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雙 金環
【摘要】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們開始使用手機在淘寶、京東等電商軟件來購物消費,人們通過手機微信、支付寶等移動終端進行購買消費,線下的移動支付成為了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的一部分。移動支付的普及化和便利化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從我國移動支付行業的現狀進行淺要分析,從而闡述我國移動支付行業的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移動支付 現狀分析 發展趨勢
移動支付也叫手機支付,是用戶通過使用手機對其所購買商品或服務所進行的一種支付手段。具體來說就是買方為了購買某種商品或服務向賣方使用移動終端作為媒介,通過衛星通訊網絡向其支付等值金額的商業交易。
一、我國移動支付經濟發展現狀
(一)移動支付行業業務呈現高速發展趨勢
據統計,到2015年底,我國使用移動支付的固定客戶數量已經達到13億人。隨著手機聯網的普及和人們購物消費習慣的改變,為移動支付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生存條件,積累了應用基礎。像京東、淘寶這樣的在線商城的發展,帶動了移動支付業務向“噴井式”發展。2017年至今,移動支付的發展促進了金融服務業的發展,也引領了一些新型創投公司的產生。
(二)移動支付用戶習慣從PC端向APP端轉移
2015年互聯網支付與網絡移動互聯網分別占比53%和47%,遠程支付占比是99.72%,近場支付占比則是0.28%。2016年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58.8萬億元,同增長了三倍。消費者從PC端向移動端的速度加快,預計2018年在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超過150萬億元,達到171.5萬億元,增長68%。這體現了我國移動支付用戶的支付習慣已經從PC端轉到了APP端,基本實現了向線上端口的轉移。
(三)政府加強立法監管,創新支付業務
我國互聯網絡平臺的監管發展促進了移動支付市場的完善,為盈動支付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在2017年年末今年年初,繼296和242號文的規范條碼支付后我國281號文強調斷直連,規范創新支付業務。
二、我國移動支付經濟在現實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移動支付成本高,第三方支付廠商不盈利
第三方移動支付是市場上的中流砥柱,但是由于進入支付市場的門檻較高,所以目前進入支付市場的商家有限,目前我國移動支付正處于大規模增長階段,支付市場遠遠沒有飽和,一些企業在爭搶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希望能夠以一定的規模盈利,但往往大部分第三方移動支付企業都處于不利狀態,高風險經營。
(二)移動支付同銀行業務的競爭
在線支付業務能幫助銀行提高銀行卡用戶和網銀用戶的活躍度和附著度的同時也與銀行業務存在著一定的競爭。相比于刷卡消費的方便快捷手機支付更顯靈活便利,移動終端省去了持卡消費,人們在手機軟件上綁定銀行賬戶就能支付購買商品,傳統銀聯的刷卡消費受到了不小的沖擊。由此來看,銀行等金融機構與移動支付業務既有積極合作也有嚴厲封閉的部分。
三、我國移動支付未來發展新方向
(一)政府加強監管帶來產業新機遇
隨著296號文件的下達,鼓勵銀行把人臉識別和ORC、二維碼等技術手段納入用戶開戶流程,作為識別、收集和檢驗客戶身份信息和開戶業務處理的輔助手段,銀行能更加強化企業開戶管理和風險控制。同時央行的限額也促進了動態碼的產業發展。
(二)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挑戰市場格局
今年四月,銀聯和微信支付開展條碼支付業務合作,這一合作預示著新一代銀聯無卡業務轉接清算平臺向各類成員機構全面開展大規模的各類業務承載服務。跟這種強有力背景的金融機構合作為國家控制第三方支付提供來了契機。銀聯等金融機構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有機會打破支付寶、財付通壟斷的格局。
(三)移動支付接軌國際市場
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中國的移動支付成為了新世紀“四大發明”之一。據資料顯示: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幾乎是美國的90倍,領先于全球。中國的移動支付已引領了國際消費時尚,未來移動支付在全球必將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支付行業小額市場前景廣
隨著移動支付在醫療、餐飲、交通等公共領域應用的普及,消費者無現金消費習慣的養成,促進移動支付安全體系的形成,有助于消費者提高安全意識。同時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小額消費市場也成為了移動支付可深挖的潛在市場。
參考文獻
[1]朱茜.2018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發展現狀[J].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70-71.
[2]陳月石.銀聯和微信支付牽手了:正式開展條碼支付業務合作,澎湃新聞.
作者簡介:陳旭雙(1997-),女,沈陽工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金環(1980-),女,遼寧人,沈陽工學院副教授,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為本文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