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楠
【摘要】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全面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以下簡稱內審)工作具有重大的意義。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對內審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實施范圍越來越廣,內審工作機制也越來越規范,但在內審工作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以研究行政事業單位內審工作為主要內容,從內審工作的獨立性、職責與內容范圍、方式方法、結果運用、內審人員素質等方面分析內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審工作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審計
一、引言
2003年審計署發布關于內審工作的相關規定以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審工作有了制度保障,內審工作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工作機制不斷規范。內審工作在加強各單位財務監督、完善內部控制建設、提高內部管理水平、落實中央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保護國有資產安全、保障和推動各單位事業健康發展等方面也具有重大的意義。
隨著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審計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2018年審計署出臺了新修訂的關于內審工作的相關規定。在這樣的背景下,內審工作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下將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在內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就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審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審工作現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內審獨立性不強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設立內審機構或者履行內審職責的內部機構,以行使內審職責。目前,有的單位只是在財務部門或者辦公室設置內審崗位,無法對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有效監督。有的單位雖設置了內審機構,但獨立性并不強,不是由黨組織、主要領導直接領導并開展工作,也不向黨組織、主要領導負責并報告工作,因此缺乏保障內審獨立性的領導機制。另外,由于職責分工不合理,有的內審人員會在單位同時兼任影響審計獨立性的工作,有的與被審計對象有利害關系的內審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過程中未及時回避,直接影響到內審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
(二)內審工作的職責和內容范圍較窄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審工作的職責范圍主要是對財政財務收支及經濟活動方面的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的監督和評價。內審工作的內容范圍主要包括財政和財務收支情況,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基本建設投資的管理情況,債權債務管理情況,本單位和所屬單位的經濟管理和經濟效益情況,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情況等。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內審工作的職責和內容范圍較窄,比如內審職責僅停留在監督和評價職責上,缺少對單位的各項活動提出建議的職責,內審工作的內容范圍上缺少重大決策部署、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落實情況等,內審工作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內審工作方式方法較落后
目前,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內審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年度終了后即事后對單位活動進行審計,缺少對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監督,尤其是對重大項目或者重點資金缺少全過程的審計。內審工作中遇到比較專業的領域,缺少向社會購買審計的機制,所以一般會缺少對專業領域的審計。從內審技術方法上來說,很多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實現審計信息化,單位內部的各項電子數據信息沒有實現數據共享,內審人員的工作方法仍然停留在翻閱紙質賬簿和各種紙質資料,審計工作的效率較低。
(四)內審結果運用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雖已經開始開展內審工作,但并未重視內審結果的運用。有的單位僅把審計工作重點放在審計過程中,完成審計報告就是內審工作的終點,而對于內審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和其他相關工作,沒有進行及時和有效的追蹤,沒有有效運用內審結果。很多單位沒有建立起問題整改機制,沒有建立起內審部門和其他監督部門相互配合協調機制,也沒有建立起重大違法違紀問題處理或移送機制。另外,內審的結果沒有作為人事部門考核和獎懲干部的重要依據。因此內審的作用沒有得到完全發揮。
(五)內審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首先,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內審人員的專業化水平不高,或者很多內審人員僅具備財會或審計相關專業知識,缺乏單位業務方面的專業知識,缺乏法律、經濟、黨建以及紀檢相關的知識或工作背景。其次,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充分重視內審人員的職業建設,沒有為內審人員提供后續教育的有效途徑或提供好的培訓平臺,因此內審人員的職業能力沒有得到提高。最后,內審人員的思想政治和作風建設不強,職業道德水平不高,也是其素質不高的重要方面,會直接影響到內審工作的客觀與公正。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審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強化內審的獨立性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設立內審機構或者履行內審職責的內部機構,并讓其獨立行使內審職責。為保障內審的獨立性,首先應完善審計工作的領導機制,應由黨組織、主要領導直接領導審計工作,內審機構向黨組織、主要領導負責,并應定期報告審計工作規劃,審計年度計劃,審計工作開展情況等各項工作。其次,內審人員應當專職從事審計工作,至少不能在單位同時兼任影響審計獨立性的工作,在開展審計工作過程中,與被審計對象有利害關系的內審人員,應及時回避,以保證審計工作的客觀性。最后,單位應當建立對內審人員的保護機制,避免內審人員受到打擊報復,使內審人員能夠能加客觀公正地實施審計工作。
(二)擴大內審職責和內容范圍
在當前新時代背景下,應拓展內審工作的職責范圍和內容范圍,賦予其更高的地位,讓其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內審工作的職責范圍不能僅停留在監督與評價經濟活動上,應拓展其對包括單位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在內的各項活動提出建議的職責。內審工作的內容范圍上,應拓展到對單位的重大決策部署、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的落實情況等等更多的業務、活動和責任履行情況上,使內審工作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轉變內審工作方式方法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積極探索更加科學高效的內審工作方式方法。內審的工作方式,由事后審計向事中和事前審計轉變,逐步實現審計的實時監督功能。加大對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監督,尤其是對重大項目或者重點資金的審計,應當貫穿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建議,使其及時整改到位。對于比較專業的領域,只要不涉及保密事項,就可以向社會購買審計服務,使內審可以覆蓋到各個領域。從內審技術方法上來說,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實現內審信息化,內審部門可以共享單位內部的財務、業務等各項電子數據,利用信息技術查找問題、評價和分析各項活動,提高內審工作的效率。
(四)擴大內審結果運用范圍,提升內審結果運用效果
行政事業單位不僅要重視內審工作的過程,更要重視內審結果的運用,這樣才能使內審工作真正發揮出作用。應當建立內審發現問題的整改機制,及時和有效的追蹤整改工作,必要時進行后續審計。各單位應當逐步建立起內審部門和其他監督部門相互協調配合機制,比如其他監督部門可以共享并運用內審的結果。應當建立起重大違法違紀問題處理或移送機制,使內審的監督力度更大。另外,內審的結果應當作為人事部門考核和獎懲干部的重要依據。
(五)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內審人員素質
行政事業單位要重視加強內審隊伍建設。首先,要提高內審人員的專業化水平,應不斷加強對財會、審計、法律、經濟、黨建以及紀檢相關知識的學習,不斷加強對單位業務方面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同時在審計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做到學以致用。其次,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完善內審人員繼續教育培訓機制,定期為內審人員提供教育培訓,改進培訓方式,增強針對性培訓,不斷提高內審人員的勝任能力。最后,不斷加強內審人員的思想政治和作風建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使內審人員在從事內審工作時,能夠做到誠信、正直、客觀、公正。
總而言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審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各行政事業單位應從強化內審的獨立性、擴大內審職責和內容范圍、積極轉變內審工作方式方法、擴大內審結果運用范圍、提升內審結果運用效果、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內審人員素質等方面加強內審工作,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內審工作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東初.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思考[J].納稅,2018(03):146-147.
[2]王睿.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8(01):150.
[3]胡巧崧.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貿實踐,2018(04):29-30.
[4]張甜.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納稅,2018(0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