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琳 許延明
摘 要:貨幣資金以貨幣形式流通于生產經營過程中,是資產中流動性最強、控制風險最高、發生最頻繁的科目,與企業各項經濟活動息息相關。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提及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關注,就很難不涉及COSO框架。本文從企業內部貨幣資金的現狀著眼,基于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及內部監督五個要素探究當前大部分企業所面臨的貨幣資金領域的主要問題及完善內部控制的相應對策,防范財務舞弊現象的發生,實現貨幣資金的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貨幣資金;內部控制;COSO框架;財務舞弊
一、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理論
目前,在內控領域,COSO框架是被廣泛接受的,是企業擬定內部控制體系或自我評價內控有效性的重要依據。有了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企業便可以自我調整、約束、協調、控制,從而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鎖定潛在的風險及防范錯誤或舞弊現象的發生。
結合內部控制的概念及五要素,對于貨幣資金領域的內部控制研究,我們初步形成了“目標-風險-控制”的思考流程,即首先我們要明確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目標是什么,這就需要我們對貨幣資金科目有個整體上的把控,大體可以歸納為安全性、完整性、平衡性、合法性及效益性幾方面的考量。其次是根據企業內部貨幣資金的現狀及顯著問題分析其存在的潛在風險是什么,最后考慮如何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最大程度上規避經營風險及舞弊風險。
二、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現狀及存在問題
受國際大環境下內部控制的發展趨勢影響,我國于2008年6月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這一綱領性文件,又于2010年4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這一具體化實施方案,使得我國企業能夠跳脫出財務視角從管理角度去看待內部控制的相關問題,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
然而在此過程中仍存在部分企業貨幣資金管理混亂等諸多問題,以下便分別從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這五個方面分析我國企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1.控制環境基礎不牢
內部控制的控制環境是企業層面的控制,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整體基調,為內部控制提煉出了基本的規則和框架,是其他四要素實施的根基內部控制需要全企業下至員工上至董事會的共同關注,然而現狀是大部分企業控制環境建設的不夠好、基礎不牢固,人員意識不足。主要表現在:
第一,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水平低下,在利益面前失去自我,加上企業本身的內部控制流程不嚴密等客觀條件使企業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第二,公司基本組織框架中的權責劃分不明確、人員配備不完善、審批流程不規范和機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均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企業的經營風險。
第三,公司治理層面上未設立針對內部控制的內部審計機構和相關人員或是雖設立了但缺乏獨立性,為了制度而制度,造成“一支筆”審批和出現問題各層級相互推諉責任的不良現象。
2.風險難以量化評估
貨幣資金的風險就可大體分為安全風險、完整風險、平衡風險及效益風險,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可以幫助企業完善內部控制的關鍵控制點,使各個風險點彼此銜接形成共同體,最終最大化的規避風險,實現企業經營目標。
3.控制活動不盡完善
并不是所有企業的控制活動都十分完善,許多企業出現了部分缺失,例如:庫存現金不足導致企業內部資金運轉不暢通或者庫存現金超限導致預算機制缺失、資金冗繁,閑置資金無法創造更大價值?,F金收支過程中出現坐支現金、白條抵庫,未嚴格執行結算制度濫用現金等現象。財務部門存在不相容職務未分離,職務交接機制不夠細致全面。銀行賬戶的開立、撤銷缺乏必要的授權審批程序,私自變更、公款私存等威脅資金安全的行為。支付權限不明、缺乏臨時授權、資金審批混亂。
4.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通
信息與溝通是內部控制中極為重要的環節,它搭建了其他要素之間的橋梁。目前企業存在的問題是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通,獲取信息不及時、準確性不高,一旦發現問題沒有健全的反饋機制能達成溝通的目的,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內部控制實施。
5.內部監督力度較弱
監督一般分為事前、事中及事后監督,目前企業最多側重的是事后監督,其次是事中監督,對事前監督寡有問津。同時,企業下設的獨立審計機構不夠健全,內部審計獨立性弱,官大一級,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的現象時有發生,使內部控制名存實亡。
三、完善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五要素方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究完善的對策與建議。
1.增強控制環境基礎建設,深化員工意識。
我們要加強對員工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的教育,采取激勵加考核的措施盡量避免不良行為的發生,企業只有“以人為本”才能從根本上最大程度的規避舞弊風險。在企業內部設立獨立的監事會或內部審計委員會,具體負責監督評價企業內部各層級的經濟活動以確保貨幣資金的安全完整。
2.增強風險評估能力和風險防范意識
風險管理的4大戰略分別是:避免、接納、降低、轉移。在此,我們針對貨幣資金領域風險區分為:容易識別的高風險、難以識別的高風險、容易識別的低風險及難以識別的低風險,然后分別對應避免、接納、降低、轉移戰略進行風險的評估及應對。這就要求我們在行為上謹慎對待風險的劃分不斷增強風險的評估能力,在觀念上提高風險防范意識保持職業謹慎,盡一切可能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應對措施。
3.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制建設
針對具體的內部控制缺陷,可以逐一對應完善內部控制機制,但這一切都要基于保證貨幣資金的平衡性及合法性的目標之上,平衡性即保持貨幣資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供求平衡,合法性要求嚴格遵守貨幣資金的相關管理規定,增強接受社會公眾及政府部門監督的信心。最終形成嚴密、全面的內部控制制度再嚴格執行切實遵守,形成企業內部控制的良性循環。
4.拓寬信息溝通渠道
最不堪一擊的就是一成不變,只有加強信息溝通,才能適應流動的經濟形勢,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新的價值。不斷更新優化現代網絡信息化技術,充分發揮貨幣資金信息系統的功能,挖掘更多可利用的新手段,為企業決策管理造福。
5.加強內部監督力度及內部審計獨立性
企業在提高制度可操作性的同時還應加強制度執行力,而執行力的提升需要靠內部監督的加持,企業內部審計應運而生,可以檢查和評價內部控制系統的恰當性和有效性,并針對控制的缺陷提出強化控制的意見和措施。獨立性是保持主觀判斷的基礎,內部審計要保持獨立性,對企業的風險管理要有前瞻性。對貨幣資金的收支程序測試正常運轉的基礎上考慮是否可以提升效率,對資金的運作流程實施動態監督,基于風險評估因素對風險點進行分析發揮內審的預警效用,針對存在薄弱與不足的版塊及時整改,形成向上的合力。
四、結論
通過對上述COSO五要素的針對性分析,我們明確了目前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理論上可以很大程度的規避貨幣資金領域舞弊的發生,然而企業發展情況日新月異紛繁復雜,還需要實踐上的不斷嘗試總結、全企業人員的共同參與才能真正實現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小目標。
參考文獻:
[1]樊行健,肖光紅.關于企業內部控制本質與概念的理論反思[J].會計研究,2014(2):4-11.
[2]趙丹.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淺析[J].財會通訊, 2014(10):96-98.
[3]徐莉,胡春梅.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探索[J].企業經濟,2014(12): 56-59.
[4]孫杰平.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研究[J].財政監督,2014(2):52-54.
[5]蔡曉恒.企業反舞弊內部控制機制構建[J].財會通訊,2015(29): 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