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潔嬌
2015年在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經過整整兩年的發展,現已成一種新趨勢,并初見成效。而大學生作為創業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日益突出的環境下,黨中央與各級政府相繼出臺政策鼓勵大學生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創新創業已成為當今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也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培養富有創新能力的創業型人才也已成為教育界特別是高職院校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這種形式下,如何有效的提高高職在校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已經成為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筆者在高職院校工作十年,主要研究在高職院校中如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試圖找到適合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途徑及對策。
一、國內外研究創新創業的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為了全面把握學科的發展動態和重要研究主題,以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AJD)為數據源,以“主題詞”為檢索字段,“創新創業”為檢索詞,發表期刊類別限制在“SCI來源期刊、EI來源期刊、核心期刊”和“CSSCI”,發表時間不限,一共檢索到有效文獻17960,下圖是各年度有關“創新創業”的文章統計,可見近兩年來創新創業已成為現今研究的熱點問題。
(二)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的創新創業教育始于發達國家,目前在發達國家也最為活躍。美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已有50多年的歷史,最早是在哈佛大學,開始于1947年。斯坦福大學1949年開始了創新創業教育。百森商學院聲稱自己“集中于創業教育”,創業課程設立于1967年。
發達國家在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有六個特點:一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引導學生把“被動適應社會”轉變為“主動適應甚至挑戰社會”。二是開發系列課程。例如,美國一些大學就開設有創業家養成、新事業開發、新企業創立和創新、創業規劃與經營管理、創新活動管理、新興企業融資、技術競爭優勢管理、成長性企業管理、企業成長戰略等類課程。三是將創新創業教育分類化,家族創業、新技術創新與創業、婦女創業、大型機構創新和創業。四是注重通過模仿使學生獲得創新創業的感性體驗。五是創新創業教育以厚實的學術研究為支撐。六是創新創業教育直接誘發師生的創新創業活動。
二、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途徑
(一)成立獨立的創新創業學院
創新創業的能力培養需要更多的素質教育和實踐時間,這就打破了傳統的課程體系,并且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創新創業的主觀意愿。因此,成立獨立的創新創業學院,對有創新創業愿望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能力培訓和指導會更有利于他們的發展。筆者所在的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就成立了獨立的創業學院,每學年都會從其他各個學院征集并選拔學生加入創業學院。通過對高職財經類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性和課程針對性的研究,建立起適合高職財經類學生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在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的創業學院里,就有多個創業團隊,也有多個公司,還有經營的咖啡店、面包店、打印店等等。創業學院既給創新創業團隊提供經營場所,也為創業團隊提供辦公和培訓的地點,將學與實踐緊密結合。
(二)積極調動學生的主體性
弘揚人的主體性,喚起人的主體意識,發揮的人的主體活動能力,已成為時代精神的主旋律。主體性是現代入的基本特點,為了培養跨世紀的人才,就需要培養人的創造性、開拓性等特點,這些都與弘揚人的主體性有密切關系,因而如何弘揚人的主體性便成為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的一個重要課題。進入21世紀以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已成為我國教育的基本理念,其核心就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就是素質教育中講的全面性,主體性和創造性。這一思想的貫徹實施必然對學校教育的目標、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學習方式,方法和考核評價等方面發生全方位的影響和改革。
筆者所在學校的創業學院,每學年都會向其他各個學院征集并選拔學生加入創業學院。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一方面要這個學生要想創新創業,要主觀上有創新創業的主體意思;另一方面要這個學生有創新創業的能力,通過選撥活動考核已有的能力和潛力,對學生進行篩選。
(三)以素質教育為核心
素質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就個體而言,全面性是指“一般發展”和“特殊發展”的統一;就班級、學校而言,全面性是指“共同發展”和“差異發展”的和諧。素質教育的開放性告訴我們,教育的任務僅僅在校園里,依靠教師范是難以完成的。拓寬教育空間和教育渠道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前提。這就要求我們在特長培養時,一方面要真正建立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網絡。另一方面,要建立學科課程為主體的大課程體系,多渠道培養特長。
在創業學院里,就會為選拔出來的的學生制定單獨的課程體系,并派導師有針對性的提供幫助和指導,并集合了其他各個學院的師資來完成他們需要的課程。此外學校還聘請了英國國家創新創業教育中心NCEE的培訓專家到我校對師資和學生進行定期的培訓。
(四)以賽促教促實踐
要激勵學生和鍛煉學生,通過比賽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定期參加省級和國家級甚至是世界級的創新創業大賽可以很好的選拔人才和鍛煉團隊。在武漢城市職業學院,2018年參加的項目有“學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獲得湖北省決賽一等獎;在2018年3月更是在首屆中英合辦的國際青年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總決賽中獲得了銀獎的好成績。通過這次比賽學習了英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做法,也提升了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更檢驗了我校創新創業教育國際化水平。
三、結論
創新創業教育,必須打破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樹立新型的人才觀。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要樹立個性化、應用型、創新性和國際視野人才的理念。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學生意愿為主體,以比賽鍛煉為促進,以創業學院為基地努力實現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1]雷家骕.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分析[J].中國青年科技,2007(2):26-27.
[2]劉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思考[J].教育科學,2011(5):64-67.
[3]李世佼,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9):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