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珍霞,李瑞崗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西安 710038)
在高職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有了全新的變化,急需要進一步優化傳統學生管理模式。在這一背景下,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多樣化優勢,已成為高職院校深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點,教學理念得以優化。高職院校需要圍繞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科學構建開放式學生管理機制,科學解決學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專業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科學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簡單來說,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將學生學習、工作二者巧妙融合的教育模式。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作用下,高職院校開放式學生管理機制的構建有著重要意義。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家長式、行政命令式等傳統學生管理模式弊端不斷顯現,導致跨“系、專業、年級”一系列學生管理工作無法順利開展,過分注重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忽視了學生綜合素養評定。而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作用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得以優化,要求構建開放式學生管理機制,利于將“以人為本”理念落到實處,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科學轉換師生角色,合理開展育人工作,將素質教育理念落到實處。同時,在人才培養方面,工學結合是一種以校企結合為基點的重要育人模式,注重“教、學、做”三者有機融合。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作用下,“實驗、實訓、實習”是高職院校不可忽視的關鍵性環節,具有開放性、實踐性、職業性三大特點,其中的開放性特點是高職院校優化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模式的重難點所在,也是構建開放式學生管理機制的關鍵點。該管理機制的構建有利于高職院校根據專業教學以及學生管理具體情況,以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為切入點,優化完善專業學生管理全過程,對其進行必要的動態監督,在科學管理專業學生的基礎上,最大化提高工學結合實效性,提高專業人才培養水平。
1.科學轉變學生管理理念。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背景下,開放式學生管理機制的合理化構建離不開全新的學生管理理念。在日常運行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準確把握高職生個性特征、年齡特征以及認知結構,以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基點,客觀分析學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科學轉變傳統學生管理理念,為優化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有利保障。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要以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基點,多與合作企業溝通、交流,探討當下開放式學生管理具體方法、手段等,共同分析各方面影響因素,深化改革傳統學生管理理念,將“以人為本”理念落到實處,樹立開放式學生管理理念,將素質教育理念落到實處,制定以學生能力與素養提高為中心的管理目標,促使學生管理理念與目標相互作用,科學調整學生管理內容,優化完善學生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確保日常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此外,在優化學生管理理念中,高職院校可以結合自身各方面發展情況,將合作企業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優化利用開放式學生管理方法,與合作企業共同管理各專業學生,讓學生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日漸具備良好的經濟觀念、市場觀念,不斷強化他們的市場意識,正確看待當下就業形勢、就業趨勢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2.優化學生管理思路,合理構建學生管理交流平臺。傳統學生管理形式以“堵”和“管”為主,學生多方面行為受到限制,管理人員和學生間處于管理與被管理關系,極易導致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影響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優化學生管理思路,不能再采用傳統學生管理模式。在構建開放式學生管理機制過程中,高職院校要圍繞工學結人才培養模式,以合作企業為基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優化學生管理思路,采用“疏”和“導”相結合的學生管理模式,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學生日常管理過程中,高職院校要隨時了解各年級各專業學生思想動態變化以及學習目標、學習動力等,聽取合作企業在學生開放式管理方面的意見、建議,科學疏導和引導學生,促使學生從思想上、心理上正確認識出現的問題,正確看待當下各類社會現象以及熱點焦點問題,認真學習專業課程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能力與素養。
3.優化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在構建學生管理機制過程中,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學生管理制度的優化完善,準確把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內涵、性質以及特征,與合作企業共同構建以多元參與為基點的開放式學生管理制度,采用“學校、企業、學生”三者合作的模式,結合新時期工學結合下人才培養要求,明確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此為基點,優化完善學生管理工作,提高學生管理質量。在優化學生管理制度過程中,高職院校要明確學生教育、管理等多方面權利以及義務,積極、主動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多和學生以及合作企業溝通、交流,認真聆聽他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優化完善制定的學生管理制度,促使學生管理更具針對性、合理性,明確各方面職責。以此,讓學生在開展的管理工作中處于主動地位,強化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全面、深入理解院校各方面規則制度,日漸規范自身行為,在自我管理過程中學習專業課程知識,更好地成長成才,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要借助合作企業力量,將校園文化、合作企業文化巧妙融合,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基點,與其共同探討學生管理方案,共同優化完善學生管理制度,科學指導日常開展的各項學生管理工作,最大化提高學生管理效率以及質量。
4.科學構建開放式學生管理組織體系。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要圍繞學生管理理念以及工學結合管理思路,根據合作企業對專業學生的客觀需求,科學構建以工學結合為基點的開放式學生管理組織體系,由決策層、調控層以及執行層共同組成,將構建的開發式學生管理組織體系落到實處,從根本上優化完善學生管理機制。在決策層方面,高職院校要吸引政府、企業高層管理者等參與其中,構建工學結合的領導組織,共同探討當下熱點與焦點問題,尤其是教育方面,共同構建全新的高職辦學機制以及體制,制定合作“辦學、育人、就業、發展”的目標。在調控層方面,高職院校要注重對管理力量的調控,成立工學結合小組,明確人員職責及過程執行、監控等,不斷規范開展校企合作活動,與合作企業共同解決學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中心,巧妙融合“教學、學生”二者管理,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多層次管理,不斷提高學生管理效果。此外,在執行層方面,高職院校要圍繞開放式學生管理組織體系,結合工學結合下多樣化學習模式,“2+1”模式、“工學交替”模式等以及多樣化實踐平臺,廠中校、廠校合一等,和合作企業相互作用,優化學生管理,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合理化的開放式管理。高職院校可以圍繞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與合作企業共同構建形式不同的學生管理小組。以此,構建全新的學生管理運行體系、服務體系、素質評價體系等,使其相互影響以及作用,促使各年級各專業學生日常管理更加規范化、合理化。
5.注重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在構建學生管理機制過程中,高職院校必須意識到學生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要科學構建全新的專兼結合下的學生管理隊伍,借助開放式學生管理機制,圍繞工學人結合人才培養要求,借助合作企業力量,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科學的開放式管理,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要加大專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力度,將其和專任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放在相同重要的位置,采用“同工同酬”的方法,提高專職學生管理人員薪資待遇,使其積極參與到學生管理過程中。同時,高職院校要以校企合作為基點,加大兼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力度,讓合作企業的管理人員、學生實訓實習指導師傅參與到各專業學生管理中,促使專兼職學生管理隊伍相互作用,共同致力于學生管理工作,優化學生管理,對學生進行學業指導的基礎上科學開展育人管理工作,科學改變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要與合作企業共同建設學生管理隊伍,根據專兼職學生管理人員各方面能力以及素養,定期開展針對性培訓工作,對學生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化培訓,學習最新開放式學生管理理念、管理知識等,在管理實踐中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優化完善學生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科學構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下的開放式學生管理機制,科學指導日常開展的學生管理工作。
總而言之,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必須客觀分析學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以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基點,科學轉變學生管理理念、管理思路,構建全新的學生交流管理平臺、管理制度以及組織體系,注重學生管理隊伍建設。以此,科學構建開放式的學生管理機制,科學指導日常開展的學生管理工作,高效管理各專業學生,培養大批高素質專業人才,不斷增強高職院校市場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莉莉.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探析[J].科教導刊:下旬,2016,(3):39.
[2]翁楚歆,鄭智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高校實踐育人的現實困境及成因分析[J].才智,2017,(17):88-95.
[3]鄧如濤.制度化與人性化融合視角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機制[J].教育與職業,2017,(6):56-60.
[4]朱時江.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和實施[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10):73.
[5]劉文武,黃苓.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實效性探索——基于心理韌性的理論視角[J].職教論壇,2015,(23):21-24.
[6]李新華.金融危機下高職院校對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7):106-108.
[7]王曉滬,楊凡槿.“工學結合”模式下創新學生管理機制的研究[J].新校園:上旬刊,2016,(10):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