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北大學機械學院工業設計專業 蔣瑤希 葛瓊穎 趙新軍
創新方法推廣應用是一項非常重要和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非常艱辛和困難的工作。除了這是一件新生事物沒有前人可借鑒的經驗以外,主要困難有三個方面難以到位:思想認識、運行模式和實施效果。
對于創新這個概念,目前是比較熱的詞,被寫入各種實施方案或工作計劃中。但是,如果要問怎樣創新?如何去創新?用什么方法去創新?有什么途徑去創新?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說出個所以然的,其主要原因還是對創新、對創新方法缺乏了解與研究,認識上存在誤區。有兩個方面的認識誤區:其一,認為方法乃至創新方法屬于哲學范疇,覺得有點“高大上”,是“陽春白雪”可望而不可及,比較難以入門和盡快顯效;其二,認為方法是個非常平凡普通的東西,所以思想認識不到位,很難主動自覺地去做創新方法工作,即使千辛萬苦地拉起隊伍做了起來,而一旦有點風吹草動就立即下馬,其推廣應用的機構設置、工作經費和人員隊伍都難以保障。
創新方法推廣應用是一項涉及面較廣的工作。一方面,從科研管理特性來說,說是一個科研項目嗎?好像不完全是;說是一個應用平臺嗎?好像也只說對了一半;說是人才培養嗎?好像也有一定道理,所以說,創新方法推廣應用是項目實施、平臺建設、人才培養三者統一相互融合的工作。僅此一點,就與我們習慣的科研項目管理不一樣,值得不斷探索和研究。另外一方面,從科技管理方式來說,創新方法推廣應用有兩條路子可走,一個是依靠政府行政推動走公益化路子、一個是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走市場化路子,這兩種方式方法和兩種機制模式至今都在探索之中。所以,上面所說的問題體現了創新方法工作的特殊性,也就是運行模式相對復雜,確實難以把握到位,因此,創新方法工作往往是“有計劃立項就干,沒有立項經費就散”的狀況,創新方法工作難以持久開展。
在創新方法推廣應用上做不到“馬到成功”和“立等生效”。因為創新方法推廣應用歸根到底是與人打交道,是培養和提升人的素質,猶如教育工作一樣,是一個比較長久才能顯效的事情。另外,創新方法更多要求是要把事情“做好”而不僅僅是“做了”而已。一般方法解決一般問題,專業方法解決專業技術問題,而創新方法更多是解決“硬骨頭”問題,所以,創新方法的實施效果有明顯的困難性、滯后性或延遲性,要經過一段時間后才能看到實際效果。實施效果不能馬上顯現的難處,給人們的希望感相對較小,帶給人們的成就感相對較弱,在人們或多或少都有的“急功近利”思想下,使得創新方法工作難以推動。
但是真正接觸過創新方法的人,都會喜歡上創新方法的,因為大家都明白解決問題還是要靠方法,方法有時候比努力還重要;再如“思路決定出路”,解決問題關鍵是看思維是否打開、思維定勢是否突破、思路是否找到和找準。所以,有一大批人已經或正在加入到創新方法推廣應用的隊伍中來。
從發展的現狀看,創新方法推廣應用的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創新方法推廣應用的成效是多方面的,從國家、從企業、從個人等不同角度去總結,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收獲和成效。從創新方法自身規律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角度,創新方法的推廣應用獲得以下成績。
首先,解決了思維創新。推廣應用創新方法最大的益處是可以解決思維創新的問題。實踐證明,有什么樣的思維,決定什么樣的作為,很多問題的解決說到底是思維問題,思維一旦打開,問題自然就解決了。舉一個小例子。湖南省某公司在對電解鋁液進行電子秤稱重時總是要預留一些重量刻度,不僅要把電子秤向前撥幾個刻度,而且如何向前撥多少,完全憑經驗操作,稱重精度不準確。后來通過運用創新方法的物場分析,拓寬了他們的思維方向,作出了改進方案,將原來磁場狀態下的垂直拉伸稱重改成遠離磁場的平板靜態稱重,很快解決了這個長期以來“見怪不怪”的老問題。可以說,我們每一個創新方法解決案例的背后都有這樣的小故事,使人很長見識、很獲頓悟、很啟迪思維。
其次,找到了方法工具。創新難,主要是很難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工具。創新方法指導了我們在創新過程中如何確定思維方向和突破思維定式的一些基本方法、原理和工具等,特別是TRIZ理論是一套“理論上相對完整成熟、技術上相對實用快捷、實踐中相對行之有效”的方法原理和工具,這是非常重要的發明創造的理論和方法體系。我們常說“方法總比困難多”,面對困難時,你抓耳撓腮,或死鉆“牛角尖”是不行的,還必須去尋找方法特別是創新方法。它不僅幫助你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方向,同時幫助你構建解決問題的道路橋梁。凡是學過TRIZ理論及其真正學進去的,一般而言都會找到可能、可行和可靠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工具。
第三,解決了實際問題。通過這么多年的創新方法推廣應用工作實踐,我們確實取得了一批實際成果,證明了創新方法的有效性。根里奇?阿奇舒勒是TRIZ理論之父,他說過一句名言“你可以等待100年獲得頓悟,也可以利用這些原理用15分鐘解決問題”。這里的100年與15分鐘之間的巨大差距,體現的就是創新效率和研發效率的巨大差距,這也就是應用TRIZ理論最核心的價值所在。一般情況下一般方法是可以解決一般問題的,不一定非要用創新方法,但是,想到用創新方法解決問題時,往往都是一些“硬骨頭”問題,實際為“多快好省”四個方面的問題。諸如:如何更加“多”地提高產出量和規模能力的問題;如何更“快”地提升研發周期和生產效率的問題;如何更“好”地確保技術產品質量和工藝優化的問題;如何更節“省”資源和費用支出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行業上的難題或是“見怪不怪”、“司空見慣”的老問題,有些問題的解決帶來的是技術上的突破和行業上的進步等。所以,時任溫家寶總理對創新方法工作提出“自主創新,方法先行”,這不僅僅是講創新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是對創新方法成效的高度認可。
第四,今年是國家決定推廣應用創新方法整整第十個年頭,在這個時候舉辦首屆中國創新方法大賽,把創新方法推廣應用工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新的臺階,必將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全面地提升創新方法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對于國家而言,我們正處在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創新已經成為我們發展的五大理念中的第一理念,是重中之重的第一理念,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同時,創新型國家也是當今世界各國努力追求的發展目標,因此,在此大背景之下,創新方法的導入、推進和推廣也是必然的和必備的基本措施。
對于企業而言,作為經濟發展的動能主體和基本細胞,企業活則經濟活、企業強則經濟強。但是一些企業離真正的創新型企業要求還有一段差距,無論是企業數量和企業質量等都還難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差距就是潛力”,而彌補、縮短這樣差距的最有效途徑和方式,還是創新方法的全面應用和推廣。
對于個人而言,其成長是百年大計,是國家和企業之未來舉措。在創新時代,一個具有創新理念、具備創新素質、掌握創新方法的人,必然是時代的寵兒、創新的主角,也是人生成長和發展的需要。創新方法將會為你插上騰飛的翅膀,將會讓你如虎添翼,將會使你事半功倍。
首屆中國創新方法大賽總決賽在湖南舉行,而且湖南省有130多支項目參賽隊伍角逐總決賽的名額,不僅顯示出湖南省創新方法工作在全國是小有成就的,具體承辦的湖南省科協及其科技咨詢中心等單位為參賽做了大量的工作,代表著湖南省社會各界對創新方法推廣應用的一種熱情和關注程度。
創新方法作為一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工具,在今后的國家復興和民族振興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中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前景是非常廣闊的。隨著本次大賽提出的“創新創業,方法先行”的主題理念深入人心,會有更多的有情懷、有志向的創新型人才,有遠見、有魄力的創新型企業參與到創新方法的推廣應用之中,一定會不畏艱險,勇攀高峰,推動創新方法推廣應用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