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琳茗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043)
停車線主要用于故障列車臨時停放,以減少故障列車對正常行車的干擾,同時也用于組織線路局部事故時的臨時交路。對于預測有突發客流的車站,或通過列車滿載率高而導致車站乘客難以上車的中間站,停車線應具備單向加車的功能;有條件時可采用一線兩列位的方案[1-4]。
13 號線一期工程線路起于青羊區光華八線七里溝站,止于龍泉驛區成龍大道龍華寺站,線路長度 28.68 km,如圖 1 所示。GB 50157-2013《地鐵設計規范》[5]規定,正線應每隔 5~6 座車站或 8~10 km 設置停車線,因此本線宜設 2 處停車線。綜合考慮工程條件以及停車線設置間距要求,在省博物館站處和凈居寺站附近設置停車線[6]。
省博物館站位于本線中心城區的中部,且處于本線客流高斷面區間內,宜采用具備雙向收發車功能的停車線方案。青華路至省博物館區間工程條件較好,推薦采用一線兩列位停車線,如圖 2 所示。
由于凈居寺站工程實施條件較差,因此對該處停車線方案進行重點分析比選。

圖1 13 號線一期工程配線示意圖(單位:m)

圖2 青華路站配線方案示意圖
由圖 3 可知,本線預測客流主要流向具有向心性,但隨著成都總規的變化以及“東進”戰略的推進,城市進一步東拓,客流極有可能發生客流主流向向南的變化,變為出城為主的客流方向。為應對客流變化的風險,凈居寺站處停車線宜具備雙向收發車功能。因此從行車功能、實施難度、工程投資等角度,對望江路站雙停車線、一線兩列位停車線,三官堂站單停車線和凈居寺站雙停車線方案進行綜合比選。
1.1.1 線路方案
將停車線設置在望江路站,由于望江路站距離新南門站約 900 m,因此本站具備設置雙停車線或一線兩列位停車線的條件。
如采用雙停車線方案,由于新南門站為地下 4 層站,受制于線路縱坡,望江路站需設置為 3 層站。
如采用一線兩列位停車線方案,望江路站需與新南門站同樣設為地下 4 層車站。
1.1.2 車站方案
(1)雙停車線方案(圖4)。望江路站位于致民東路與九眼橋交叉口以西約300 m 處,車站東西向布置在致民東路上、安順廊橋對側。致民東路道路紅線寬 20 m,周邊建筑物分布緊湊、密集。
本方案為地下 3 層雙停車線島式站,車站總長644 m,標準段總寬 21.3 m,有效站臺長度 186 m。車站主體建筑面積 41 300 m2,附屬建筑面積 3 500 m2。車站總建筑面積44 800 m2。
本站道路紅線寬度較窄,兩側建筑修建較早、密度較大且緊臨道路分布,導致出入口及風亭的設置需拆遷周邊部分建構筑物。經過方案研究,按照最小拆遷量且滿足車站功能的原則,本站設置在致民東路北側,以保證南側幼兒園、老年大學及 18 層住宅等重要建筑的完整性。但仍需拆遷部分住宅、沿街商鋪及腫瘤醫院裙房,共計拆遷量為 50 950 m2(其中住宅43 710 m2,腫瘤醫院 3 360 m2)。
車站周邊主要有 1 處Ⅰ級風險源(萊茵河畔 B 座18 層住宅)、9 處Ⅱ級風險源(鄰近建構筑物為主)。與既有建筑物最近距離僅有 1.25 m,車站施工實施難度較大。
車站擬采用半幅蓋挖法施工,圍護結構采用圍護樁+ 鋼支撐(第 1 道撐為混凝土支撐)體系。該方案條件下車站施工工期共計 30 個月。
(2)一線兩列位方案(圖5)。本方案為地下 4 層一線兩列位島式站,車站總長 220 m,標準段總寬 21.3 m,有效站臺長度 186 m。車站主體建筑面積19 400 m2,附屬建筑面積 2 000 m2。車站總建筑面積21 400 m2。拆遷量共計 15 840 m2。

圖3 13 號線遠期早高峰客流預測圖

圖4 望江路站設雙停車線方案

圖5 望江路站設一線雙列位停車線方案
車站周邊有 1 處Ⅰ級風險源(萊茵河畔 18 層住宅)、4 處Ⅱ級風險源(鄰近建構筑物為主)。
車站擬定采用半幅蓋挖法施工,圍護結構采用圍護樁+鋼支撐(第 1 道撐為混凝土支撐)體系。該方案條件下車站施工工期共計 34 個月。
1.1.3 土建規模與投資
雙停車線方案望江路站建筑面積 44 800 m2,三官堂站建筑面積 21 475 m2,凈居寺站建筑面積 18 897 m2。該方案車站總概算費用估算 9.6 億元,建筑拆遷費用 7.6 億元,區間結構費用 4.2 億元,共計 21.4 億元。
一線兩列位方案望江路站建筑面積 21 400 m2,三官堂站建筑面積 21 475 m2,凈居寺站建筑面積 18 897 m2。該方案車站總概算費用估算 6.9 億元,建筑拆遷費用 2.4億元,區間結構費用 5.7 億元,共計 15 億元。
1.2.1 線路方案
為滿足運營需求,擬在三官堂站設置具備雙向折返功能的單停車線方案(圖 6)。為盡量減少對匝道的影響,計劃將凈居寺站東移。受 8 號線預留地下 2 層底板軌面標高的限制,若停車線完全不影響匝道橋,線路坡長及坡率無法滿足由三官堂站 3 層站轉為凈居寺站 2 層站高度提升要求。因此考慮停車線下穿匝道路基段,實施時僅需拆除路基段并還建,凈居寺站需東移 120 m,由“T”型換乘變為“L”型換乘。
1.2.2 車站方案
三官堂站為 13 號線與 6 號線換乘站,位于龍舟路與三官堂街交叉路口。13 號線為地下 3 層站,區間下穿在建 6 號線區間,車站主體位于龍舟路下,沿道路呈東西向布置。6 號線為在建線路,為地下 2 層島式明挖車站,車站主體位于三官堂街,沿道路呈南北向布置,預留 L 型換乘節點。本站大里程端考慮設單停車線。

圖6 三官堂站設單停車線方案
車站主體總長 401.6 m,標準段寬 23.1 m。車站主體建筑面積(明挖)28 110 m2,附屬建筑面積 2 265 m2,總建筑面積 30 375 m2。本方案拆遷面積 1 940 m2。
三官堂車站周邊條件一般,周邊主要有 1 處Ⅰ級風險源(望江名門高層)、3 處Ⅱ級風險源(鄰近建構筑物為主)。
車站擬定采用半幅蓋挖法施工,圍護結構采用圍護樁 + 鋼支撐(第 1 道支撐為混凝土支撐)。該方案條件下車站施工工期共計 30 個月。
受三官堂站大里程端單停車線影響,凈居寺站原預留 T 型節點換乘無法實施,車站只能與 8 號線車站采用L 型換乘形式,換乘功能大大削弱。
車站主體總長 337.66 m,標準段寬 23.1 m。車站主體建筑面積 15 600 m2,附屬建筑面積 3 804 m2,總建筑面積 19 404 m2,拆遷面積 2 081 m2。
1.2.3 土建規模與投資
望江路站建筑面積 16 720 m2,三官堂站建筑面積30 375 m2,凈居寺站建筑面積 19 404 m2。車站總概算費用估算 7.5 億元,建筑拆遷費用 0.5 億元,區間結構費用 5.2 億元,共計 13.2 億元。
1.3.1 線路方案
三官堂站為地下 3 層站,凈居寺站為 2 層站,凈居寺站大里程端及小里程端均具備設置雙停車線條件,且對凈居寺站 8 號線預留節點無影響。其中小里程端方案需要拆除左轉匝道橋然后重建,如圖 7 所示;大里程端方案需將停車線設為曲線型停車線,如圖 8 所示。
1.3.2 車站方案
如三官堂站不再設置停車線,將配線調整至凈居寺站小里程,則凈居寺站車站主體總長 640.40 m,標準段寬 23.1 m。車站主體建筑面積為 29 586 m2,附屬建筑面積為 5 204 m2,總建筑面積為 34 790 m2。本站無拆遷。
車站擬定采用半幅蓋挖法施工,圍護結構采用圍護樁 + 鋼支撐(第 1 道支撐為混凝土支撐)。周邊主要有8處Ⅱ級風險源(鄰近建構筑物為主)。

圖7 凈居寺站小里程端設雙停車線方案

圖8 凈居寺站大里程端設雙停車線方案
小里程端設雙停車線方案影響匝道橋 84.44 m,影響橋臺 69.64 m,即 3 跨。車站施工時需拆除匝道橋,拆除及恢復費用約 500 萬元。匝道橋恢復時考慮與車站主體結構共建,主體結構頂板上方設置 2.5 m×3.0 m 鋼筋砼轉換梁,主體結構相應范圍底板加厚至 1 200 mm。車站與匝道橋共建時,由于采取補強措施引起費用增加約198 萬元。
大里程端設雙停車線方案對匝道橋無影響。兩方案車站施工工期均為 24 個月。
1.3.3 土建規模與投資
兩方案車站總建筑面積:望江路站 16 720 m2,三官堂站 21 475 m2,凈居寺站 34 790 m2。車站總概算費用估算 80 453 萬元。
小里程端方案:建筑拆遷費用 2 910 萬元,區間結構費用 40 876 萬元,匝道橋及車站補強費用 698 萬元,共計 124 937 萬元。
大里程端方案:建筑拆遷費用 2 910 萬元,區間結構費用 40 876 萬元,共計 124 239 萬元。
通過綜合比選(表 1),望江路站設停車線方案拆遷量大,工程投資大,工程可實施性較差;三官堂站設停車線方案拆遷量較小,投資較低,但為單停車線,功能較差,且需將凈居寺站由T 型換乘改為 L 型換乘,換乘功能明顯減弱;凈居寺站小里程端設停車線方案拆遷量及工程投資均較小,但施工時需拆除匝道橋并還建,交通疏解壓力較大;凈居寺站大里程端設雙停車線方案無需增加拆遷量,工程投資最少,對匝道無影響,且對凈居寺站換乘功能無影響。因此,推薦凈居寺站大里程端設曲線型停車線方案。
由于凈居寺站站后為半徑 600 m 的曲線,直線段長度不滿足設置直線型停車線長度的要求,因此考慮設置曲線型雙停車線。曲線型雙停車線設計應滿足以下條件。
(1)道岔應設在直線地段。道岔兩端與曲線端部,應保持一定的直線距離,其值應滿足規范要求。
(2)停車線與正線曲線半徑盡量保持一致。
(3)由于停車線主要用于列車救援、臨時折返,以及臨時加車,列車速度基本受道岔側向通過速度限制,屬于低速運行地段,因此可以不設緩和曲線,也不設超高。
(4)停車線長度及縱斷面設計按規范要求設計。
為應對成都地鐵 13 號線客流變化的風險性,凈居寺站停車線需具備雙向收發車功能。文章從行車功能、實施難度、工程投資等角度,對望江路站雙停車線、一線雙列位停車線,三官堂單停車線和凈居寺站雙停車線方案進行綜合比選。經過綜合比選后,推薦凈居寺站大里程端設曲線型雙停車線方案,并指出曲線型停車線的設計條件,對其他類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表1 停車線方案綜合比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