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慧
摘 要:本文是對基礎教育階段小學語文運用非連續性文本輔助教學的意義和應用進行分析。非連續性文本用在許多領域,但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這是新鮮事物。它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上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讓學生既提高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又能有效的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提升理解能力。
關鍵詞:非連續性文本;小學語文;應用
中國教育事業一直處在不斷改革的階段,尤其是對小學生的教育提出過更高的要求,希望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使他們能在社會生活中得到更多實用技能,非連續性文本的應用就是一種很好的新教學方式,它在小學語文教學上的運用效果顯著。這種教學方式的引入由國家教育部提出,并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要求更嚴格,通過不斷變化的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來達到國家教育部提出的標準。
一、非連續性文本在教學活動中使用的意義
如今的小學語文課,教師已通過多媒體技術等形式運用到教學中,使課程充滿吸引力,小學生能始終保持注意力不斷提升學習興趣,這就是非連續性文本在課堂上使用的結果。因為利用多媒體影音技術、3D圖形等形式輔助教學,能把課文中的內容進行補充和擴大,既開拓了眼界,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又得到了培養,所以運用這種方法教學其意義遠大,并對今后的教學理念有了新的突破。
二、基礎教育階段語文課堂對非連續性文本的應用
(一)重點關注非連續性文本的使用
在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階段中,語文教材往往收錄許多連續性文本,例如詩詞歌賦、文學散文、小說等,但非連續性文本卻非常稀缺,所以教師在非連續性文本上的運用更要值得重點注意。小學語文教育改革就是針對教材中出現的非連續性文本進行使用,與連續性文本相結合其重要性才會真正顯現。教師不單從教材中尋找非連續性文本的素材,更要通過生活經驗等發現新素材,將生活的非連續性文本用到輔助教學上,這樣就能完美結合并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開發學生自主尋找身邊與課本教材相適應的非連續性文本信息,并在課堂上進行探討提煉所需要的精華部分。如今教育工作者的任務是要重點關注非連續性文本的運用,達到高品質教學的功效。
(二)培養小學生對非連續性文本的準確理解
非連續性文本的表現形式有許多,要讓小學生從中準確理解其含義難度不小,一旦學生不能正確的整理非連續性文本信息,就會造成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遞減。教師起到的作用是把握大方向,在讓學生練習對非連續性文本解析的時候,需要從旁關注指點盡量讓學生自己探討心得體會并進行歸納。有了教師正確的引導,小學生就能在理解上有顯著提高,利用較少的時間歸納出正確的信息,進一步對這些信息進行解析。一般來說,這種方法通常利用課文的圖文、數字、表格為參考依據。中心思想是整篇課文的核心內容,學生學好語文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歸納總結出文章中心。利用圖文、數字等一些輔助信息進行課文解析對歸納中心非常有幫助。閱讀理解就是要求學生在看非連續性文本的時候,通過教師給出的問題,從中快速準確地找到答案。例如課本中《新型玻璃》,利用非連續性文本讓小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可以從旁提示利用生活中的經驗,讓學生畫一張圖表羅列出新型玻璃的各種特性,這樣可以準確抓住文章中心的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所以學習效果顯而易見。
(三)指導學生自行歸納總結
非連續性文本是一種多元素的材料,由幾個單一結構組成,小學生需要從自身理解出發,找到這些材料中有用的部分進行分類比較最后得出結論。他們在這學習過程中需要運用到日常生活經驗和對語文知識的積累,對今后學習語文起到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應減少灌輸思想的教育方式,讓小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發散性思維,在提高興趣的同時造就他們創新的學習能力。在思考非連續性文本的時候,學生都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解讀,這種學習行為今后會成為語文學習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例如老師在講小學語文課文《詹天佑》時,在課堂上可以指導學生,運用畫畫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力畫出工程建設圖,這種通過自己動手畫出不同種類的建設施工圖,就能掌握這篇課文的學習要點并歸納總結出詹天佑在建設領域中有著優秀的能力和本領。
(四)運用非連續性文本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工作者在運用非連續性文本教學時,不但開闊學生的視野更在閱讀量上有了質的飛躍。簡單的圖表、曲線已不能滿足小學生們的求知欲,還需要利用其它技術例如多媒體教學等來提升對語文課的興趣。在小學高年級里,學生早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模式學習課文,隨著難度和深度不斷加大,學習語文的興趣正在減弱且容易產生抵抗心理。這時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利用輔助教學手段,運用圖表形式指導歸納將復雜的課文拆分成幾個項目,幫助小學生獲取有用的信息,化繁為簡后學習效能也隨之提高。例如小學語文第八冊《記金華的雙龍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圖片顯示景區的全貌,將文章所寫的游玩景點一一對應,同時還能讓去過的小學生對照圖片講述自己的經歷,能很好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問題能力,通過導圖和課文相結合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闡述對非連續性文本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結合其課本中的連續性文本,這種教學新模式能夠鍛煉小學生自己掌握文章的核心內容,梳理并歸納總結。為了讓非連續性文本在教學中更為突出,還需要教師在運用這種方法上有的放矢,以指導者的身份鼓勵學生自我探索發現,這樣才能使非連續性文本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效果得到最優體現。
參考文獻
[1]胡群芳.淺析非連續性文本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18):135-136.
[2]陸哲秀.非連續性文本在語文教學中的幾點應用[J].教書育人,2017(4):45-45.
[3]林慧.解鎖語文教學新方式——淺談低年級語文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J].華夏教師,2016(11):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