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巴布亞新幾內亞(以下簡稱“巴新”)首都莫爾茲比港人口只有40多萬,但與周圍太平洋島國城市相比,已是當之無愧的區域性大都市。最近一段時間,這座風景宜人的城市里,在公交車站、道路兩旁等公共場所,隨處可見“巴新APEC-2018”的宣傳標語和中國國旗,兩艘巨型白色郵輪在海天一色的背景中靜待各國來賓。
11月15日至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巴新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莫爾茲比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11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爾茲比港同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奧尼爾、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克里斯琴、薩摩亞總理圖伊拉埃帕、瓦努阿圖總理薩爾瓦伊、庫克群島總理普納、湯加首相波希瓦、紐埃總理塔拉吉等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以及斐濟政府代表、國防部長昆布安博拉舉行集體會晤。習近平主持會晤并發表主旨講話。
本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史無前例地沒有發表領導人宣言,而是代之以東道國巴新總理奧尼爾的一份主席聲明。多家媒體分析認為,此次時機如此關鍵的會議未能循例通過領導人宣言,是因為中美“兩個巨人”之間的分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1月1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在此次會議上,多數成員支持多邊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支持世貿組織發揮應有作用。關于加強和改進世界貿易組織問題,由于有關進程尚未啟動,各方在相關問題上有不同看法,在這種情況下,應避免匆忙預判結果,更不能借改革之名行保護主義之實,損害別國根本利益,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
“是強權政治和經濟霸凌的做法遭到了大多數APEC成員的反對。”耿爽說。
11月16日,習近平在莫爾茲比港同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或代表舉行集體會晤,一致同意將雙方關系提升為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創全方位合作新局面。習近平在發表主旨講話時說,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已經翻開新篇章。
巴新總理奧尼爾在接受新華社等中國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巴新政府對中國有關聯合國改革、應對氣候變化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等諸多主張深表贊同。兩國經濟發展互補性很強,在互利雙贏的合作基礎上不斷學習借鑒中國經驗,相信未來巴新也能取得成功。
近年來,中國和巴新的關系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巴新是中國在太平洋島國地區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成為巴新第一大外資來源地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由中國援建的獨立大道、國際會議中心,為巴新主辦此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中國公司積極響應巴新政府提出的“2030發展戰略”,在巴新全國參與建設公路、橋梁、機場、碼頭,中國醫療隊還在過去的16年里為巴新民眾提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
正在當地參加援助抗瘧項目的廣州中醫藥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所長、青蒿研究中心主任宋建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近年來在巴新的援助項目,極大地推進了兩國關系,增進了兩國民眾間的感情。2017年,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和廣東新南方集團共同組建的巴新抗瘧團隊進駐之后,迅速幫助瘧疾盛行的基利維納島實現了瘧疾死亡率下降為零的目標,感染率減少了93%,并幫助當地培養了一批專業的“抗瘧”團隊。
除了抗瘧,中方援建的道路、學校、場館也展現出了“中國效率”。11月16日,習近平和奧尼爾共同出席中國援建的獨立大道移交啟用儀式。這條中國援建的巴新國內等級標準最高的獨立大道,從開工到竣工只用了205天。
宋建平說,當地的老百姓、政府官員都非常期望能夠學到中國的經驗和模式,“不僅僅是瘧疾防治,還包括經濟發展的經驗”。
訪問前夕,習近平在巴新《信使郵報》《國民報》發表題為《讓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揚帆再啟航》的署名文章,稱中國同巴新關系的迅速發展,是中國同太平洋島國整體關系發展的縮影。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新篇章,表現的是我們深化與太平洋島國合作的意愿,也是基于近些年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合作的積累。
過去5年來,中國同太平洋島國之間除了原有的亞太區域合作、太平洋島國論壇合作之外,又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在此基礎上,太平洋島國對中國政府倡導的以伙伴關系和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為導向開展的互利共贏合作有了高度認同,對于 “一帶一路”倡議和以互聯互通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領域的合作也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已經到了新的階段。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前APEC高官王嵎生大使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新篇章的“新”,意味著雙方關系進入全方位的互聯互通和互利合作階段,以及邁上“擁抱未來、擁抱數字、擁抱創新”的更高層面。
習近平在與島國領導人集體會見時強調,中國尊重島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尊重島國聯合自強、平等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的努力,中國主動向島國開放市場、擴大投資、增加自島國進口,歡迎島國搭乘中國發展快車。
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大小國家一律平等,是中國處理國際事務時的一貫立場,而歡迎搭乘中國發展快車、分享中國發展紅利,也是近年來中國同其他發展中國家交往時一貫強調的。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11月13日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習近平主席此次南太之行的意義包括深化中國同巴新友好合作、提升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水平、促進發展中國家間的團結合作。

11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爾茲比港出席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奧尼爾和夫人為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各成員經濟體領導人、代表及配偶舉行的歡迎晚宴。晚宴前與會領導人集體合影。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在目前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背景下,中國在經貿與投資方面拓展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更趨重要,如果進一步發揮好“一帶一路”倡議、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框架下的相關平臺作用,南南合作將成為將來中國對外合作的亮點。
習近平在11月16日與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或代表舉行集體會晤時再次強調,中國不論發展到什么程度,永遠是發展中國家一員,永遠同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
在劉晨陽看來,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關系,為中國和有獨特利益訴求的獨特群體的發展中國家合作、大國與小國之間的合作樹立了很好典范。中國堅持發展中國家的定位,有利于凝聚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立場,有助于下階段國際經濟體系的完善和改革,尤其是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改革、貿易投資規則的制定方面,使中國能夠與發展中國家加強,形成合力,推動構建公平、公正、平衡的國際經濟貿易規則體系。
在巴新的四天時間里,習近平的另一項重要議程是出席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14年在北京舉行的APEC第二十二次非正式領導人會議通過了《北京綱領》和《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兩大成果文件,同時還為亞太自貿區制定了“北京路線圖”,為APEC國家擘畫了“互聯互通藍圖”(2015-2025)。2016年,在利馬舉行的APEC第二十四次非正式領導人會議上批準了《亞太自貿區集體戰略研究報告》和相關政策建議。
為了增強互聯互通,享有APEC經濟體免簽待遇和快速通關便利的APEC商務旅行卡自2015年9月1月起,有效期由3年延長至5年,亞太各經濟體的商務人員往來更加便利。
2015年6月16日,APEC綠色供應鏈合作網絡天津示范中心在天津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以天津自貿區、“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以清潔生產和綠色發展作為供應鏈的標準,構建APEC綠色商品采購和綠色服務貿易基地。
今年8月,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APMEN)及其運營中心在上海揭牌。APMEN將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手段,為亞太地區港口提供優質高效的信息和技術服務,有效整合和推動了本地區港口及配套產業的發展,提升了港口貿易和運輸便利化、自由化水平。目前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秘魯、越南、馬來西亞、中國等9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的11個口岸,成為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建設的首批參與者。今后,將有越來越多的APEC成員國參與其中,由點到面形成網絡化的合作體系。
劉晨陽認為,APEC在基于亞太經濟一體化的框架下,在推進務實合作、互聯互通、貿易便利化等方面從2014年以來有了一些實質性的成果,為中國進一步推進開放型經濟,深化一體化合作開拓了非常廣闊的前景。
但是,近年盛行的貿易保護主義給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增加了不確定性。APEC經濟委員會主席羅伯特·洛吉表示,貿易保護主義將破壞亞太多邊貿易體系、競爭力和發展前景。希望亞太各經濟體盡快突破瓶頸,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使APEC成為高質量的多邊區域貿易體系。
2019年是APEC成立30周年,2020年APEC茂物目標即將到期。全體成員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目標能否實現,后茂物時代應有哪些愿景和規劃?這些都是各方在此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熱點議題。
習近平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呼吁各國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其他與會領導人也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進行了抨擊。彭博新聞社17日報道稱,習近平在演講時指出,人為設置壁壘是短視的,也是不會成功的。這時,現場響起了熱烈掌聲。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也在會上表示,與重建關稅壁壘相比,談判桌前找到解決不公平貿易的辦法更為可能。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表示,只有在WTO透明規則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使其成為一個真正開放的市場,而不是一個保護主義的狹隘體系。
但代替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會的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講話時,一方面聲稱美國謀求一個商業和文化自由流動、海洋和天空對所有和平目的開放的印太地區,同時又為美國發起對中國的貿易戰進行辯護,指責中國存在設立高額關稅和壁壘,強制轉讓技術等不公平貿易實踐,稱“在中國改變之前,美國不會改弦易轍”。
彭斯在抵達巴新參會前,還訪問了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說,彭斯這次訪問亞洲的使命就是向盟友和伙伴確保,美國正在向該地區提供一個能夠替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真實、有競爭力的選擇。
美國《時代》周刊評論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在APEC工商峰會上遭到多國領導人的猛烈抨擊,這些領導人一同對自由貿易的表達了支持態度,并對貿易戰予以譴責。
最終,11月18日閉幕的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史無前例地沒有發表領導人宣言。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美中兩國的爭斗公開化,導致APEC各成員領導人29年來首次未能發表宣言。美聯社稱其獲得的聲明草案顯示,美國企圖在宣言中加入強烈譴責不公平貿易實踐的措辭,而這正是美國對中國的指責內容,同時中國要求重申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而這正是中國聲稱美國正在施行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1月1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中美分歧”的說法表示,中方此次誠意滿滿地出席了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習近平主席在會議期間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就如何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加強全球經濟治理闡述了中方的立場主張。中方的發言沒有針對誰,也沒有挑戰誰。但美方似乎是怒氣沖沖地出席了此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美方在會議期間的發言和表態,公然引入分歧,制造矛盾,破壞了會議的和諧氣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前APEC高官王嵎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考慮到會議還是就很多問題達成了共識,沒有主席宣言并不意味著不成功。他表示,APEC一貫采取協商一致的原則,有些不同意見很正常。此次會議進一步深化了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共識,進一步確立了朝著整個亞太地區貿易自由化迅速發展的方向,同時,在經濟技術合作方面強調擁抱數字化,突出創新發展,“這一點還是和過去有很大不同的”。
中國商務部國際司司長張少剛11月18日在媒體吹風會上介紹說,此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經貿領域取得了五個方面的主要成果。一是在關稅、非關稅措施、服務、投資等領域制定新的政策性倡議,為最終實現亞太自貿區凝聚了共識。二是推動亞太示范電子口岸網絡(APMEN)取得新進展。三是在全球價值鏈貿易增加值數據庫建設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四是為2020年后合作愿景貢獻了新的合作要素。五是凝聚了APEC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共識,在當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為加強國際經貿合作聚積了正能量。
“作為亞太地區領導人,我們有責任登高望遠,規劃好亞太經合組織2020年后的合作愿景。我們應該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不為一時的困難所阻擋,繼續秉持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宗旨,把握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努力保持亞太合作勢頭,穩步邁向更高水平。”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