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 靳婷
在各種病毒性肝炎中,丙肝是我國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也是導致我國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廣東省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陳仁教授指出,丙型肝炎主要是通過血液傳播。現行丙肝患者的主要傳播方式是經破損皮膚黏膜傳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針頭、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醫療器械、內鏡、侵入性操作和針刺等。一些可能導致皮膚破損和血液暴露的生活習慣或行為也與丙肝傳播有關,如共用剃須刀、牙刷,紋身和穿耳環孔等,也是丙肝潛在的經血傳播方式。
包括凡是有輸血或獻血史者、長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在不正規醫院進行過牙科手術、肌肉或經脈注射、針灸的患者,在消毒不嚴的場所進行耳朵打孔、紋身美容、修腳等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預防丙肝,定期篩查,有效預防丙肝病毒的感染。丙肝患者一旦確診,需避免損害肝臟的行為,以免導致丙肝進一步惡化為肝硬化。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明確指出:丙肝患者如不盡早治療,55%-85%的丙肝病人會逐漸發展成慢性肝炎,5%-15%的患者可能在感染后20年左右發展為肝硬化、失代償肝硬化和肝衰竭,甚至有2%至4%的患者會演變為肝癌。相比乙肝,丙肝肝硬化的進程、嚴重程度更高。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丙肝與性病防治室副主任、研究院龐琳表示:“丙肝也是我國的一種慢性傳染病。根據我們曾經作過的全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調查,每年傳染病疫情報告系統報告的丙肝病例大約是20萬例。”
與此同時,目前的醫學手段已使得丙肝能夠治愈。陳仁教授指出,丙肝需要早篩查早治療,對丙肝的治療方案做出規范和推薦,患者治愈幾率高,而及早篩查和即刻治療是改善丙肝防控現狀的根本措施。(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