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輝
摘 要:目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市場經濟在國家經濟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表現出信用和契約經濟的精神,自我國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的市場經濟騰飛發展。與此同時,信用經濟也作為重要的市場經濟要素顯示出來,信用是會計從業人員職業發展最基本的要求,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被用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資本流動和外部控制,對企業的經濟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會計從業人員的會計行為規范已經成為企業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其中會計法是規范會計行為的主要法律法規。本文通過會計法和會計行為的概述研究、會計法對會計人員規范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提出關于會計法對會計行為的規范的對策、措施和合理化意見,提高會計人員職業素質,加強企業對會計人員職業素質的重視程度。
關鍵詞:會計法;會計行為;職業道德;規范研究
一、會計法和會計行為的概述
1.會計法概述
目前《會計法》是我國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會計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據,是會計工作的基本法,在法律體系中位于首要的地位?!稌嫹ā肥且蕴幚碡敃聞盏母鞣N經濟關系為對象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會計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對會計工作作出總體的法律規定的總則;第二,以法律的形式對會計期限、計量單位、財務報告進行定期的會計核算;第三,明確提出公司、企業會計核算的其他特別規定;第四,使用法律法規對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單位負責人和財政部門進行在會計監督;第五,明確規定對會計從業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單位負責人的職責,建立企業內部機構稽核制度。第六,對公司企業內部的會計從業人員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第七,會計法規定的其他違反法律的其他行為,如吊銷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證書等。
2.會計行為概述
會計行為是指提供會計信息、生產、分配活動的行為。會計行為即具有法律標準,也具有行業標準。會計行為構成包括會計行為主體動機、會計目標,會計行為即可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有可以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
(1)會計行為的法律標準主要是根據《會計法》的基本法律所總結出來的,由于《會計法》是會計行為最基本的法律標準,在會計人員進行會計工作時,必須嚴格遵循相關的法律規范,享受權利的同時承擔起責任和義務。會計行為的法律標準包括對會計行為內容、法律關系和法律責任,是國家為了維護利益、加強風險防范的法律規定,運用國家權利強制執行。
(2)會計行為的行業標準主要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中的相關準則,明確會計人員行為的規定和制度,是指會計從業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時所參照的基本行業標準,按照相關的規定和制度去執行會計工作任務。會計從業人員因為受到不同行業制度和目標的限制,具體的行為表現行為和行為過程也是不盡相同的。會計行為的行業標準是會計從業人員在行業會計制度控制下的行為準則和行為要求,屬于一種技術規范。
二、會計行為規范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及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會計工作中會計行為規范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會計工作中的會計行為規范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缺陷,整體會計行為規范的現狀和大環境比較失衡,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糾正。
第一,會計人員在工作中經常出現會計信息的失真的現象,部分會計人員私下通過造假賬來提升企業的收入和利潤,無法真實的反應企業的運作狀況。
第二,會計工作中會計人員的做賬行為不規范,錯賬和漏賬的現象多,員工職業素質低、專業能力不足,賬目科目混淆等錯誤時有發生。
第三,會計工作中會計人員經常采用不正當的形式逃稅漏稅,對國家的稅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對其他正常繳稅的企業產生了不公平的現象。
2.會計工作中會計行為規范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根據會計工作中會計行為規范現狀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進行全方面的分析,得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部分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低,沒有考取相關的會計從業證書。在工作中會計信息的失真的現象尤其嚴重,弄虛作假,不真實不作為。
第二,企業財務監管部門對內部財會人員的管理力度松懈,聽之任之,很容易引起會計人員對財務工作的懈怠,造成核算賬目不清楚、記賬混亂的問題。
第三,企業管理層對相關財會法律知識了解淡薄,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設置相關、有效的財務監管機制,不能使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對企業內部的會計從業人員進行約束。
第四,在社會大環境得背景下,沒有良好的社會輿論道德約束的機制對會計人員進行監督和約束,導致大部分會計從業人員普遍職業素質偏低。
三、提出關于會計法對會計行為的規范的對策和措施
1.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制度
會計行為的法規和制度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會計從業人員在組織和從事會計工作時必須遵守的會計法相關的法律規范。針對目前制定和執行會計行為的法律規范和制度,需要按照國家有關的政策方針,保證會計工作在不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常運營的條件下進行,進一步的完善會計法中會計行為的法規和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全面、及時的滿足會計人員在從業會計工作時的需求,更快更好地完成會計工作任務。
2.健全從業人員會計行為的社會道德監督機制
會計行為的道德標準道德是調節社會經濟利益關系、人際關系的行為規范,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會計行為的道德標準則是指會計主體在職業行為過程中應遵循的、調節會計人員與社會以及與相關利益集團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會計行為的道德標準主要在于人際關系和職業修養,是會計行為法律標準的重要補充,具有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會計行為的道德規范機制主要在會計主體的思想、態度、責任、素質、作風和紀律進行規范。
3.完善從業人員會計行為的內外部監督機制
對會計行為的社會監督應該從內、外部兩方面進行監督。會計行為內部監督包括:首先,會計記賬人員與審批人員、財務經辦人員、財務保管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時要明確分工、權限職責分明、相互約束和監督。其次,在會計實務和經濟項目的處理過程中,要建立制衡機制,推行會計監管獨立,防止會計從業人員因為個人偏好故意不作為或行為過當。會計行為外部監督包括:第一,國家行政監督是根據法律法規制度對會計主體行為實施的強制性執法監督,主要職能部門包括財政、審計、稅務、證監會等;第二,社會審計監督作為事后監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介機構或注冊會計師會對單位會計賬務、財務信息、會計核算報告的進行定期的審查和評價。
4.根據會計法內容強化培訓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
現代企業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問題是目前會計工作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職業道德教育具有很強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它通過學習和掌握各類會計法律反饋、會計行為準則、養成自身正確行為規范。目前,我國從事會計核算工作的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一部分人職業素質低下,一部分人員的職業道德觀念不強。因此根據以上的問題分析,需要對企業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規范化、系統化的培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企業定期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的培訓課程、會計從業人員定期學習會計的法律法規、鼓勵企業內部會計人員定期參加會計研討會等來提高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職業道德素質。
四、會計法對會計行為的規范具有重要作用
會計法中會計監督的內容、會計機構和會計從業人員的權責規定、會計人員違反法律需要承擔的責任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因此可以看出會計法是會計從業人員行為規范的具體辦法。首先,企業內部財務出納人員不得身兼數職,包括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工作;其次、會計從業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遵守職業道德,提高個人綜合的業務素質;再次,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教育進行定期的培訓,提交職業道德水平;最后,針對有會計從業人員做假賬、故意銷毀會計憑證、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占等違法行為,要依法追究其法律刑事責任。由此分析,會計法對會計行為的規范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會計行為的規范有效法律依據。
五、結論
綜上所述,是我對會計法中國會計行為規范的主要研究內容,本文第一章先是對會計法和會計行為進行系統的概述,了解其真正的含義和用途;第二章是根據會計行為規范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綜合的分析和論述;第三章根據具體的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可行的對策和措施,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會計法律法規制度、根據會計法內容強化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加強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社會輿論監督、完善從業人員會計行為的內外部監督機制等相關措施,保證會計法對會計行為的規范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第四章闡述會計法對會計行為的規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內容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改進,后續會根據會計法律的改革和現實狀況進一步的探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2007年7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相關條例.
[2]財經法規職業道德[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04.
[3]劉金霞.談規范沖突與《會計法》對會計行為的規范[J].哈爾濱報業集團,2010,10.
[4]李海波.會計學原理論[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