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工業衛生研究所 陜西西安710065)
管理會計整合利用企業相關信息,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在企業的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和推進現代化治理能力的內在需求,傳統的財務會計理論發展和定位相對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需要,業務財務融合深度不夠,難以為企業發展提供規劃、決策、控制以及評價等作用,為適應經濟發展與改革的需求,財政部適時加大力度推行管理會計工作。2014年財政部會計司印發《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4]27號);2016年財政部會計司印發《管理會計基本指引》(財會[2016]10號);2017年《財政部關于印發〈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100號——戰略管理〉等22項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的通知》(財會[2017]24號)印發,逐步形成了我國的管理會計體系。財會人員應該認真學習以上管理會計制度,并運用到實踐工作中去,筆者結合單位實踐,探討了管理會計體系在企業中的運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代企業管理方法的廣泛運用,迫切需要企業的財務工作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轉型升級助力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管理會計工具是會計工作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根據財政部發布的管理會計體系,筆者認為企業推行管理會計工作應著重從四個方面著手。
管理會計工具的運用應建立在企業良好的管理運轉體系基礎上,更加突出業財融合,從而運用財務專業技術向企業業務端延伸,協助企業進行價值創造,搭建起企業的管理會計組織體系,使管理會計工作更為有效、有序。筆者建議:首先,成立管理會計體系領導小組和設立工作專項推進辦公室,編寫管理會計推進實施方案。鼓勵企業財務人員結合本單位實際,選擇適合當前管理需要的管理會計工具。通過對員工海量的建議、提案篩選出比較適合企業內部的管理會計工具。
由于企業現有的財務人員長期從事財務基礎核算工作,工作的視野聚焦于某一業務點上,對現代企業管理方式下財務工作的要求認識不足,對財務人員如何借助管理會計工具進行財務轉型認識不到位。筆者建議:首先,加強財務隊伍建設。比如通過加強對財務人員管理會計知識體系的培訓、外派業務骨干參加國家高校舉辦的管理會計專題培訓班、鼓勵員工參加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MA考試、聘請國內管理會計實踐優秀企業的CFO來企業進行管理會計內訓、積極參加管理會計的學術及峰會論壇等方式,有效提升企業從事管理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同時加大管理會計在企業財務會計隊伍中的比重。
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有效推行,離不開信息化平臺的支撐。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推廣,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以及財務共享在企業的廣泛運用,有效促進了管理會計工具的發展及在企業中的運用。早在二三十年前,管理會計就在我國企業有具體的運用,例如邯鄲鋼鐵公司實行“模擬市場,成本否決”是當時在企業應用的典范,但由于當時信息化技術發展不夠成熟與普及,管理會計在與企業業務融合時,面對海量的業務數據如何進行挑選、運用、分析、整合并為企業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撐,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從而限制了管理會計發展的步伐。隨著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企業進入了數據驅動的時代,企業管理發生著巨大的變革,面對海量數據驅動,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數據理念、理清數據結構,管理會計工具在企業管理中取得長足的發展和運用。
推行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改變傳統的會計事后報表核算模式,從而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分析資料。企業要以經濟增加值等為核心驅動要素,每季度召開經濟活動分析會,對背離核心要素的指標進行整理、分析,查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從而實現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為企業創造價值服務的目的。
BWS是具有30多年歷史的國有軍工傳統制造類型企業,主要生產生命保障類機械制造加工產品,2016年資產總額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億元,利潤3 000萬元,資產負債率46%。BWS一直受傳統成本管理模式的影響,企業成本管理的理念、成本核算方法與成本歸集手段相對落后、缺乏系統性,成本管理較為粗放。面對國有企業改革給央企帶來的全新的挑戰和全面落實精益財務管理的需求,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BWS選擇了標準成本管理工具。標準成本應用的目標是以價值創造為理念,以優化資源配置為主線,充分運用精益管理思想,對生產經營活動的資源消耗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標準,逐步建立健全產品標準成本數據庫,努力提升成本精細化、標準化管理水平。企業將“標準成本法”搭建在信息化平臺上,對提升產品成本管控能力和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1.目的。以價值創造為理念。改變企業原有對成本結果記錄的核算模式,運用“標準成本法”的管理會計工具,實現企業人、財、物、產、供、銷,全要素、全過程的成本管控模式。
2.對象。企業產品的特點,具有批量大、價值高,有歷史材料消耗定額、工時定額數據的特點,因而具備推行“標準成本法”的基礎,進行業務管理的條件。
1.搭建組織架構。一是搭建組織體系。首先,BWS成立了標準成本管理領導小組,單位法人親任組長;設立了專項工作辦公室,總會計師任辦公室主任。其次,成立工作推進小組,以財務處牽頭,各相關部門參與,負責檢查、指導、督促各部門工序標準成本的推進工作。再次,設立專項工作宣傳小組,以黨群處牽頭各參與業務部門配合及時跟進標準成本工作的進展情況,通過宣傳欄、期刊、微信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報道,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二是搭建內部責任體系。建立了以財務處、計劃處、生產處、質量處、物資采購處、技術工藝處、生產車間等部門密切協作的橫向標準成本管理責任體系,明確各部門在實施標準成本工作中的職責,實行標準成本分級歸口管理體系。三是搭建管理制度體系。由財務處牽頭制定并印發了《BWS標準成本管理實施方案》《BWS標準工序實施細則》《BWS工序數據收集與傳遞流程圖》等,明確提出并規定了工序標準成本的具體要求和操作流程步驟。通過以上三個方面有效地構建起了BWS標準成本工序管理體系架構。
2.工作思路。為了保證實施方案的落實,BWS提出了“分階段開展、按步驟推進、先局部試點、再全面推進”的總體工作部署方案。以管理會計信息化為契機,以定額成本為基礎,建立標準成本數據庫,進行成本分析,實現對成本過程全員全要素的管理和控制,改變以往對數據結果記錄的現狀。企業現有財務核算軟件、預算管理軟件、物流管理等軟件沒有進行業務對接,各部門之間形成信息孤島,在使用標準成本法時,通過搭建標準成本信息系統,進行管理軟件系統集成化應用,實現成本數據及時收集、傳遞與更新,動態地進行成本差異分析,從而提高標準成本管控效率和水平。
標準成本在BWS運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16年BWS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較上年同期下降了0.7個百分點,EVA指標增幅達9%。通過標準成本的運用,大大提高了企業勞動生產效率,單件產品成本降低了4.3元,按年產1.2萬件計算,每年可降低成本5.16萬元。同時,人工費、工裝費、折舊費、燃動費和廢品損失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通過搭建標準成本信息系統,BWS整合了信息化資源,將原有各部門之間形成的信息孤島進行信息化業務對接,將財務核算軟件信息系統、預算管理軟件信息系統、物流管理軟件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軟件信息系統等獨立業務管理模塊進行接口整合,從而實現了成本數據及時收集、傳遞與更新,動態地進行成本差異分析,有效地提高標準成本管控效率和水平。通過標準成本在企業中的運用,使BWS按照生產管理流程組織工作,有效地規范了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細化完善了單位管理工作的流程,擺脫了傳統的部門、組織之間的條塊化管理模式,使業務不斷趨于合理化、效率化,由傳統的“結果管理模式”改為“過程管理模式”,促使BWS的生產管理逐步向“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信息化”的精益管理理念不斷邁進。
通過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相融合,BWS的財務會計工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會計工作從記錄業務的結果向參與業務活動過程轉變,從對外報告向對內部分析研判預警轉變,從價值參與者向價值創造者轉型。
總之,隨著財政部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進管理會計體系,管理會計借助信息化平臺在企業管理實踐中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會計工作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會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