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蕾
因孩子們長得很快,大人常常感嘆,買來不久的衣服就穿不得了。孩子都是這樣,一件小熊圖案的衣服僅過兩周就不能再穿了,原因是孩子在飛速成長。家長常常開玩笑說要給孩子穿一件他長大都能穿的衣服。今天,這句話竟然成了設計師的靈感。
年輕的服裝設計師瑞安·亞辛為姐姐的孩子設計制作了件衣服。可是沒想到,侄兒真的長得很快,沒幾天新衣服就不能再穿了。這激發了他的靈感,他因此開始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亞辛曾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之前曾向日本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學習三維服裝設計。他深深著迷于日本的數字化設計理念。
他問自己為什么不能讓服裝動起來呢?后來他發明了一種叫小皺褶(Petit Pli)的衣服,這些布滿皺褶的衣服可隨孩子長大一直穿用,至少適合3到36個月的兒童。這類童裝既可減少浪費和污染,又對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會,同時還為父母節省錢財。他也希望能夠為可持續性發展和循環利用做貢獻。
最初,他的理念產生于設計讓父母減少花費和浪費的服裝,由此激發了設計靈感。他先是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他讓試穿者無論個子大小都穿著同樣尺寸的衣服,然后思考怎么去改變傳統的設計方法。
亞辛年僅24歲就榮獲世界學生設計師與工程師的名譽,并榮獲英國詹姆斯·戴森設計獎,獎金為2500美元。他的創新產品就是創造了可持續性設計理念。如今,他又在沖刺4萬美元的國際時裝設計大獎。
亞辛把所學航空工程專業知識應用于設計服裝,他的靈感還來自對結構和材料的創新和運用。他設計童裝時,把布料放入自家烘箱內烘烤成褶皺型,既可縱向拉伸也可橫向伸展。他首先從500個設計模型中抽出自己所需,然后把布料用烤箱烘烤成褶皺。他最初只設計可滿足剛出生的侄子與兩歲侄女的需求。
首先,選材十分考究,不是所有織物都能用于制作這類童裝,染料也有特殊環保要求。他把衣服送給家長,給孩子試穿。由此他發現了自己之前沒有考慮到的問題:事實時上家長不會讓孩子穿化纖合成纖維。因此他必須在天然纖維上下功夫。
他改變了衣服材質與縫合方式,并決定專注于褶皺型外套。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正確的。亞辛說,這類衣服還可防水防風。接著他向孩子父母征求意見,他獲得了極有價值的反饋意見,他把服裝上的褶皺面設計為朝下,像屋頂瓦片,有利于溢出物和污物脫落。最后他設計出各種款式,也包括日本中世紀武士道款式。他設計的服裝可折疊很小并輕易放入手提箱,提出后即可伸展開來,并且在洗衣機中洗滌而不會失去褶皺。
之所以能贏得國家戴森獎,這完全是出自他多年的研發與用心,這很讓他興奮。他將用這筆錢進一步研發,希望盡快將褶皺型衣服帶給消費者。他想讓更多人擁有這類衣服,將產品推向市場,但更重要的是,他非常希望將技術與時尚相結合,做成人類的“第二層皮膚”。
(據美國史密斯圖書館官網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innovation/origami-clothes-grow-your-child-180965010/近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