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更尕吉
中國夢,夢有根,時代精神就要從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中重鑄。漢字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厚重文化和時代信息的載體,記錄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學好漢語言提升漢語文素養是藏區學生的必修課。提升藏區學生漢語文素養的途徑多種多樣,我認為加強漢字書法教學也是提升藏區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之一。
漢字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漢字書法教育對藏區中小學生進行漢字書寫基本技能的培養和書法藝術欣賞,是藏區學生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培養愛國情懷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養,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愛國主義的旗幟引領下,培養藏區中小學生樹立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引導學生把個人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件中,這不僅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在要求,更是藏區各項事業繁榮發展的需要。
首先,書法課上,教師可以通過講解漢字書法的歷史進程,讓學生知道,漢字是中華民族從蒙昧走向文明的標志,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歷經千年的歷史發展演變已成為世上獨一無二的藝術。通過對漢字書法發展歷史的了解,藏區學生會認識到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知道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智慧的民族之一,為身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其次,在書法課上,學生通過欣賞古今漢字書法作品,會被創作者的真情實感和人格魅力所感染。漢字書法的發展歷程中,名家輩出。學生可以從名家的書法作品中體會到顏真卿的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岳飛書寫“還我河山”時的大氣磅礴、慷慨激昂;王羲之寫《蘭亭序》時的瀟灑飄逸、行云流水;偉大領袖毛澤東寫《沁園春.雪》時的豪邁奔放、灑脫自信……久而久之,他們會逐漸理解書法作品中所蘊含的愛國豪情,為書畫作品中這些高尚的情感所感染,進而凈化他們的心靈,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
練習漢字書法是一項慢工細活,是一個人修身養性的過程。要想寫好漢字,必須心靜氣和,端正姿勢,持之以恒。我在近兩年的書法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缺乏耐性,疏于觀察,心浮氣躁。以至于寫字潦草,筆順零亂,重心不穩,美觀更是無從談起。書法練習可以讓更多學生一筆一劃寫字,糾正浮躁、粗心、馬虎的毛病,養成鍥而不舍,聚精會神,耐心細心、不怕困難的良好習慣。漢字講究間架結構,學生在練字過程中,逐漸會形成一絲不茍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培養一種嚴謹作風,這種作風會對他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做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沈尹默說:“中國書法是最高雅的藝術,無聲而有音樂之和諧,無色而有畫圖之燦爛,引人欣賞,心曠神怡。”魯迅先生也說過:“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的確,練習書法是一項高雅的藝術活動,漢字書法作品中包含了線條美、象形美、結構美和意境美。練習書法,字要寫的規范大方,充滿活力,并且講究布篇美觀,點畫之間要充滿神韻。學生在長期的書法練習中,自然而然地會手摹心隨,去感受美,追求美,領悟美,創造美。在書法練習課上,學生可以觀摩不少名家字帖,體會“顛張醉素”“顏筋柳骨”的名家魅力。
書法課上教師通過書法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不同于普通人的觀察方法。比如在臨摹過程中,讓學生注意從各種不同風格的字體中進行觀察比較:收筆起筆的方式有何不同,形成的形狀差異;筆畫的外部特征是怎樣的,一個字當中筆畫的粗細有何變化,整體看字的形狀特征如何等。從多方面進行細致觀察,看各有哪些差異,哪些特點,久而久之,學生學會仔細觀察,總結特征。
在書法活動中,思維訓練是貫穿始終的,書法課開始階段以教師引導為主,但在長期的練習中,學生會自主自覺、正確分析書寫中的各種問題,去解決各種問題。學生在完整、準確的臨摹名作的同時,汲取精華還會有所創新,形成自己的風格,從模仿到創作,這就是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
藏區地處偏遠,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幾乎所有中小學所有學科都存在師資不足的問題,幾乎所有的中小學都沒有專業書法教師。雖然隨著新課標的要求,在藏區有些學校中逐漸開展了書法教學課程,但是師資嚴重不足,沒有專業的書法老師,只能由語文老師代上書法課。但是在這些老師中,因為很多人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書寫能力并不是很好。有些時候根本無法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書法練習,所以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書法課程的教學任務。
據了解,在藏區,書法課要么被其他課程占用,要么書法老師隨便讓學生買一本字帖臨寫,書法課時是零散的,沒有體系,教師沒能系統的教授學生有關于書法的知識,這不利于學生有效系統的進行學習和練習。并且,由于不同學校不同班級之間的書法課程因為老師的不同,學習的方向、內容也不同,不利于交流。
書法課雖然已經加入學校課程,但是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電腦、手機的普及,人們的交流方式以及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加之中考高考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生課業負擔也很重,學校只重視于文化成績的考核,而對書法教學活動的關注度不高。因為如此,很多的文化課老師也會隨意改變課時,占用書法課的課時,進行其他學科的復習。所以書法課很難得到真正的落實。很多時候,書法課的參與度很低,導致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大幅削弱。
多數學生認為,書法課只是一門副科,不需要復習和考試,也不會放入成績排名中。且中考、高考中都不需要書法課的成績,因此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學習積極性不高。很多學生認為書法課程可有可無,不足以引起學生的重視,也使得書法課難以很好的實行,也無法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達到應有的效果。
1.學校要重視漢字書法教學開展。首先,設法通過多種渠道培訓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書法素養的老師,由他們擔任書法課的教學。監督書法課教師有針對性的設置教學內容和進度,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對學生的書法練習及時評價,對教師的授課水平進行應有的考核。其次,展開一些書法競賽和書法作品展覽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進來,培養他們對書法藝術的興趣和熱情。還有,督促所有學科教師練字,要求板書規范、美觀,通過課堂教學,來營造濃厚的書法學習氛圍。
2.應該執行統一規范的教材內容。教育主管部門應組織各中小學,針對不同學段,不同程度的中小學生制定出真正適合藏區中小學生書法課堂教學的教學計劃,督促教師嚴謹、系統地完成教學內容。教師要把握好教為主導、學要主動的教學基本規律,努力喚起學生寫字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習字能力,進而達到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修養的作用。
3.加強對書法課程實施的監管。教育主管部門要對書法課程進行定時的督導,加強檢查力度,以確定中小學的書法課程都落實到位,真正把書法課開設起來,規定練習書法的時間。即使文化課的時間緊迫,也要抽出時間,保證每一周能有一節書法課。并且對學生的書法練習及時評價,對教師的授課水平進行應有的考核。
4.靈活采用多種多彩的教學方式。藏區學生大多來自偏遠山區,由于漢語水平、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大多學生書寫能力差,對漢字書寫不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書法教學中,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采用多種激趣方法,引導他們主動觀察,動腦,動手,一步一步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應該盡可能與學生進行互動,譬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使用直觀的課件,幫助學生觀察字形、筆畫、及用筆特點等等,進而臨寫字帖。也可拍攝學生的書寫實況,再播放給學生看,讓他們親自目睹自己的書寫姿勢,握筆姿勢,書寫作品,組織學生進行欣賞評議,讓他們發現自身的不足加以矯正,發現自己的優勢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