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博
(西安外事學院 陜西自貿區研究院,西安 710077)
崗位勝任力指的是可以很好地完成所在崗位的工作任務。大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主要內涵,包括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態度和職業行為等方面的綜合素養。在大學生從事崗位過程中,對于專業能力和基本能力方面,需要加強能力的提升,崗位的選擇和特定的工作有關。對于大學生來說,基本的崗位能力就是做好各項工作和完成崗位任務。大學生對于崗位的適應能力和大學生的專業有關,不同的崗位和不同的專業,所需要的崗位勝任力是不同的。就目前來說,影響大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說國家政策、市場經濟的發展、宏觀調控的行業發展態勢和社會文化,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的影響。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工作和崗位就業能力,是需要認真思考和探究的。比如說,傳統的制造領域一般就需要專業技能的人才,而新興的服務領域需要的更多的是綜合能力的人才,而并非專業的技能。因此,對于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的考察和需求,具有一定的差異。
對于大學生崗位勝任能力影響最大的就是就業難的問題。要加強對于大學生自身崗位勝任力的培養,在未來的職場規劃中,企業要對于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更加看重。所以在對于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研究中,我們可以知道,崗位勝任能力對于大學生就業具有重要意義。當代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不高,必須提出行之有效的崗位勝任能力的方法,來改善商科類大學生就業的現狀,不斷加強商科類專業教育體系的改革。
1.商科類大學生道德修養不高。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的水平不斷提高。很多高三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社會上很多風氣使他們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一部分的大學生將對于大學的憧憬帶入了大學校園,但是現實生活和他們想象中的生活卻存在很大的差距。他們中對于社會中一些事情產生了一定的認識和想法,他們中有一些人保留著對于學習的執著,有一些人成了應試教育的支持者,而一部分人在大學生活中,慢慢松懈下來,開始沉迷于網絡游戲和談戀愛,不好好學習。雖然生活在學校中,但是卻如同在社會中一樣。他們并沒有在大學期間好好學習,不同的生活方式改變了他們原本學習的態度,造成了他們不同的道德修養。
2.商科類大學生的專業知識不扎實。大學期間的學習,由于沒有教師和家長的督促,學生們更需要通過自律來加強學習能力。但是在新的環境下,很多人開始倦怠了,他們不再天天抱著書讀,覺得只要考前用功就可以了,這就造成很多大學生只知道學習書中的一小部分知識,而對于專業知識并沒有進行專業的學習。商科類大學生學習的知識,大部分都是一些專業理論性的知識,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會慢慢對于這些知識喪失興趣。而且,如果沒有過多的時間去加以應用,就會造成很多商科類大學生在學習專業上不夠扎實。
3.商科類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強。很多商科類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知道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在實踐方面非常欠缺。很多學生永遠只是按照教學安排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學習,而缺少了創新意識,商科類大學生沒有了創新,就沒有了發展。山東省財經工商學院管理系曾經對于山東省的各個高校和用人單位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主要內容是用人單位對于員工的要求和大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了對比。在研究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大學生都不符合崗位招聘的要求,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對于很多商科類的學生,由于自身的能力不強,水平不高,導致大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差強人意,這不僅僅是大學生自身的問題,還有專業教學方面的問題。
1.商科專業現場作業困難。很多商科類大學生的現場作業就是實踐課的課程,對于技術型的大學生來說,實驗課的類型在學習過程中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對于很多商科類的大學生來說就很困難。有些商科類大學生的實踐理論課程,在學習過程中花費不少。在校內實踐中可以形成一個實踐基地,讓校外的企業和學校相互合作,形成一個見習實踐的過程。而且,商科類專業的大學生實踐課程缺少很多資料,對于課程的安排也不夠充足,他們所要學習的課程太多太雜,沒有時間去安排實踐的課程。
2.商科專業應試教學效果不佳。就當今社會來說,很多教學手段依然非常落后。有些大學仍然保持著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可以加強對于大學生知識的掌握。但是對于商科類的學生來說,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了抵觸和厭學的情緒,這樣會導致學生們不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單一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們對于學習的興趣不足,而且教學產生的效果不佳。
對于崗位的勝任能力教學,應該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崗位勝任能力是較為復雜的、煩瑣的,這些崗位的勝任能力會被應用到其他課程中去。英國很多高校對于大學生的崗位能力方面的實踐做法是非常有效的,他們將崗位勝任能力,植入到了商科專業的課程體系之中。在勞動市場對于商科專業的學生,進行了崗位勝任力現狀的調查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學合理的崗位能力指標,通過指標來進行學校的課程安排。在學校課程安排中,增加了很多通識課,專業理論、實踐課和實驗課。一方面提升學生對于崗位的適應能力,而且學校還專注于同企業合作,加強對于人才的培養。
1.實踐教學設計要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在實踐性教學和研究過程中,需要明確教學設計的內容。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地方發展的應用型商科人才。學習時要延長教學的時間,在教學指標分析過程中,要將指標應用到實踐性教學方案中,讓學生可以通過特定的模式,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
2.校內實驗要模擬真實工作環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企業的環境就無法體驗到企業的文化。商科類專業教學實驗中,可以加入模擬教學的方式。通過學校和企業合作的方式,形成工商管理的模擬教學的真實場景。通過計算機仿真技術或者多媒體技術,營造經營管理的情景,形成培訓基地,在學生實驗中心完成模擬的實驗。加強對于企業工作流程的熟悉,提高學生對于經濟管理能力的水平和信息管理技術的水平,加強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3.加強校外實踐的學習。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可以將寫畢業論文,變成真題真做的模式。畢業論文的真題,往往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當前社會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在校內實驗中,如果遇到了一些問題或者在實習工作崗位遇到了問題,畢業生可以根據在論文中的選題,通過學校的實踐基地,選擇合適的實習單位,安排工作崗位。畢業生可以根據實習的工作內容,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開展對于畢業論文的撰寫工作。專業課的教師和實踐基地的員工,可以相互組成學習小組,并且在一定方面提供理論技能的指導,幫助畢業生更好地完成論文的寫作。學校可以根據畢業生的選題來評判論文的質量。
企業和學校相互合作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更高質量的人才,加強對人才的管理,讓這些人才可以為企業和學校帶來一定的經濟和社會利益。高校和企業共同的合作,對于人才的培養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系。因此,在學校進行教學管理時,應該加強對于人才的培養,加強企業的管理。研究提高企業的服務能力,讓高校盡可能與行業地位較高的企業合作,這樣才可以加強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政府可以聯合教育部或者其他相關部門設置一個國家級的獎項,目的是為了對于培養人才突出的企業進行頒獎,讓企業認識到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重要性。讓企業積極地參與到校企合作中,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對人才的培養。
在大學生學習過程中,提高崗位勝任能力是大學生就業的關鍵。如果想要加快對于大學生崗位勝任能力的提高,就需要加強對于大學生的自我管理學習能力、壓力承受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校園和企業的合作,通過加強對于實踐課程的培訓,商科類的大學生能夠提高對于崗位的勝任力,就業難的問題也就可以得以解決。
參考文獻:
[1]黃麗萍.大學生崗位勝任力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19):252-253.
[2]孫鵬,黃福華.商科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結構維度及培養路徑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5):288-290.
[3]黃兆信,張中秋,談丹.創業教育:大學生崗位勝任力培養的有效路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24-28.
[4]高永惠,范玲.基于崗位勝任力的大學生就業能力結構適應性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11):90-92.