了解,才能夠運用法學專業知識針對社會糾紛進行分析、思考、總結,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完全理解和掌握學習的教學內容。二是沖突式教學法。是一種以程序法專業知識為主以實體法專業為輔的教學方法,這種方式是模擬法庭教學最經常用的方法,重點是完全展現了法庭對案件審理的程序,這也是三大訴訟法教師喜歡選擇的模擬法庭教學方式,突出實戰性與對抗性,能夠很好的展現了法庭訴訟的全過程,讓學生對每一個訴訟環節都能夠親身經歷,很好地體驗了訴訟的精神與本質,對學生訴訟法專業知識的學習、鞏固與拓展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并且通過這種模擬實戰的法庭辯論活動,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很好培養學生的司法基本技能,對邏輯思維縝密性的訓練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為了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各個大學的法學院分別都建設了自己的模擬法庭教室,各門專業的老師結合自己教授的課程或多或少的都利用著模擬法庭教學方法來加強學生的實踐性訓練。雖然用的很多,由于缺乏整體的規劃、模擬法庭利用的隨意性比較大、重程序輕實體、重表演輕實戰等諸多問題的存在,造成這種教學方法最后的教學效果不太理想。本人結合多年的專業教學經驗擬就模擬法庭教學法在民法章程的應用提出進一步完善的一些措施。
民法是實體法,是對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因平等交往發生的各種社會生活關系進行法律調整形成民事法律關系,其核心內容是民事權利與民事義務,其制度內容是通過具有強制性的民事責任制度威懾或促使義務人履行其法定或約定的義務,從而實現民事權利人的權益,以達到維護民事社會生活的秩序與安全。正因為這樣的民法內容屬性,在學習過程中使用重程序輕實體的沖突性教學法顯然是不合適的,不利于民法知識的深入學習,而范例式教學這種以實體法專業知識為主以程序法專業知識為輔的教學方法更適合包括民法在內的實體法的學習與領會,雖然這種方式也不可避免涉及到訴訟程序的內容,但這些訴訟程序的有關知識在模擬法庭教學中處于次要的地位,是為實體法專業知識的學習服務的,是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熟悉和拓展民法的有關內容。由于模擬法庭教學這種方式的內容中不可避免的既有實體法知識的學習還要有程序法知識的學習,在主要幫助學生掌握實體法知識的同時又能兼顧程序法的學習,當然也會使學生的收獲更加豐富。
案例是開展模擬法庭教學的基石,案例選擇的合適與否直接決定著模擬法庭演練是否精彩,決定著學生投入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所以選擇的案例要有較強的針對性、綜合性、爭議性、代表性和新穎性,這要求任課老師在決定模擬法庭教學之前,選擇案例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量:①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是否完備,并且所選案例要緊扣學生所學內容。模擬法庭教學最忌的是學生剛開始學習專業知識或者學習的內容還不夠多,就過早的開始模擬法庭演練,這樣有點象沒有學會走路就開始跑步了,會使學生進行這種學習方法會很吃力根本不能順利汲取有關的知識營養,甚至會挫傷學生以后再開展模擬法庭演練的積極性。②選擇的案例要涉及學生所學內容的多個知識點。這樣可以增加專業知識的難度,才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若案例過于簡單,讓學生很容易比較好的形成解決方案或者模擬法庭中原告被告沒有太大的分歧,會使模擬法庭演練就沒有進行下去的必要,一般的案例教學就可以完成。因為民法專業課的學習中一個學期按排一次即可,最多只能兩次,要安排在課程學習的后半段,這樣在選擇案例時就可以就學生已經學過的內容中進行考慮,知識點選擇的面就會很寬,并且能夠很好地對以前已經學過的多個知識再次鞏固與提煉,讓學生對已經學到的民法專業知識的實用性有更加具體的認識。③在選擇具體個案的時候可以有兩個來源,一是現實中真實的案例,當然是與已經學習過的專業知識能夠充分形成解決方案的。這樣的案例可以是新聞報道出來的熱點案例,也可以是任課老師在兼職執業中經辦的案件或者其他執業人員中找來的典型案件。這種案例完全契合課堂內容的難度很大。另一種情況是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結合學習內容相適合的案件,任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經學到的知識點來編制案例,這種案例雖然缺乏真實性,可優點是更能契合課堂中所講授的專業知識,更適合學生的理解、分析與學習。
模擬法庭教學是一項非常復雜與系統的學習與訓練過程,比一般課堂理論教學的難度要大的多,這就對開展模擬法庭教學的指導教師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僅僅需要有深厚的民法專業造詣,還需要有豐富的法律實踐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在模擬法庭演練全過程給予全面恰當的指導。所以在指導老師方面還應注意幾個方面:①指導老師在模擬法庭整個活動中參與程度的把握。模擬法庭教學與理論教學不同,是學生的自我訓練、自我提高的學習方式,老師應該放手讓學生獨立自主的去學習,教師不需要每個環節都要參與,作為模擬法庭的設計者,老師只需要參與活動的兩頭,即開始案例的選取和最后對整個過程的總結與點評,其它的環節指導老師只需要作為旁觀者放手學生自我盡情的發揮。②作為模擬法庭教學的指導老師均就是雙師型教師,既有教學資格又有律師資格,這樣就能保證在專業理論知識方面和司法實踐方面能夠很好的教導學生,有能力把控制這樣教學方法。③現在有一些法學院對學生教育施行雙導師制,第一位學生既按排有有校內導師還按排有有校外導師。這樣就可以考慮從事法律實務第一線工作的法官、檢察官和律師對學生進行模擬法庭活動進行具體的指導,讓學生對司法實務有更深的體會和感悟。
民事訴訟庭審的參與人主要有法官、原告及代理人、被告及代理人、第三人及代理人、證人、書記員及其他司法輔人員等,而一般法學專業教學班的人數少則二十多人,多則三十多人,一次模擬法庭活動的組織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實際參與到實際庭審過程中,這就需要在按排模擬法庭計劃進行分組時,可以作多方面靈活處理。比如:①訴訟采用普通訴訟程序,組成合議庭法官的人數在實務一般是三人,可以靈活設置為五人或者七人;當然也可以開庭法官是三人,而實際組成合議庭的人員是三人以上的單數。②對開展模擬法庭基礎的案例也可以進行具體情節的調整,增加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也可以調整成多個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共同訴訟,還可以調整為多個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進行應訴。③民事訴訟中訴訟地位重要的角色,法官、原告、被告甚至重要的第三人可以由多個學生組成小組,大家一起來對案件所涉專業知識進行集體討論,群策群力,充分發揮集體優勢;甚至可以對訴訟的策略形成多個預案,這樣的團隊協作能夠很有效的幫助學生們加強對專業知識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理解。

大學四年的法學本科學習完成后,已經畢業的學生往往專業理論知識沒有問題,掌握的比較扎實與全面,但是對于具體案件的分析與解決以用各類訴訟文書的書面卻明顯不夠好,成為其專業能力不均衡的短板。這從往年應屆學生參加司考的成績就可以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模擬法庭教學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還可以是一很好的司法文書訓練的機會。一個完整的訴訟過程需要大量的司法文書來展現,有起訴狀、證據目錄、代理詞、答辯狀、開庭筆錄、合議記錄以及判決書,還可能涉及一些調查申請、保全申請、相關法院的裁定等等。模擬法庭不可能是真實的司法實踐,但是卻要做到盡可能的貼近司法實踐。在模擬法庭教學中,很多學生甚至有的指導老師對司法文書重視程度不夠,認為每一個訴訟環節相應的司法文書只要有就行,具體寫的怎么樣則不太關心。這樣的心態是很難讓模擬法庭的演練做到精彩與逼真,還錯失了有效訓練學生司法文書寫作能力的機會。
模擬法庭演練是模擬法庭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中的一部分,對學生專業應用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的除了模擬法庭的準備和模擬法庭的演練之外,還有一重要內容就是在模擬法庭演練之后學生與指導教師的總結。這個總結是多層次全方位的,不能事后僅僅只有指導老師的總結或點評,重要的是學生們的多方總結。因為模擬法庭教學是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自主訓練,作為親身經歷者,他們的感受是最為真實,所以重點是學生們的自評與總結。可以先由模擬法庭參與的每個角色的自我評價與總結,哪些方面做的不到,哪些方面做的不錯,以后如何改進與發揚,為以后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應用如何規劃。然后是每個重要角色組成的小組進行自我評價和總結,也可以對其他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和總結,最后才是指導教師對模擬法庭演練的每個環節和整體過程進行點評與總結。這樣的多層次性質的總結,可以做到最為全面的教學效果,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也可以達到有效提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