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軍
(大同煤礦集團軒崗煤電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原平 034114)
關鍵字 復采 綜放 支護
小煤礦由于開采機械化水平低,開采后往往會有大量剩余資源[1]。小窯破壞區復采過程中,由于其破壞的無規則性,如果不正確支護可能會造成圍巖變形破壞事故,對井下人員安全構成威脅,這就對回采巷道的支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4]。如何在保證回采安全的前題條件下,盡量地提高小窯破壞區的復采效率是煤礦開采的一個重要問題。
本文通過對大同煤礦集團軒崗煤礦井下圍巖條件進行研究,重點分析軒崗煤礦小窯破壞區回采巷道圍巖的變化規律。采用數值模擬方法針對不同條件下圍巖的破壞情況,選用不同的支護方法,通過分析比較確定了最佳支護方案。
軒崗煤礦1203工作面開采2號煤層,巷道長1100m,切眼230m,煤層傾角約3~7°,工作面推進傾角為3~6°,煤層厚度平均6.6m,上分層高度2.2m,下分層為4.4m煤層,工作面涌水量較小,影響不大。此工作面區域開采時間距今較長,所以工作面頂板可能損壞,有的區域完好,所以應分開進行分析。
數值模擬分析采用FLAC3D進行,對沒有支護情況下的回采巷道進行分析,研究圍巖變形規律以及應力分布情況,建立實體煤層、頂板垮落、頂板未落三種狀態下的巷道三維模型。模型尺寸為:長80m,寬30m,高60m。兩側為滑動支撐,底部為固定支撐。圍巖塊度根據其自身特征進行劃分,如圖1所示。
建立模型后,在模型中設置多個監測點,用以反映圍巖位移及應力變化情況。通過模擬巷道開采過程,對應力進行相應計算。為了反映圍巖變形規律,應設置多個不同變量以此進行分析。

圖1 復采綜放面回采巷道模型
當巷道上分層頂板未垮落時,分別對頂煤厚度為0.5m、1.0m、1.5m的不同模型進行對比分析,巷道寬度5m,高度2.4m。頂煤厚度0.5m時巷道圍巖變形模擬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頂煤厚度0.5m時數值模擬
由圖2所反映的圍巖變化情況可以看出,當頂煤厚度為0.5m時圍巖變形較為明顯,最大應力以及頂板下沉量均為最大值;而當頂煤厚度增大時,巷道變形參數呈現逐漸變小趨勢,巷道變形量降低,其頂板受力大,尖角處受力破壞嚴重,其余下沉量及底鼓量均保持不變。由此可以看出巷道破壞程度并不大,主要原因是頂板沒有垮落,頂煤只承受重力。
針對巷道上分層頂板垮落情況,設置巷道寬度為5m,高度設為2.5m,分別對頂煤厚度為1.0m、1.5m、2.0m進行變形模擬分析。頂煤厚度1.0m時模擬結果如圖3所示。
根據圖3所示,當頂煤厚度為1.0m時,巷道圍巖破壞程度較大,當頂煤厚度增大時,最大下沉量逐漸變小,兩幫移近量逐漸增加,其余應力與底鼓量基本穩定。由此可以看出頂板和幫部變形明顯,主要原因是頂板垮落造成頂板受力較大,變形嚴重。

圖3 頂煤厚度1.0m時數值模擬
由以上模擬結果可以看出,未垮落的頂板存在安全隱患,有必要對其圍巖進行控制,出現應力集中的區域應使用角錨桿來進行適當的調整。由于小窯破壞區域存在頂板垮落和未垮落兩種情況,所以分情況、分區域對其進行巷道支護設計。
工作面巷道在開采過程中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設計的原則要承受動壓,在開采挖掘后應能主動支護,保證巷道支護的強度情況下應盡量降低成本。針對1203巷道包含上分層頂板垮落和未垮落兩種情況,巷道處于垮落區域時,頂板破壞嚴重,錨桿支護不能有效支護,可采用工字鋼棚架支護;巷道處于頂板未垮落區域時,可以采用工字鋼棚與錨桿支護協同支護,外加壁后充填的方式進行加固。
巷道處于垮落區域時,采用11#工字鋼架棚支護,對頂煤厚度0.5m模擬情況如圖4所示。巷道處于頂板未垮落區域時,采用11#工字鋼架棚與錨桿協同支護,錨桿長度1500mm、間排距900mm×900mm,對頂煤厚度為1.0m模擬情況如圖5所示。
由圖4可以得出,采用工字鋼棚支護,最大垂直位移為195.6mm,最大水平位移為127.8mm,能夠達到支護要求。由圖5可以得出,采用錨桿與工字鋼棚共同支護,最大垂直位移為155.5mm,最大水平位移為105.4mm,滿足支護要求。

圖4 頂煤厚度0.5m模擬分析
在對軒崗煤礦小窯破壞區工作面回采巷道分析的基礎上,采用數值模擬軟件FLAC3D建立了回采巷道的數值模型,通過不同模擬方案得出了回采巷道圍巖的變形規律,并對其進行了數值模擬分析,分區域的支護方案能夠較好地滿足小窯復采的支護要求,提高了支護效率,為后續支護方案最優化設計奠定了理論基礎。

圖5 頂煤厚度為1.0m模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