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儲糧結算中心特約專欄】
最近,財政部發布《關于修訂印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8]15號),對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進行了修訂。此次印發的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對企業是否執行了新金融準則或新收入準則作了區分,并在2017年最新版本的基礎上作了微調。《通知》強調,企業對不存在相應業務的報表項目,可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刪減。企業根據重要性原則并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可以對確需單獨列示的內容增加報表項目。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金融企業應當根據金融企業經營活動的性質和要求,比照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進行相應調整。
最近,財政部根據《國務院關于批轉財政部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和《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起草了《政府會計準則第X號——財務報表編制和列報(征求意見稿)》,并向有關方面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共4章62條,涵蓋了基本要求和合并財務報表等相關內容。根據《征求意見稿》,除現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實現制原則編制外,政府會計主體應當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編制財務報表。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應當在各個會計期間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并明確了特殊情況。此外,財務報表中的資產項目和負債項目的金額、收入項目和費用項目的金額不得相互抵銷,但其他政府會計準則另有規定的除外。資產或負債項目按扣除備抵項目后的凈額列示,不屬于抵銷。
最近,財政部根據相關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進行補充,形成了《知識產權相關會計信息披露規定 (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包括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適用范圍。《征求意見稿》適用于企業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規定確認為無形資產的知識產權和企業擁有或控制、但由于不滿足《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確認條件而未確認為無形資產的重大知識產權的相關會計信息披露;第二部分為披露要求。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結合企業知識產權披露現狀和有關要求,對適用范圍內知識產權規定了6項強制披露要求和1項自愿披露要求;第三部分為實施與銜接。企業應當采用未來適用法應用本規定。
最近,財政部發布公告,希望聘請咨詢機構就 “注冊會計師行業國際化發展研究”課題開展研究。該項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注冊會計師行業國際化發展的模式選擇及發展趨勢,政府及行業協會組織支持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及國際化的經驗和不足,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國際化、完善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體制機制的政策建議等3個方面。財政部希望有意向的咨詢機構在總結分析主要國際會計網絡國際化發展歷程、發展策略及經驗、品牌建設和管理經驗基礎上,提出國際會計網絡的構建模式及發展趨勢,分析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構建國際會計網絡的模式選擇、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
最近,財政部發布了國有林場和苗圃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補充規定和銜接規定。銜接規定明確,國有林場和苗圃根據原賬編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額表,并按照要求,編制原賬的部分科目余額明細表。登記新賬的財務會計科目余額和預算結合科目余額,包括將原賬科目余額轉入新賬財務會計科目、按照原賬科目余額登記新賬預算結余科目,將未入賬事項登記新賬科目,并對相關新賬科目余額進行調整。國有林場和苗圃應按照登記及調整后新賬的各會計科目余額,編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額表,作為新賬各會計科目的期初余額;根據新賬各會計科目期初余額,按照新制度編制2019年1月1日資產負債表。
最近,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財稅[2018]77號)。根據《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5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100萬元(含1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通知》明確,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并符合相關條件的企業。其中,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 000萬元;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 000萬元。《通知》同時對小型微利企業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的確定方法做出規定。
最近,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發布了《關于企業委托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 [2018]64號),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通知》明確,委托境外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發費用。委托境外研發費用不超過境內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此外,《通知》強調了費用實際發生額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定,明確了技術開發合同登記相關事項,以及申報稅收優惠需留存備查的資料清單,廢止了《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 [2015]119號)文件第二條中 “企業委托境外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不得加計扣除”的規定。
最近,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2018年退還部分行業增值稅留抵稅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70號)。《通知》明確,退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的行業包括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和電網企業。其中,《中國制造2025》明確的新重點領域和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將會優先入選。在退還期末留抵稅額的計算方面,《通知》明確,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還期末留抵稅額,當期退還的期末留抵稅額,以納稅人申請退稅上期的期末留抵稅額和退還比例計算,并以納稅人2017年底期末留抵稅額為上限。可退還的期末留抵稅額=納稅人申請退稅上期的期末留抵稅額×退還比例。
最近,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的通知》(財稅[2018]76 號)。《通知》明確,自 2018年1月1日起,當年具備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資格的企業,其具備資格年度之前5個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準予結轉以后年度彌補,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通知》所稱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按照《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規定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所稱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指按照《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的通知》規定取得科技型中小企業登記編號的企業。
最近,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明確煙葉稅計稅依據的通知》(財稅[2018]75 號)。《通知》明確,納稅人收購煙葉實際支付的價款總額包括納稅人支付給煙葉生產銷售單位和個人的煙葉收購價款和價外補貼。其中,價外補貼統一按煙葉收購價款的10%計算。
最近,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明確跨區域涉稅事項報驗管理相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38號)。《公告》明確,自2018年7月5日起,納稅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向機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填報《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表》;納稅人跨區域經營合同延期的,可以向經營地或機構所在地的稅務機關辦理報驗管理有效期限延期手續;跨區域報驗管理事項的報告、報驗、延期、反饋等信息,通過信息系統在機構所在地和經營地的稅務機關之間傳遞,實時共享;納稅人首次在經營地辦理涉稅事宜時,向經營地的稅務機關報驗跨區域涉稅事項。
最近,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修改《納稅人存款賬戶賬號報告表》式樣的公告,要求自2018年7月5日起,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依法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其銀行賬號時,使用修改后的報表。據悉,此次公告是為適應稅務機構改革要求,確保改革平穩有序推進。由于不再分設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公告》將“分別報送國稅、地稅主管機關一份”改為“報送主管稅務機關一份”,適應新的機構設置,精簡報送資料,方便納稅人。值得注意的是,國稅機構和地稅機構合并前,仍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全國統一稅收執法文書式樣的通知》的規定執行。
最近,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發布通知,要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對資產評估工作的要求,組織各地方協會建立從事司法評估業務的資產評估機構名單備選庫。通知明確了資產評估機構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包括:在財政部門備案的資產評估機構;具有運行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和執業質量控制制度;受到通報批評(含)以上自律懲戒的機構一年內不予入庫;受到警告(含)以上行政處罰的機構三年內不予入庫。具備上述條件的資產評估機構,可以按照自愿原則報名進入從事司法評估業務的資產評估機構名單備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